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烏鎮勒勒浙江省桐鄉市,江南有名古鎮。小鎮面積71.19 平方公里,里向城區面積2.5平方千米,一龍總6萬人,鎮區常駐人口1.2萬。烏鎮景區撥評着國家AAAA級風景區,全國廿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
簡介

烏鎮是典型個江南水鄉古鎮,烏鎮原來以市河(車溪)為分界線,分成功烏青二鎮,河西間是烏鎮,屬於湖州府烏程縣;河東間叫青鎮,屬於嘉興府桐鄉縣。解放之後,市河西間搿面個烏鎮劃撥勒桐鄉縣,統稱烏鎮[1]。
街道上民居以清代建築為主,保存仔交關好。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各式民居、店鋪靠河修房。有大宅、百年老房子,也有過街騎樓,可謂是江南典型個「小橋、流水、人家」。
烏鎮是千年文化名鎮,勒歷史上小鎮曾經出過64名進士、161名舉人。茅盾、沈澤民、嚴獨鶴等儕是烏鎮人。
2014年11月19號到21號,頭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勒拉烏鎮舉辦,此里也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個永久會址[2]。
交通
烏鎮距離桐鄉市區13公里,離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市大約匝20-60公里,離杭州、蘇州儕大約匝80公里,靠上海140公里。到烏鎮有處上滬杭高速公路、320國道、318國道到桐鄉,再從桐鄉到烏鎮,桐鄉早起7:00-17:00每隔15分鐘就有一班中巴車到烏鎮。從浙江省另外一個有名個水鄉古鎮——湖州南潯鎮到濮院鎮個中巴車也經過烏鎮,大約匝要40分鐘,當中經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個桃源鎮搭青雲鎮。江蘇省境內路況稍微好點,烏鎮鎮裏向主要是黃包車、出租車為主。
主要建築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勒勒古鎮中心觀前街,是著名文學家茅盾(沈雁冰)老祖宗世代住個老宅,最早勒19世紀中葉修建,建築面積650平方米,屬於清代江南民居。 茅盾1896年7月4號生下來,1910年春天離鄉求學,在搿墩活仔十三年。1982年,茅盾故居列進浙江省文保單位,1983年8月籌備修復,1985年7月落成開放, 1988年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立志書院
立志書院也勒勒古鎮中心觀前街,緊靠茅盾故居東面,目前來講是是茅盾紀念館個一部份。伊個前身是江南分水書院,院址勒烏鎮北柵分水墩西面間。清咸豐十年,清朝部軍搭太平軍打仗,分水書院就撥破壞脫。同治四年,嚴辰重修擴建。同治七年,書院建成功,根據程朱理學家張揚園先生個治學格言「大凡為學尤須立志」當中「立志」二個字作為新書院個名字,嚴辰做立志書院院長。茅盾小時候辰光在搿墩上學堂。
昭明太子念書場化
昭明太子念書場化勒勒烏鎮市河河西。靠南朝梁武帝太子蕭統曾經勒搿墩設館念書而得名,為桐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昭明太子名蕭統,兩歲辰光撥立為皇太子。根據清乾隆《烏青鎮志》記載,梁天監二年(503年),蕭統跟好仔伊老師沈約來烏鎮念書,而且建仔一座書館。
修真觀
修真觀勒勒古鎮中心觀前街,興華路西面,門面前有一個小廣場,對面靠東市河是一個古戲台。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張洞明勒搿墩結廬, 修真得道,創建「修真觀」。解放之後,修真觀多星地方坍下來,有段辰光做別樣事體,後來撥拆脫。烏鎮變成功旅遊景點之後,當地政府為仔發展旅遊,撥專款,幫修真觀按照歷史原貌修復。乃歇個修真觀設三進,一進是山門,二進是東嶽大殿,三進是玉皇閣;兩邊分設十殿閻王、瘟元帥、財神等配殿。修真觀對面個古戲台經常有桐鄉花鼓戲演出。
宏源泰染坊
中國的藍印花布世界聞名,烏鎮則是藍印花布的原產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創於宋元年間,原址在南柵,清光緒遷址於此,系藍印花布製作基地,也是藍印花布製品集散中心。
木心故居紀念館
東柵財神灣186號個晚晴小築是作家木心個故居。1999年,烏鎮旅遊公司着手進行東柵古蹟修復搭仔景區開發個辰光拿以修復好。2005年,木心接受老家烏鎮個邀請回國定居,2011年10月份因肺部感染住醫院,12月21號弗幸故脫。木心故居經歷三年個規劃,2014年5月25號,以紀念館個形式正式開放,展出木心個照片、手稿、畫搭仔部分遺物。
烏鎮還有弗少景點:
- 匯源當鋪
- 烏青水龍會
- 香山堂藥店
河道
- 東市河
- 南北市河
- 財神灣
古橋
- 逢源雙橋
- 仁義橋
- 永安橋
- 仁壽橋
- 應家橋
- 挹秀橋
- 太平橋
- 仁惠橋
- 福惠橋
- 仁德橋
古街
- 東大街
- 觀前街
- 常豐街
- 橫街
- 茶葉弄
- 染店弄
- 周家弄
- 孔家弄
古鎮名人
- 昭明太子
- 茅盾
- 沈澤民
- 嚴獨鶴
- 木心
特產
- 烏鎮姑嫂餅
- 三白酒
- 藍印花布
- 湖羊筆
友好城市
法國 黎塞留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