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敎上海敎區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历史
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勒拉京城当差个天主敎徒徐光启 (1562-1633),回到屋里向拨伊爹守孝,路过南京,伊邀请意大利耶稣会士郭居静(Lazzaro Cattaneo) 神父往上海去传敎,遮莫徐氏家属亲友二百余人领洗入敎哉。1640年,意大利个传敎士潘国光立了上海第一座公用个天主敎堂敬一堂。到18世纪,上海已有得万把人个敎友哉,构成南京敎区个主要部分。禁敎个辰光,敬一堂拨改作他用,但天主敎信仰已经勒拉附近农村把个根阿扎牢哉,交关人勒拉地下状态中坚持了信仰。
南京敎区压末一位主敎是意大利传敎士罗伯济。1856年,南京敎区拨改为江南代牧区,交拨1842年已经来此、1847年在徐家汇建立总部个耶稣会巴黎省会个法国神父管理,管辖包括江苏、安徽2省。
1921年,分为南京代牧区 (主敎座堂勒上海)搭安徽代牧区 (主敎座堂勒芜湖)。1926年交1931年,再度分出海门敎区搭徐州敎区。1936年,江苏省挺下部分分别设立上海代牧区搭南京代牧区,上海代牧区管辖长江以南苏州以东个地区,帮长江以北除脱徐州搭南通附近以外个地区 (大半个苏北,但信徒较少)。
1946年,罗马敎廷宣布成立中国圣统制,上海宗座代牧区改设正式个上海敎区。1949年,从上海敎区又分出苏州敎区搭扬州、海州两个监牧区,上海敎区交苏州敎区侪由中国籍主敎管理。1950年,苏州主敎龚品梅兼任上海主敎。
中共占领上海后,当局隔手就逐渐提高对宗敎个敌视,没收脱敎会个学堂、慈善机构,封闭修道院及神学院,龚品梅所领导个上海天主敎却欣欣向荣,并呒没勒高压政策下头畏缩脱,到仔1953年以后,中共成立了“爱国会”强迫所有个天主敎徒加入,龚品梅及上海个信徒弗为所动。一九五五年九月八号深夜,中共当局出动员警军队,逮捕仔上海敎区首牧龚品梅主敎搭三十多位神父及三百多位元平信徒,制造了所谓“龚品梅反革命集团”个冤狱案。据称勒四川南路个洋泾浜圣若瑟堂主敎府内发现了发报机、手枪等罪证,随后举办罪证展览会,组织信徒参观,然后进行声讨大会。神职人员及敎友分别判仔十年到终身劳改个徒刑,龚品梅主敎本人则判终身监禁,关勒上海提篮桥监狱,全国各地个敎会人士,也勒拉九月同时受到逮捕。1960年3月17号,龚品梅主敎等人一淘畀判刑。同年自选自圣张家树为上海敎区主敎,弗畀敎宗承认。主敎座堂也迁到徐家汇天主敎堂。
1966年文革开始,所有圣堂全部关闭,拨挪作他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敎政策得到恢复搭落实。天主敎上海敎区搭上海天主敎爱国会恢复工作。1982年开始,敎区先后恢复培养神职人员个修道院搭培养修女个女修院;1983年,恢复从事研究搭出版工作搭光启社;1989年开始,陆续开办了服务中心、安老院等敎会事业。但遵循圣座个罗马天主敎中国大陆敎会仍旧弗受中共当局个支持交承认,上海地区个地下敎会常庄受到公安部门个打压,获得罗马敎廷承认个上海敎区正权主敎范忠良也常年收到监视,直至去世。
上海敎区现有14万敎友,开放个圣堂、堂点超过100所,市中心各区至少有一至两所圣堂,周边个区县,侪各有十几所圣堂。迭排圣堂划分为六个总铎区。上海敎区现有神父70多人。
Remove ads
敎会名人
- 徐光启(1562-1633)圣名保禄,上海徐家汇人。明末科学家,后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伊于1596年认识仔意大利天主敎传敎士郭居静神父,开始晓得天主敎敎义搭西方科学。1600年,伊勒南京结识了天主敎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进一步了解了圣敎敎义。1603年,伊勒南京受洗入敎。1608年,伊邀请郭居静神父到上海来传敎,并勒屋里设立敎堂,勒伊亲友当中发展敎友,为天主敎个传入上海作出了重大贡献。迭歇,伊还热心研习交传播西方近代科学,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军事、测量、水利等。伊一生译著牢多,如与利玛窦一道合译了欧几里得个《几何原本》等。
- 孙元化(1581-1632)字初阳,一字火东,生于高桥何家弄(今属川沙县),后迁居嘉定城中。孙元化自幼嗜读书,好武略,曾从徐光启为师,引进西方数学,著有《太西算要》、《几何体论》、《几何用法》等。又学习西方技术,精通火器,著有《神机法要》,介绍火炮个制法交用法等。孙元化为天主敎徒,领洗于[北京]],圣名依纳爵。受洗后,即赴杭州邀请西敎士至嘉定开敎,并出钜资建圣堂,堂侧另建敎士住宅10余椽。此后三四年中受洗者数百人,西敎士即以嘉定为常驻敎士之敎堂。天启七年,孙元化列席天主敎“嘉定会议”,讨论“上帝”、“天主”个名称等问题。
- 许甘弟大(1607-1680)徐光启个一个孙女,许甘弟大(注,嫁松江许姓——丈夫许远度,甘弟大为敎会圣名),曾拨敎区个发展以大量个资助。
- 吴渔山(1632-1718)清代天主敎中国籍神父,书画家,自称墨井道人。伊是江苏常熟人,早年学诗画,精山水画。1675年前后入天主敎;于1681年,随耶稣会士柏应理至澳门,翌年进耶稣会,攻读拉丁文、哲学交神学。1688年,勒南京由第一位中国籍主敎、罗文藻主敎祝圣为神父。伊是由中国籍主敎授以神品个最早个三位中国籍神父之一。圣神父后,拨派遣勒上海跟嘉定一带传敎,长达30年,卒于上海。
- 李问渔(1840-1911)名秋,原名浩然,以字行。上海人。徐汇公学初期学生。清同治元年(1862年)入耶稣会。1872年升神父。曾任震旦学院院长,南洋公学敎师。光绪五年(1879年),创办并主编《益闻录》半月刊(勿久改为周刊。光绪二十四年与《格致汇报》合并改名《益闻格致汇报》)。光绪十三年始创《圣心报》月刊,曾翻译《福音书》。主要译著有《新经译义》、《宗徒大事录》、《理窑》等。
- 马相伯(1840-1939)圣名若瑟。祖籍江苏丹阳,世奉天主敎,11岁赴上海,进徐家汇依纳爵公学(即徐汇公学)读书。1862年入耶稣会,1870年拨祝圣为神父,至南京、徐州等地传敎。1873年,任徐汇公学校长。1876年,退出耶稣会,但仍是虔诚个天主敎徒。伊主张提倡科学,振兴实业;伊适应潮流,投身洋务运动;伊热心办学,成为著名敎育家,创办了震旦学院(即后首来个震旦大学,乃朝改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搭复旦公学(即后来个复旦大学)。1920年后,伊退隐徐家汇,从事翻译《圣经》交圣书,整理出版天主敎著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伊勿顾九十高龄,仍奔走于抗日工作,拨时人尊称为“爱国老人”。1939年病故于越南,解放后,其灵柩由人民政府运回上海,安葬在天主敎公墓。
- 朱开敏(1868-1960)圣名西满,同治七年(1868)十月三十日生于上海一户三百年前就信奉天主敎个著名敎友家。光绪八年(1882)九月八日,进上海大修院,光绪十四年(1888)九月七日入耶稣会。初学老师是著名汉学家晁德莅神父(Rev Angd Zottoli sj)光绪十五年(1898)六月二十八日晋铎。从事传敎工作多年。1924年受派为海门及崇明堂区首长, 1928年十月二十八日勒罗马由敎宗亲自祝圣为主敎,海门敎区由上海敎区分出,1955年后,年迈个朱公逃勿了政治风波,身体欠佳,而至卧床,1960年逝世,享年92岁。
- 陆征祥(1871-1949)字子欣,上海人,毕业于广方言馆跟同文馆,随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勒驻俄使馆任翻译,此后即一直勒外交界服务,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民国成立前,陆已升任驻俄公使。辛亥革命后,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理唐绍仪力邀出任第一任外交总长。伊吸取西方外交事务管理经验,组织建制外交部,革除时弊,创建了中国外交人才培养体系,告咾,话起中国外交个现代化,陆征祥功勿可没。1927年7月5日,伊进了比利时本笃会个圣安德鲁修道院,同年10月,伊经过更衣礼后成为一名初级修道士。1929年1月,伊行过发终身愿礼后成为正式修道士,后升为司铎,1945年拨敎廷封为圣安德鲁修道院名誉院长。1949年1月逝世于该修道院。比利时国王亲送花圈致哀。
- 陆伯鸿(1875—1937),原名陆熙顺,20世纪上半叶中国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搭天主敎人士。光绪元年伊出生于上海南市区,18岁考取秀才,20世纪初,陆伯鸿作为上海总商会代表,赴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国观光考察,受到罗马敎宗接见。伊创办了第一家民族资本钢铁厂兴搭钢铁厂(上钢三厂前身),以及南市水厂、华商电车公司(如今个11路电车曾属于这家公司)交大通轮船公司,曾任华商内地电灯公司经理、闸北水电公司经理、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委员长,是第一批进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个5位华人董事之一。陆伯鸿虽然并非神职人员,却经常跟一批信仰天主敎个实业家(共19人),从1912年起,以热心敎友个身份,乘坐简陋个交通工具,外出到上海附近各处农村传敎,陆续新建了一批敎堂、诊所搭学堂。陆伯鸿曾担任公敎进行会会长。由于伊勒传敎工作方面个成就,敎宗授予伊“剑袍勋爵”称号,并邀请伊参加1926年在美国芝加哥以及1937年勒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个两次国际圣体圣事大会。陆伯鸿一向热心于慈善活动,先后开办仔7所慈善机构:新普育堂(20世纪上半叶上海最大个收容社会弱者个设施)、上海普慈疗养院、杨树浦圣心医院、中国公立医院、南市时疫医院、杨树浦诊疗所、北京中央医院。陆伯鸿虽然早已是名闻上海个巨富,但伊常庄到新普育堂,系起围裙,照料那些病人,而且还让伊个几个儿子站在一旁,让伊拉学会怎样善待穷人。伊还创办了包括金科中学(位于上海胶州路,交给美国耶稣会管理)在内个5所男女中小学校。1937年12月30日,陆伯鸿遭到两名伪装成卖橘子个男子袭击身亡,终年62岁。
- 徐宗泽(1886-1947)字润农。生勒徐家汇,徐光启第十二代孙,世代信奉天主敎。19岁为秀才,21岁进耶稣会修道,继而赴欧美,攻读文学、哲学搭神学,并晋升司铎。当中曾回国任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敎授数年。留学期间先后获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学位,勒民国10年(1921年)学成归国。勒南汇县境实习传敎。两年后,回徐家汇,任徐家汇天主敎堂图书馆(即徐家汇藏书楼)馆长,兼《圣敎杂志》主编。八·一三抗日战事起,《圣敎杂志》停刊,更专事图书馆工作。耗20余年心血,多方征集,担馆藏方志增至2000余种。同时,指导启明女中交徐汇女中(当时侪是敎会学堂,1952年两校合并,改称上海市第四中学)校务。两校新旧女生,受其熏陶而学有成就者,为数众多。著作甚丰,有《哲学史纲》、《心理学概述》、《社会学概论》、《社会经济学概论》、《中国天主敎传敎史概论》等专著搭其他著作40余部。
- 张若谷(1905-1967)上海南汇人。原名张天松,字若谷,作家,曾经用过个笔名有摩炬、玛律谷、百合、南方张、刘舞心女士、虚斋主等。1925年毕业于上海天主敎震旦大学。1926年任上海艺术大学敎授,1927年任南京革命军日报编辑,1930年任古巴驻华公使馆秘书,1932年任上海大晚报记者,后遍览欧洲,并至比利时天主敎鲁汶大学农学院学习,勒比利时读社会学搭神哲学,1935年回国任上海时报记者。1933年,在罗马时,采访了敎宗庇护十一世,获念珠一串,并表达对中国广大敎友个关怀。1936年,任南京朝报主编,后改任上海神州报记者,创办大上海人社、并任大上海人半月刊主编。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中美日报》创刊,应邀入编(香港真理协会,1948年)《马相伯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马相伯学习生活》(上智编译馆,1951年)等等。1945年抗战胜利后,至南京任南京敎区总主敎私人秘书,天主敎《益世报》南京版编辑。一生出版了几十本书籍。三十年代著作有:《文学生活》、《艺术三家言》、《音乐ABC》、《歌剧ABC》、《到音乐会去》、《都会交响曲》、《新都巡礼》等等。1937年,拨杨家骆先生列入《当代名人图鉴》。天主敎方面个书籍有:《佘山导游》(南京出版社,1947年)、《梵蒂冈一瞥》(上智编译馆,1946年)及《百龄老人》传遍了全世界。张若谷四十年代部分作品: 《当代名人特写》、《中国孤儿》、《佘山导游》、《梵蒂冈一瞥》、《甘地自传》、《百龄老人》、《苏联音乐》《马相伯学习生活》《生命》等。1955年9月8日,张若谷因忠于敎宗拨抄家。当时张若谷正在撰写《耶稣传》、《徐光启传记》、《陆征祥传记》、手稿全拨抄脱,并拨遣送至苏北劳改农场劳动,在劳改期间,仍坚持信仰,与其他敎友相互勉励,暗地里诵念玫瑰经。后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查,撒销原判、无罪释放,恢复公民权搭选举权。1967年,因病去世,回到主个怀抱。
Remove ads
历任主敎
- 罗伯济(1840年-1848年)意大利籍,南京敎区主敎
- 赵方济(1849年-1855年)意大利籍,那弗勒斯圣家会,南京敎区主敎
- 徐类思(1856年)意大利籍,方济各会,南京敎区主敎
- 年文思(1859年-1862年)法国籍,耶稣会,江南代牧区主敎
- 郎怀仁(1864年-1878年)法国籍,耶稣会,江南代牧区主敎
- 倪怀纶(1879年-1898年)法国籍,耶稣会,江南代牧区主敎
- 苏建章(1899年)法国籍,耶稣会,江南敎区代牧主敎
- 姚宗李(1900年-1931年)法国籍,耶稣会,江南代牧区主敎(1900年-1921年)、南京代牧区主敎(1921年-1931年)
- 惠济良(1931年-1949年)法国籍,耶稣会,南京代牧区主敎(1931年—1933年)、上海代牧区主敎(1933年-1947年)、上海敎区主敎(1947年-1949年)
- 龚品梅(1950年-2000年)中国籍,耶稣会,上海敎区正权主敎,1991年升为枢机主敎
- 范忠良(2000年—)中国籍,耶稣会,上海敎区正权主敎
- 金鲁贤(2000年—)中国籍,耶稣会,上海敎区助理主敎(1988年未经敎宗批准自选自圣,后首来,经佢本人申请宽恕,获得跟罗马个共融)
- 邢文之(2005年—)中国籍,上海敎区辅理主敎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