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航天活动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航天活动列表
Remove ads

2011年的全球航天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包括2011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飞机在最后一次飞行后退役,以及9月中国首个空间站原型天宫一号成功发射。2011年共进行84次轨道发射,其中78次成功。俄罗斯、中国和美国完成了全年大部分的轨道发射,分别进行了35次、19次和18次发射;2011年是中国的首次发射次数超过美国的一年。[1]2011年共有7次载人航天器进入轨道,共将28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此外,天顶-3F长征二号F/G运载火箭于2011年完成首飞,而德尔塔二号重型运载火箭则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  

事实速览 轨道发射, 首次 ...
事实速览
Remove ads

轨道级航天活动概述

2011年共尝试了84次轨道发射,其中78次成功;80次发射进入轨道。俄罗斯和前苏联的火箭完成了35次发射,而中国则发射了19次,美国发射了18次。另外,欧洲进行了5次发射,印度和日本各进行了3次,伊朗进行了1次。

载人航天

2011年共发射了7次载人航天飞机(四次联盟号飞船和三次航天飞机任务),共将28名宇航员和航天员送入轨道。这年年初,远征26英语Expedition 26乘组已进入国际空间站(ISS)。2011年的首次载人飞行是STS-133,由美国航天飞机 发现号于2月2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完成,这也是它的最后一次飞行。STS-133搭载了最后一个美国加压舱“莱昂纳多”号至国际空间站进行安装。发现号于3月9日返回地球。

3月16日,远征27英语Expedition 27随着自2010年10月以来一直对接国际空间站的联盟号TMA-01M飞船离开国际空间站。4月4日,联盟号TMA-21发射升空前往空间站,并运送另外三名乘组人员。5月16日,美国航天飞机 奋进号执行其最后一次任务STS-134。它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并安装了阿尔法磁谱仪,然后于6月1日返回地球。随着2010年12月发射的联盟号TMA-20飞船于5月23日撤离(于5月24日凌晨着陆),远征28英语Expedition 28开始了其在国际空间站的任务。6月7日,另外三名乘组人员搭乘联盟号TMA-02M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

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STS-135于7月8日随着美国航天飞机 亚特兰蒂斯号的发射开始,携带拉斐尔多用途后勤舱(MPLM)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在为空间站补充补给后,亚特兰蒂斯号返回地球,于世界标准时间7月21日09:57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航天飞机着陆设施 ,结束了总计30年的航天飞机运行。在着陆前两天,亚特兰蒂斯号部署了PSSC-2,这是最后一颗从航天飞机发射的卫星。

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站原型天宫一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尽管2011年没有进行有关天宫一号的载人飞行任务,但10月31日发射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交會對接,以测试其系统,为2012年成功进行载人对接做准备。

9月16日,随着联盟号TMA-21脱离对接,国际空间站远征28任务结束,远征29英语Expedition 29开始。联盟号TMA-22的发射直到11月14日才进行,原因是8月份联盟号火箭的无人发射失败后,人们对其可靠性产生了担忧,导致发射被推迟。一周后,联盟号TMA-02M脱离对接并于11月22日着陆,这也标志着远征30英语Expedition 30任务的开始。当年最后一次载人发射于12月21日进行,联盟号TMA-03M将另外三名乘组人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2011年共进行了10次舱外活动,全部由国际空间站或航天飞机宇航员进行。航天飞机乘组的最后一次太空行走于5月27日在STS-134任务期间进行。

Remove ads

无人探测

2011年启动了多项科学探索任务。2011年3月,信使号探测器成为水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7月,“黎明”号航天器成为小行星灶神星的首颗人造卫星。火星科学实验室——当时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火星探测器——于2012年11月发射,并于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2]

发射失败

2011年共有6次轨道发射失败,其中4次未能进入轨道,其余2次进入的轨道低于预期。第一次事故发生在2月1日,当时一架装有Briz-KM上面级的呼啸运载火箭将Kosmos2470卫星送入了一个无法恢复的错误轨道。后来,故障被追溯到Briz-KM的软件问题。

第二次事故发生在3月4日,当时金牛座XL整流罩未能分离,导致火箭过重而无法进入轨道。辉煌号气候研究卫星以及几个立方卫星(KySat-1、Hermes和Explorer-1[PRIME])均在此次事故中损失。上一次金牛座-XL的发射是在2009年2月,当时搭载着在轨碳观测台,也因整流罩未分离而失败。

2011年的接下来几个月没有再出现发射失败。直到8月中旬,在一周的时间内,连续三次轨道级航天发射全部宣告失败。8月17日,质子-M/Briz-M上面级运载火箭搭载Ekspress-AM4通信卫星,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顺利起飞。8月18日上午,由于姿态控制系统故障,火箭上面级未能进行计划中的五次点火中的第四次,导致航天器滞留在停泊轨道。当天晚些时候,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酒泉发射,搭载实践十一号04号卫星。由于二级游机与伺服机构连接失效,火箭失去控制,最终未能进入轨道。最后,8月24日,搭载进步M-12M货运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联盟-U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发生故障,同样未能进入轨道。

2011年的最后一次发射失败发生在12月23日,当时搭载子午线5号卫星的联盟号2-1b/弗雷加特上面级运载火箭因第三级故障未能进入轨道。碎片落到新西伯利亚州,其中一块砸中了一所房屋,不过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2011年11月,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火卫一样本返回探测器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但其后佛盖特上面级出现故障,无法变轨,探测器最终于2012年1月15日在太平洋上空再入解体。该航天器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号任务以来首次尝试开展行星际飞行的任务。与福布斯-土壤搭载同一枚火箭升空的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在此次事故中丢失。

Remove ads

轨道发射

更多信息 发射时间 (UTC), 运载火箭 ...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Remove ads

亚轨道发射

更多信息 发射时间 (UTC), 运载火箭 ...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Remove ads

深空机动

更多信息 日期 (UTC), 航天器 ...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Remove ads

舱外活动

更多信息 开始时间, 持续时间 ...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Remove ads

轨道发射统计

按国家(区域)

就本章节的主旨而言,每次航天飞行所属的国家以火箭的原产国为准,而不是发射服务提供商或发射场所在国。例如,西欧阿丽亚娜空间公司在南美洲圭亞那太空中心发射的联盟号火箭应视作俄罗斯的发射,因为联盟2号是俄罗斯火箭。

Thumb中国: 19欧洲: 5印度: 3伊朗: 1日本: 3俄罗斯: 29乌克兰: 6美国: 18
  •   中国: 19
  •   欧洲: 5
  •   印度: 3
  •   伊朗: 1
  •   日本: 3
  •   俄罗斯: 29
  •   乌克兰: 6
  •   美国: 18
更多信息 国家(区域), 发射数 ...
Remove ads

按火箭

更多信息 Family, Country ...
更多信息 Rocket, Country ...
更多信息 Rocket, Country ...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5
10
15
20
Ariane
Atlas
Delta
H-II
Long March
Minotaur
PSLV
R-7
Shuttle
UR
Zenit
Others
  •   Ariane 5
  •   Atlas V
  •   Delta II
  •   Delta IV
  •   Delta IV Heavy
  •   H-IIA
  •   H-IIB
  •   Long March 2
  •   Long March 3
  •   Long March 4
  •   Minotaur I
  •   Minotaur IV
  •   Taurus
  •   PSLV
  •   Soyuz-U
  •   Soyuz-FG
  •   Soyuz-2 (Russia)
  •   Soyuz ST (Europe)
  •   Space Shuttle
  •   Proton-K
  •   Proton-M
  •   Rokot
  •   Zenit-2M
  •   Zenit-3F
  •   Zenit-3SL/SLB
  •   Others

By family

By type

By configuration

Remove ads

按发射场

更多信息 Site, Country ...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5
10
15
20
25
30
China
France
India
International waters
Iran
Japan
Kazakhstan
Russia
United States
  •   Jiuquan
  •   Taiyuan
  •   Xichang
  •   Kourou
  •   Satish Dhawan
  •   Ocean Odyssey
  •   Semnan
  •   Tanegashima
  •   Baikonur
  •   Dombarovsky
  •   Plesetsk
  •   Cape Canaveral
  •   Kennedy
  •   Kodiak
  •   MARS
  •   Vandenberg

按轨道

更多信息 Orbital regime, Launches ...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10
20
30
40
Transatmospheric
Medium Earth
Geosynchronous / transfer
High Earth
Heliocentric
  •   Transatmospheric
  •   Low Earth
  •   Low Earth (ISS)
  •   Low Earth (SSO)
  •   Low Earth (retrograde)
  •   Medium Earth
  •   Geosychronous
    (transfer)
  •   Inclined GSO
  •   High Earth
  •   Heliocentric

参见

参考

 

  1. 中国国家航天局
  2. 中国探月网
  3.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4. Gunter's Space Page - Chronology of Space Launches
  5.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6. Jonathan's Space Report(SatCat.txt与Launchlog.txt两项)
  7. Mission Set Database (NASA GFC)
  8. NASA
  9. NASA SpaceFlight.com
  10. Orbital Report News Agency's Launch Logs
  11. Space Calander (NASA JPL)
  12. Southwest Space Archive
  13. SPACE.com Launch Forecast
  14. SpaceFlightNow
  15. Steven Pietrobon's Space Archive
  16. U.S. Space Objects Registry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