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自動車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自動車道(日语:中国自動車道/ちゅうごくじどうしゃどう Chūgoku jidōshadō */?),是一條起於日本大阪府吹田市,途經兵庫縣、岡山縣、廣島縣、島根縣到達山口縣下關市的高速公路(高速自動車國道)。略稱為中國道(日语:中国道/ちゅうごくどう Chūgokudō */?),法定路線名為中國縱貫自動車道,當初的道路名就有使用這樣的法定路線名(道路名改為現在的「中國自動車道」時期不詳)[1]另外,現在的地圖仍然有使用「中國縱貫道」的表記方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直接關係。
吹田JCT至神戶JCT間與山口JCT至下關IC間獲指定為亞洲公路1號線「AH1」的一部分。高速公路編號與關門橋(關門自動車道)一同編為「E2A」[2][3]。
Remove ads
概要
中國自動車道為日本最早規劃的高速公路之一,為近畿地區貫穿整個中國地方的東西向高速公路,其距離離山陽地區和山陰地區等距離。自1970年開始陸續通車,全線通車於1983年,總距離長達540.1KM,在日本國內僅次於東北自動車道為第二長的高速公路。 由於中國自動車道在貫穿中國山區地形時大量使用隧道及橋梁,以當時的土木技術來講沒辦法達到極為有效的貫通,導致路線極為迂迴,大半路線的速限在80km/h以下,1997年山陽自動車道全線通車後,中國自動車道的車輛移轉到山陽自動車道上,現今中國自動車道山區路段的車輛已極為稀少。
交流道
- 交流道(IC)編號欄的背景色為■顯示該部分道路已經啟用。設施名欄的背景色為■顯示該部分設施尚未啟用。未開通路段的名稱皆為臨時名稱。
- 智能交流道(SIC)以背景色■顯示。
- 巴士站(BS),○/●為使用中,◆為停用中設施。無標示者為未設置巴士站。
- 新見IC與東城IC為◎。此代表該BS屬於併設本高速公路的IC設備,其BS停用中,而IC相鄰位置設置設施遠備IC設備的BS則使用中。然而實際使用上視為相同。
- IC為交流道的簡寫,SIC為智能交流道的簡寫,JCT為公路分岔點的簡寫,SA為服務區的簡寫,PA為停車區的簡寫,TB為公路收費站的簡寫,BS為巴士站的簡寫,TN為隧道的簡寫,CB為車輛輪胎鐵鏈基地(輪胎穿脫鐵鏈場)。
Remove ads
歷史
- 1970年(昭和45年)
- 1973年(昭和48年)11月14日 : 小月交流道 - 下關交流道間通車。同時與關門橋(關門自動車道)連接。
- 1974年(昭和49年)
- 1975年(昭和50年)
- 1976年(昭和51年)12月24日 : 落合交流道 - 北房交流道間通車。
- 1978年(昭和53年)10月28日 : 北房交流道 - 三次交流道間通車(北房交流道 - 庄原交流道為暫定2車道)。
- 1979年(昭和54年)
- 1980年(昭和55年)10月17日 : 鹿野交流道 - 山口交流道間通車(鹿野交流道 - 德地交流道為暫定2車道)。
- 1982年(昭和57年)4月20日 : 東城交流道 - 庄原交流道間4車道化。
- 1983年(昭和58年)
- 1984年(昭和59年)3月30日 : 北房交流道 - 新見交流道間4車道化。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0日 : 鹿野交流道 - 德地交流道間4車道化。
- 1987年(昭和62年)12月4日 : 山口系統交流道通車,與山陽自動車道連接。
- 1988年(昭和63年)
- 1989年(平成元年)11月10日 : 六日市交流道 - 鹿野交流道間4車道化。
- 1990年(平成2年)
- 1991年(平成3年)
- 1992年(平成4年)
- 1996年(平成8年)
- 1997年(平成9年)
- 2001年(平成13年)3月11日 : 下關系統交流道通車,與山陽自動車道連接。
- 2003年(平成15年)4月28日 : 西宮山口系統交流道通車,與阪神高速7号北神戶線連接。
- 2004年(平成16年)
- 2005年(平成17年)3月6日 : 作東交流道通車。
- 2006年(平成18年)10月1日 : 大佐智慧型交流道、加計智慧型交流道啟用。
- 2008年(平成20年)11月11日 : 山口系統交流道完整化。可連接山陽自動車道全方向。
- 2010年(平成22年)
- 2013年(平成25年)3月30日 : 三次東系統交流道通車,與松江自動車道連接。
- 2014年(平成26年)3月30日 : 三次東系統交流道通車,與尾道自動車道連接。
- 2016年(平成28年)
- 3月27日 : 勝央系統交流道及小郡系統交流道通車。
- 4月23日 : 建設中的新名神高速公路(高槻 - 神戶)工地現場發生有馬川橋橋桁倒塌事故,造成国道176号線禁止通行,西宮北交流道 - 神戶三田交流道間實施免費通行[8]。
- 2018年(平成30年)3月18日 : 神戶系統交流道通車,與新名神高速公路連接[9]。
Remove ads
路線狀況

- 宝塚東隧道(宝塚交流道 - 西宮名鹽服務區):上行線360公尺、下行線350公尺
- 宝塚西隧道(宝塚交流道 - 西宮名鹽服務區):上行線350公尺、下行線240公尺
- 加古川橋(瀧野杜交流道 - 加西交流道)
- 西下野隧道(揖保川停车区 - 作用交流道):上行線650公尺、下行線698公尺
- 杉坂隧道(上月停车区 - 作東交流道):上行線650公尺、下行線560公尺
- 大佐隧道(北房交流道 - 大佐服務區):上行線1596公尺、下行線1572公尺
- 帝釋橋(帝釋峡停車區 - 帝釋巴士站)
- 牛頭山隧道(廣島北系統交流道 - 加計智慧型交流道):上行線3573公尺、下行線3558公尺(本路線最長隧道)
- 平隧道(廣島北系統交流道 - 加計智慧型交流道):上行線1055公尺、下行線1042公尺
- 船場隧道(廣島北系統交流道 - 加計智慧型交流道): 上行線1001公尺、下行線987公尺
- 三谷隧道(僅上行線)、澄合隧道(廣島北系統交流道 - 加計智慧型交流道):三谷隧道上行線75公尺,澄合隧道:上行線802公尺、下行線704公尺
- 加計東隧道(廣島北系統交流道 - 加計智慧型交流道) :上行線3277公尺、下行線3365公尺
- 加計西隧道(加計智慧型交流道 - 戶河内交流道):上行線2691公尺、下行線2672公尺
- 境隧道(筒賀停车区 - 吉和交流道):上行線459公尺、下行線454公尺
- 冠山隧道(吉和服務區 - 深谷停车区):上行線2140公尺、下行線2198公尺
- 米山隧道(朝倉停车区 - 鹿野交流道):上行線3154公尺、下行線3260公尺
Remove ads
Remove ads
2005年10月道路公團民營化後,中國自動車道全區間皆由NEXCO西日本管轄。
- 關西支社
- 神戶管理事務所 : 吹田系統交流道 - 吉川交流道
- 福崎高速公路事務所 : 吉川交流道 - 佐用交流道
- 中國支社
- 津山高速公路事務所 : 佐用交流道 - 新見交流道
- 三次高速公路事務所 : 新見交流道 - 高田交流道
- 千代田高速公路事務所 : 高田交流道 - 六日市交流道
- 山口高速公路事務所 : 六日市交流道 - 下關交流道
- 中國豐中(中国吹田交流道 - 中國豐中交流道)
- 西宮(寶塚交流道 - 西宮北交流道)
- 加西(加西交流道 - 福崎交流道)
- 勝央(美作交流道 - 勝間田巴士站)
- 新見(大佐服務區 - 熊谷巴士站)
- 高田(美土里巴士站 - 本鄉停車區)
- 吉和(吉和服務區 - 冠山隧道)
- 小郡(真名巴士站 - 美彌交流道)
- 王司(王司停車區前後)
地理
- E1 名神高速公路(吹田JCT接續)
- E26 近畿自動車道(吹田JCT接續)
阪神高速7號北神戶線(西宮山口JCT接續)
- E2 山陽自動車道(神戶JCT接續)
- E1A 新名神高速公路(神戶JCT接續)
- E27 舞鶴若狹自動車道(吉川JCT接續)
- E95 播但聯絡道路(福崎IC接續)
- E29 播磨自動車道(預定山崎JCT接續)
- E29 鳥取自動車道(佐用JCT接續)
- E73 米子自動車道(落合JCT接續)
- E73 岡山自動車道(北房JCT接續)
- E54 松江自動車道(三次東JCT/IC接續)
- E54 尾道自動車道(三次東JCT/IC接續)
- E74 濱田自動車道(千代田JCT接續)
- E74 廣島自動車道(廣島北JCT接續)
- E2 山陽自動車道(山口JCT接續)
- E2 山陽自動車道(下關JCT接續)
- E9 山陰自動車道(預定小月IC接續)
- E2A 關門橋(下關IC直通)
參考
相關項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