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2年臺灣

2022年台灣社會大事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2年臺灣
Remove ads
臺灣歷史 | 台灣歷史年表
世纪 20世纪臺灣 | 21世纪臺灣 | 22世纪臺灣
年代 1990年代臺灣 | 2000年代臺灣 | 2010年代臺灣 | 2020年代臺灣 | 2030年代臺灣 | 2040年代臺灣 | 2050年代臺灣
年份 2017年臺灣 | 2018年臺灣 | 2019年臺灣 | 2020年臺灣 | 2021年臺灣 | 2022年臺灣 | 2023年臺灣 | 2024年臺灣 | 2025年臺灣 | 2026年臺灣 | 2027年臺灣
纪年 壬寅虎年)、中華民國111年
事实速览 2022年臺灣, 旗幟 ...
Remove ads

政府

國家正副元首

五院首長

大事記

2022年臺灣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1日:
    • 基本月薪由新台幣2萬4000元調整至2萬5250元;時薪則比照月薪調幅,由160元調整至168元,預估194萬名勞工受惠[1][2]
    • 「事業單位實施勞工值日(夜)應行注意事項」,從111年1月1日起開始將停止適用。[3]雇主如果有讓勞工從事值日(夜)工作,一律認屬工作時間,超過正常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計入延長工時時數並給付加班費[2][4]
    • 配合基本工資調漲,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同步修訂,預估約349萬人受影響[2][5]
    • 每人基本生活費增至新台幣19.2萬元,約有229萬戶受惠[2][6]
    • 食品、飲料及停車費自動販賣機,必須逐筆開立發票[2][7]
    • 業者110年9、10月營收若較109年同期衰退2成,111年1月可申請補貼,補貼金額以員工人數來計算,全職員工數每人新台幣1000元,部分工時員工每人則為560元。[2][8]
    • 以不合常規交易或付款方式,無正當理由取得大量小額中獎統一發票,且中獎達一定張數,將不發給發票獎金[2][9]
    • 含餡巧克力的巧克力含量須達25%,且所有巧克力產品的植物油含量不得超過總重5%,否則不可以稱為「巧克力」[2][10]
    • 行業別災害費率之平均費率由0.14%修正為0.13%,上、下班災害費率維持0.07%,合計修正後職業災害保險費率平均為0.20%[2][11]
    • 贈與稅免稅額將提高至新台幣244萬元、遺產稅免稅額將提高至1333萬元[2][12]
    • 當沖交易的證交稅稅率從原本的千分之3降為千分之1.5,實施延長至113年12月31日[2][13]
    • 因基本工資調漲,約835萬人健保費受影響,每月健保費平均多繳新台幣23至24元[2]
    • 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第1、2、3、7類對象,以及矯正機關、殯葬場所工作人員等須完整接種2劑疫苗,避免接觸不特定對象染疫,未完整接種者須加強檢驗[2][14]
    • 醫院若要將一次性醫材消毒後再使用,必須經衛福部核准或依「醫療器材管理法」取得查驗登記,未經核准就使用者將開罰新台幣5萬至50萬元,並令停業處分[2]
  • 1月3日: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最大震度達到4級[15]
  • 1月4日: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出現四例本土染疫群聚案件,有三名桃機清潔員確診以及一例防疫計程車司機感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統籌將由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並擔任指揮官[16]
  • 1月5日:台股盤中達到18619.61點,創下歷史最高點。
  • 1月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施打第3劑加強劑疫苗的間隔從原先施打完後的5個月(約20週)降為施打完後的12週(約3個月)[17]
  • 1月9日:
  • 1月10日:針對立法委員林昶佐罷免案中出現第一階段提交的提議人數3,617人中,有54人在提議前死亡;而第二階段提交的連署人數為38,286人,有1,083人於連署前死亡一事。中選會表示針對公投、罷免的連署前死亡的簽名連署案件,經委員會議決議,函請最高檢察署偵辦[19]
  • 1月13日:宜蘭縣長林姿妙的縣長官邸、縣府地政處長楊崇明辦公室今日上午遭廉政署搜索。宜蘭地檢署指出,關於宜蘭縣政府羅東鎮公所等機關人員疑似涉弊一案,檢察官經向宜蘭地方法院聲請搜索票獲准,於上午指揮法務部廉政署前往宜蘭縣政府、羅東鎮公所等相關30餘處所進行搜索,並約談林姿妙等相關人員釐清案情。宜蘭地檢署表示,待搜索工作告一段落後,會對外進行說明。[20]據了解,遭檢廉約談的縣府一級主管有地政處長楊崇明、建設處代理處長吳朝琴、交通處長黃志良與秘書處長曾成陽。[21]
  • 1月17日:台商「長沙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懷等7人,涉嫌在2020年總統大選前收受中國對台工作辦公室人民幣149萬元(約台幣646萬元)經費,為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造勢拉票,涉嫌期約賄選。被依違反《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起訴。臺北地方法院今日依違反選罷法判主嫌林懷3年10月徒刑。[22]除了林懷外,中國湖南省衡陽辦事處主任沈斌、中華兩岸新家庭協會會長蔣明霞、中華湖南邵陽旅台同鄉會理事長張國君及湖南衡陽市一家商行的負責人莊垣漳均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8月,褫奪公權2年。中國長沙台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佟建華及中華婦女聯合會理事長何建華則因罪證不足判無罪。可上訴。[23]
  • 1月21~23日
  • 1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1月25日至2月7日全國疫情警戒仍維持二級
Remove ads
  • 2月3日:桃園市市長鄭文燦全家便利商店皆證實,旗下物流公司「日翊文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大溪倉庫因有部分員工染疫,故暫停物流相關作業[27]
  • 2月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2月8日至2月28日全國疫情警戒仍維持二級
  • 2月22日: 宜蘭地檢署偵辦偵辦宜蘭縣政府2019年一件羅東土地免徵增值稅案、2020年一件羅東土地都市計畫變更案等數案,當中宜蘭縣長林姿妙涉弊案。今日宜蘭地檢署再度搜索縣長官邸。[28][29]
  • 2月23日:宜蘭地檢署偵辦宜蘭縣政府疑涉貪污等弊案,凌晨聲押縣長林姿妙、林姿妙的女兒林羿伶與縣府農業處長康立和,宜蘭地院上午召開羈押庭,林姿妙新台幣80萬元交保,林羿伶、康立和請回。[30]
  • 2月25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今日發表聲明,中華民國政府嚴厲譴責俄羅斯違反聯合國憲章發動戰爭,為敦促俄方停止對烏克蘭軍事侵略,以及儘速恢復各方的和平對話,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宣布將參與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31][32]並表示駐俄羅斯代表處昨晚已安排一輛撤僑巴士,自烏克蘭首都基輔啟程載運有意願撤離的僑胞到西邊城市利維夫市(Lviv),預計陸續載運18名臺僑撤離。[33]
  • 2月28日:
    • 中油表示因烏俄情勢致國際天然气價格上漲,自2022年3月1日起,為照顧民生與工業用戶並持續穩定物價,國內天然氣價格僅電業用戶調漲10%,其他用戶則不調整[34]
    • 路透社》報導,美國拜登政府將派遣由前高級國防和安全官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臺灣。政府高級官員透露,這表明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臺灣擁有主權的支持。報導也指出,代表團訪臺期間將與總統蔡英文國防部邱國正等官員會面。外交部隨後證實此事。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蔡英文總統將於3月2日上午於總統府接見訪團,並於當天設晚宴接待。
Remove ads
Remove ads
  • 4月1日:因東南水泥施工不慎導致高鐵左營台南站斷電停駛[49]環保局、勞工局、工務局等也對東南水泥及拆除廠商開出重罰,並以公共危險移送法辦[50]
  • 4月2日:因應援助烏克蘭外交部透過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開立賑濟烏克蘭專戶,從3月2日起至4月1日開放民眾捐款。經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公布募得款項總額為9億4468萬3096元,而捐款筆數共計12萬9348筆[51]
  • 4月9日:「111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自4月9日至4月12日為止在台中舉行賽事[52]
  • 4月15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因本土疫情持續升溫,自2022年4月22日起,強化高風險場所(域)、活動之工作與從業人員之COVID-19疫苗第3劑接種規範,以提升保護力,有效控管風險[53]
  • 4月17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召開專家會議,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疫情(COVID-19)防疫需求,核准莫德納疫苗用於6至11歲兒童接種[54]。施打兩劑,每劑0.25毫升(50微克,為成人一半),兩劑間隔28天[55]
  • 4月20日:
    • 衛福部食藥署將6至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兩劑間隔延長至12週[56]
    • 華視在晨間和早上9點多播報新聞時,畫面下方跑馬燈分別出現「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等戰爭與防災」等誤植資訊和無意義測試用文字。華視表示馬上更正和道歉,並懲處8名工作人員[57]
  • 4月24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快篩實名制預計5月初上路,將至少提供5,000萬劑。若以市面上每份5劑包裝計算,預估有1,000萬人可購買[58]
  • 4月25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與縣市、專家開會討論後拍板,4月26日起執行「3+4」隔離新制。前3天需在家隔離,1人1室為原則,期滿快篩陰性後,進行4天自主防疫。4天自主防疫可上班,可採買生活必需品,外出全程口罩,但以不到校上課為原則,禁止餐廳內用。至於居家檢疫天數則仍維持「10+7」[59][60]。回溯目前已居隔超過三天者,自4月27日開始解除隔離[61]。即日起實施重點疫調,確診者足跡原則不再公布[62]
  • 4月27日: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取消自2021年5月19日起推出之簡訊實聯制,鼓勵民眾以臺灣社交距離行動應用程式取代[63]
  • 4月28日: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召開專家會議,通過輝瑞BNT兒童疫苗EUA,供5歲至11歲兒童使用,2劑至少間隔21天,但預計以上次ACIP專家建議的12週為實際接種間隔的原則。也宣布將採購220萬劑輝瑞BNT兒童疫苗,預計5月中旬前會到貨。使用劑量為0.2毫升、含有10微克mRNA,完整接種為2劑、至少間隔21天;針對嚴重免疫功能不全兒童至少間隔28天,且可以接種第3劑[64]
Remove ads
  • 5月1日:
  • 5月2日:6至11歲兒童今日開始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疫情(COVID-19)兒童疫苗[68]
  • 5月5日:
    •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病例定義,5月12日起實施「快篩陽性即確診」,但針對居家隔離、自主防疫、檢疫者三族群,快篩陽性且由醫事人員遠距診療確認,即視同確診[69][70]。也正式調高醫院收治門檻至80歲以上長者[71]
    • 疾病管制署指揮中心正式呼籲民眾於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期間或居家檢疫期間如自行快篩陽性,應透過遠距門診醫療[72]
  • 5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即日起增加公費PCR篩檢服務診所,申請有437家,目前已有190家目前已經提供公費篩檢,並且可以透過採檢地圖查詢,目前要先電話預約。診所名單已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臺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COVID-19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73][74]
  • 5月7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布最新停課標準,5月8日起,調整校園防疫措施[75]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未來輕症居家照護對象距發病日或採檢日達7天,無須採檢即可解隔,檢驗陽性日為5月8日起的確診者都適用,但不回溯適用5月8日前的確診者[76]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5月8日起,密切接觸者匡列以同住親友為原則,並取消居家隔離者電子圍籬,但確診個案隔離治療、居家照護及居家檢疫期間,仍維持電子圍籬措施[77]
  • 5月8日:
    • 台灣電力公司的111年度新進僱用人員甄試於5月8日招考,報名人數17,761人,實際到考人數9,225人,到考率僅51.9%,平均到考錄取率約9.29%[78]
  • 5月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2022年5月9日零時起(航班表定抵臺時間)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為7天,另入境日為第0天,並自第8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79]
  • 5月10日:
  • 5月12日: 經濟部公告自5月11日起至6月30日止,允許輸入中國大陸製快篩試劑,每人限1次,不超過100劑,免向經濟部申請專案核准,亦免向本部國際貿易局申請輸入許可證,進口人可直接向海關報關輸入,但輸入後不得販售[83]
  • 5月13日:
    • 台北市計程車駕駛員職業工會、台灣數位平台預約接送從業人員產業工會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交通部抗議,訴求想要免費的快篩試劑[84]
    • 勞動部表示,雇主如果基於營運目的及職場防疫需求要求勞工快篩,費用應該由雇主負擔[85]
    • 教育部宣布111學年大專校院學雜費收費基準基本調幅為0.44%[86],另同意即日起全面開放各大學可遠距教學至學期末且不必通報教育部[87]
  • 5月14日:受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力不足影響,臺鐵停駛共94列次區間車。[88]
  • 5月16日:受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力不足影響,臺鐵停駛共6列次區間車,並加開4列次及復駛5列次區間車。[89]
  • 5月21~22日:舉行111學年度國中教育會考
  • 5月27日:為推動台鐵公司化政策,立法院三讀通過《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90]
  • 5月31日:一架AIDC AT-3高雄坠毁,有1名飞行员丧生。中華民國空军暂时停止训练任务[91]
  • 6月27日,經濟部召開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議,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15%,住宅1,000度以下、小商店及低壓用電、高壓以上6類產業及高中以下學校不調整。平均電價漲幅為8.4%。[92][93]
  • 9月17日晚上開始,發生台東大地震,其中晚上9點41分場次芮氏規模6.4,隔日下午2點44分規模來到6.8。
  • 12月1日開始
    • 在臺北市營業的飲料店(含手搖飲店、超商)不再提供塑膠杯。
    • 戶外活動取消全程佩戴口罩規定[103]

災難與交通意外

災害

事故

節日與主題

以下列出2022年臺灣社會相關的重大事件節日及活動。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逝世

1月

  • 1月2日:邵遠來,82歲,臺灣罪犯,1980年代將安非他命製造技術引入台灣,被稱為「安毒祖師爺」,肝癌手術後吸入性肺炎去世。[105]
  • 1月4日:
    • 木子小姐(李牧宸),生年不詳,臺灣網路紅人,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死於跳樓自殺。[106][107]
    • 林文貴,98歲,臺灣企業家,股票上市公司豐興鋼鐵創辦人。[108]
  • 1月5日:林學圃,74歲,台灣企業家,輪胎大廠南港輪胎(2101)榮譽董事長。(訃聞公開日期)[109][110]
  • 1月9日:郭東榮,94歲,台灣畫家,「五月畫會」創辦者之一。[111]
  • 1月10日:
    • 謝式銘,89歲,台灣紡織業福懋興業副董事長。[112]
    • 劉藍溪,法號「道融」,61歲,臺灣出家比丘尼,曾為女歌手及演員。[113]
  • 1月11日:
  • 1月13日:張清溪,74歲,臺灣經濟學家、國立台灣大學教授[116]
  • 1月15日:黃瑞芬,58歲,臺灣聲樂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因心肌梗塞逝世。[117]
  • 1月20日:龔書綿,100歲,台灣女詩人。[118]
  • 1月31日:廖正豪,75歲,台灣政治人物,行政院法務部部長(1996年-1998年)。[119]

2月

  • 2月6日:
  • 2月7日:陳適庸,73歲,臺灣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政治人物,曾任立法院增額立法委員嘉義縣長[121]
  • 2月8日:明金成,51歲,臺灣知名導演與演員,心肌梗塞。[122]
  • 2月11日:陳文敏,103歲,台灣電影史上首名女導演。[123]
  • 2月13日:
    • 湯美玉,中華民國司法官,1992年任職士林地方法院法官時,曾經承審蘇建和案[124]
    • 魏主安,91歲,瑞典籍台灣神父。[125]
  • 2月14日:林崑海,68歲,臺灣節目製作人與企業家,為三立電視共同創辦人,現任董事長,罹患頭頸癌,凌晨拔管離世。[126]
  • 2月16日:
    • 巴戈,67歲,台灣資深演員暨綜藝節目主持人,是喜劇界及綜藝界的頂尖人才,因罹患胰臟癌病逝長庚醫院,享壽67歲
    • 連日清,94歲,臺灣醫學昆蟲學、生物學家與公共衛生學者,有「蚊人」、「蚊子博士」之稱。[127]
  • 2月22日:許穆生,90歲,台灣餐飲企業家、華西街台南擔仔麵創辦人。[128]
  • 2月26日:葉勝欽,42歲,台語歌手,《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校園組冠軍,骨髓癌。[129]

3月

4月

  • 4月2日:廖祥雄,90歲,臺灣資深導演,曾與秦漢、林青霞等人合作,作品包括《愛的賊船》、《桑園》、《真假千金》等,逝世。[137]
  • 4月3日:唐冰森,93歲,臺灣國寶級歌仔戲小生,唐美雲的母親,因心臟衰竭逝世。[138]
  • 4月5日:王羽,79歲,臺灣演員、導演、編劇,病逝。[139]
  • 4月6日:文夏,94歲,台灣閩南語歌手。[140]
  • 4月8日:彭明敏,98歲,台灣政治學者、台獨運動領袖,曾任總統府資政[141]
  • 4月20日:張灝,85歲,台灣歷史學家,專研思想史,中央研究院第19屆院士。[142]
  • 4月23日:黃先柱,71歲,台灣政治人物,總統府國策顧問。[143]
  • 4月24日:陳銘澤,39歲,爆破特技師,曾參與台劇《火神的眼淚》、《一把青》、《斯卡羅》,急性白血病。[144]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 9月8日:鄒金盆,93歲,日月潭必吃美食「美雲阿婆茶葉蛋」的創始人,因癌症而逝世。[189]
  • 9月8日:王中強,78岁,台灣導演。[190]
  • 9月14日:
  • 9月15日:王群光,71歲,台灣醫師,台灣自律神經推廣協會理事長,車禍。[193]
  • 9月23日:陳飛鵬,80歲,台灣企業家,南僑集團副董事長。[194]
  • 9月25日:
  • 9月26日:林炳利,60歲,台灣政治人物,時任台南市議會副議長。[197]

10月

  • 10月5日:高向鵬,67歲,台灣資深藝人、台語歌手,病逝。[198]
  • 10月6日:徐耀群,40歲,台灣登山嚮導,玉山東峰墜谷。[199]
  • 10月11日:周家鴻,29歲,行政院網路社群工作者,輕生(遺體發現日)。[200]
  • 10月16日:楊永昌,71歲,台灣政治人物,前台中市議員。[201]
  • 10月17日:黃義交,69歲,台灣政治人物。[202]
  • 10月18日:
  • 10月20日:
  • 10月22日: 張瑞玲,51歲,台灣新聞工作者、電視節目主持人。癌症。[207]
  • 10月24日:楊群,88歲,香港及台灣演員。[208]
  • 10月25日:陳子福,95歲,台灣電影海報畫家,曾獲得第43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209]
  • 10月26日:
    • 徐永進,70歲,台灣藝術家及書法家。[210]
    • 金英,106歲,中華民國空軍退役飛官,舞台劇和電視演員金士傑的父親。[211]
  • 10月28日:李勝彥,78歲,台灣經濟學者,政大金融學院第一任院長。[212]

11月

  • 11月1日: 馬之秦,80歲,台灣女演員,曾獲金鐘獎女演員獎。[213]
  • 11月2日:
    • 黃紹聰,72歲,台灣政治人物,嘉義市長候選人。[214]
    • 曾聖光,25歲,臺灣人,烏克蘭志願兵武裝部隊地面部隊的步槍營成員,在盧甘斯克州陣亡。[215]
  • 11月14日:高而潘,95歲,台灣第一代建築師[216]
  • 11月15日:
  • 11月19日:團團,18歲,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知名大貓熊[220]
  • 11月21日:柯賜海,66歲,台灣媒體話題人物。[221]
  • 11月22日:
  • 11月23日:陳明寶,55歲,中華民國警察,在鐵路警察局台北分局服務35年,警階偵查佐,於松山車站辦公室執勤期間腦出血殉職。[224]
  • 11月26日:林陵三,78歲,台灣政治人物,曾任交通部部長、台中市副市長、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董事長等職務。[225]
  • 11月27日:梁銘忠,56歲,台灣政治人物,雲林縣議員。[226]
  • 11月29日,湯佩姿,25歲,2019年臺灣十大抗癌鬥士之一。[227]

12月

  • 12月11日: 林秋離,62歲,台灣作詞人。[228]
  • 12月24日:許志遠,48歲,台灣音樂製作人,第55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得主,肝癌。[229]
  • 12月25日:
    • 卓俊雄,55歲,臺灣法律學者,東海大學法律學院院長、南山人壽獨立董事。[230]
    • 圓宗長老,86歲,台灣佛教出家僧人,中國佛教會名譽理事長、高雄田寮日月禪寺及彰化妙圓禪寺開山住持,曾任高雄縣佛教會(今大高雄佛教會)第17-18屆理事長、彰化縣佛教會第21-22屆理事長、中國佛教會第15-16屆副理事長及第17-18屆理事長。
  • 12月28日:李惠群,台灣作詞家,代表作《空港》、《ONE NIGHT IN北京》。[231]
  • 12月29日: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