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御碑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永樂御碑,貤叫寶山御碑、寶山烽堠碑,來勒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2002年成為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明永樂十年(1412年),長江口航道風急浪高,又沒信標,平江伯陳瑄提議築土山提醒往來船隻。[1]箇末,來勒高橋東北海邊造土山,高三十丈,方各百丈,造烽堠,白天舉煙,夜裡向明火,永樂帝叫伊「寶山」,親筆寫文章,刻勒石頭浪,來勒寶山西北面立碑,箇就是「永樂御碑」。[2][1]這也是寶山區名字個由來。[3]
萬曆十年(1582年)七月,寶山因年久失修畀海潮衝垮脫。當地百姓拿碑撈出來,搬到清浦舊鎮個橋北,造亭子。民國年間,亭子坍脫,高橋鄉鄉董鍾玉良拿伊搬進高橋公園(乃朝高橋中學)。1984年,高橋中學根據上海市文管會意見,仿照寶山制式,新造六角碑亭,拿永樂御碑搬到「明御碑亭」里向頭。2002年成為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單位。[4][2]
參考資料
另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