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灣聖伯多祿堂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上海卢家湾附近个圣伯多禄堂垃拉重庆南路270号,1933年由法国华侨集资兴建。该堂建筑式样别致,正门高头有得头戴皇冠个圣伯多禄宗徒石像浮雕,系由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抗战胜利后,伯多禄堂就作为上海教区个国际性活动场所。圣伯多禄堂也是上海教区光启社搭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个所在地。


敎堂历史
1908年,上海天主敎会担创办于徐家汇个震旦学院(后改名震旦大学,1952年撤销)迁到了吕班路(今重庆南路)。震旦学院里向有担任行政工作搭任敎职人员个外国传敎士,伊拉侪要过宗敎生活,告咾震旦学院里向有一只小敎堂。 震旦学院于1903年勒徐家汇初创办时,还呒没一个敎徒学生。迁到吕班路之后,敎会逐步担学院办成了有医学院、法学院、理工学院个正规大学,并改名震旦大学,学生中也有了敎徒。迭能一来,震旦大学个小敎堂就成为校内天主敎徒过宗敎生活个场所。
1924年,震旦大学共有学生392人,其中72人是敎徒。随着敎徒学生个增加,震旦大学内个小敎堂已显得忒小哉。
1933年开始建造一所比较大个敎堂,次年落成,取名圣伯多禄加尼削敎堂。圣伯多禄加尼削敎堂落成后,弗排满足了震旦大学天主敎徒师生宗敎生活个需要,外加也成了当地敎徒开展宗敎活动个主要敎堂。由于敎徒对天主敎称为圣人个圣伯多禄加尼削迭个宗敎人物弗熟悉,敎会决定改用圣伯多禄来命名,称圣伯多禄敎堂,简称伯多禄堂。圣伯多禄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敎徒侪老熟悉。(上海各主要天主堂旁一般侪开设敎会小学,伯多禄堂亦弗例外,其旁开设个小学名叫磐石小学。伯多禄是拉丁文Petrus个音译,意即磐石。)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原来聚居勒南市董家渡一带个大批富裕信徒移居上海法租界里向,乃末该堂成为上海敎区一只重要堂口。
1966年“文革”开始后关脱咾占为他用,建筑交电子管风琴等设施全畀渠严重破坏。
1984年,天主敎上海敎区恢复伯多禄堂,并勒圣诞节开放。
1995年1月,南北高架建设时,该堂由原址向西侧稍移后重建。
1996年初,新堂建成,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基本上仿照原建筑风格。乃朝是天主敎上海敎区为在沪外国人开设英语专场弥撒个敎堂。同年上海天主敎知识分子联谊会定居伯多禄堂。
1998年上海敎区光启社迁到伯多禄堂。
2002年6月起君王堂英文弥撒迁移至该堂。圣伯多禄堂为市区敎友较为集中个一所圣堂,现为浦西东区总铎座堂,有常驻神父4位。
Remove ads
弥撒时间
- 平日弥撒(周一到周六)
- 中文弥撒 7:00(每月第一个周五弥撒后有圣体降福)
- 主日弥撒(周日)
- 中文弥撒 7:00
- 中文弥撒 9:00(每月一、三主日该弥撒后有追思)
- 英文弥撒 11:00
- 韩文弥撒 17:00
- 提前主日弥撒(周六)
- 英文弥撒 17:00
- 中午弥撒 18:30
参见
- 天主敎上海敎区
- 上海法租界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敎座堂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