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颱風象神 (2000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颱風象神 (2000年)
Remove ads

颱風象神(英語:Typhoon Xangsane,國際編號:002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3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Reming)為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二十個被命名的風暴。「象神」一名由老撾提供,其意思為「」。

事实速览 颱風象神, 路徑圖 ...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10月24日UTC18時,一熱帶低氣壓在雅蒲島東南部海面上生成。該熱帶低氣壓逐漸發展,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10月26日UTC6時,該熱帶低氣壓在菲律賓以東海面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象神。象神向西北偏西方向前進,10月27日UTC0時,象神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UTC21時,象神登陸菲律賓南甘馬仁省薩尼亞英语Sagñay, Camarines Sur沿海。10月28日UTC12時,象神減弱為熱帶風暴。10月29日早上,象神穿過呂宋島後進入南海。UTC6時,象神再度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初時象神減速向西移動,後來幾乎靜止不動。UTC18時,象神開始轉向東北偏北方向移動。10月30日UTC0時,象神增強為颱風,稍後,象神在呂宋島以西達到頂峰,最高持續風速為75kt。隨後兩天,象神保持颱風的強度,繼續以偏北方向移動。11月1日UTC0時,象神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早上,象神掠過台灣東部,進入東海。象神轉為向東北方向移動。UTC12時,象神轉化為溫帶氣旋。11月2日UTC12時,完全消散。[2]

Remove ads

影響

美聯社報導,象神在菲律賓至少造成40人死亡,10萬人無家可歸,估計損失達2745萬美元

Thumb
彭佳嶼 31.3 m/s
彭佳嶼
31.3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23.5 m/s
基隆
23.5 m/s
臺北 9.6 m/s
臺北
9.6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6.9 m/s
新竹
16.9 m/s
宜蘭 11.3 m/s
宜蘭
11.3 m/s
蘇澳 19 m/s
蘇澳
19 m/s
花蓮 14.4 m/s
花蓮
14.4 m/s
成功(新港) 13.8 m/s
成功(新港)
13.8 m/s
臺東 11.4 m/s
臺東
11.4 m/s
大武 11.9 m/s
大武
11.9 m/s
蘭嶼 31.6 m/s
蘭嶼
31.6 m/s
臺中 10.6 m/s
臺中
10.6 m/s
梧棲 23.4 m/s
梧棲
23.4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11.8 m/s
嘉義
11.8 m/s
玉山 -
玉山
臺南 20.6 m/s
臺南
20.6 m/s
高雄 13.2 m/s
高雄
13.2 m/s
恆春 12.5 m/s
恆春
12.5 m/s
澎湖 13.1 m/s
澎湖
13.1 m/s
東吉島 -
東吉島
金門 -
金門
馬祖 -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持續風力。圖例:
無數據
測得5級風或以下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Thumb
彭佳嶼 42.6 m/s
彭佳嶼
42.6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36.7 m/s
基隆
36.7 m/s
臺北 24 m/s
臺北
24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30.1 m/s
新竹
30.1 m/s
宜蘭 24.5 m/s
宜蘭
24.5 m/s
蘇澳 39.9 m/s
蘇澳
39.9 m/s
花蓮 25.1 m/s
花蓮
25.1 m/s
成功(新港) 25.3 m/s
成功(新港)
25.3 m/s
臺東 28.3 m/s
臺東
28.3 m/s
大武 29.9 m/s
大武
29.9 m/s
蘭嶼 51 m/s
蘭嶼
51 m/s
臺中 27.8 m/s
臺中
27.8 m/s
梧棲 43.3 m/s
梧棲
43.3 m/s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25.3 m/s
嘉義
25.3 m/s
玉山 -
玉山
臺南 34.7 m/s
臺南
34.7 m/s
高雄 27.1 m/s
高雄
27.1 m/s
恆春 36.4 m/s
恆春
36.4 m/s
澎湖 28.2 m/s
澎湖
28.2 m/s
東吉島 -
東吉島
金門 -
金門
馬祖 -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陣風。圖例:
無數據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測得16級風或以上
當地發佈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更多信息 1960至2016年臺灣颱風各測站降水量紀錄[3], 氣象測站 ...


10月30日下午20時15分,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10月31日上午2時45分,中央氣象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

11月1日下午17時45分,中央氣象局解除陸上颱風警報。下午20時5分,中央氣象局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Remove ads

災情

象神雖未登陸,但因颱風外圍環流及鋒面雙重影響,台灣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及中南部山區降下豪雨,引發土石流,並造成臺北縣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部分地區積水嚴重。北部淡水河流域許多河川水位超過警戒線,造成淹水及多人傷亡[4]汐止東湖一帶更是一片汪洋[5]

其中,蘭嶼出現16級陣風;雨量則以花蓮縣玉里鎮測得1054毫米最多,打破了花蓮地區42年來的紀錄.;淡水觀測站於11月1日以390毫米創下設站以來單日最高降雨量;臺東縣則出現焚風 [6]鶴岡千年鶼鰈老樹的樟樹主幹折斷[7]

交通方面,北台灣中台灣山區公路坍方及路基流失嚴重;部分鐵路班次及班機停駛。此外,新加坡航空006號班機在象神侵襲期間,於中正國際機場(今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嘗試起飛時,班機誤入封閉中的跑道,擦撞跑道中施工機具而翻覆並因油箱引燃粉碎性爆炸,造成179名乘客及機組員中的83人罹難,象神侵襲期間能見度不佳可能是釀成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1]

不包括新航事故,象神共計造成台灣64人死亡、25人失蹤、65人受傷,農林漁牧業損失約新台幣35億8800萬元[8]

Remove ads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台灣

更多信息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 ...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