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英文: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SHA;ICAO代碼:ZSSS),勒拉中國上海市長寧區、閔行區。運營中國大陸國內航線及部分港澳臺搭日韓等航線,大部分國際航線嚜,由上海另外一個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負責。




虹橋機場分爲一號航站樓搭二號航站樓,跑道勒兩個航站樓當中。一號航站樓爲老航站樓,勒拉長寧區;二號航站樓爲新航站樓,勒拉閔行區,大部分航空公司勒二號航站樓。2015年,虹橋國際機場旅客輸送量超39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逾43萬噸位,儕位列中國大陸第六。[1]
歷史
虹橋機場始建於1921年3月,該年北洋政府航空事務處擬定京滬航空線時,始籌畫航線勒上海個機場。最初曾選址吳淞,後選中上海縣搭青浦縣個267畝土地作爲上海航空站。1921年3月10號機場動工,勒拉同年6月底完成。但因經費弗足,機場未能通航。1929年5月,交通部滬蓉航空管理處選定虹橋機場作爲上海航空站,同年7月開航,並於8月開通上海至南京航線。1934年4月再次徵地擴建,1931-34年間爲歐亞航空公司樞紐機場。

1937年8月9號發生虹橋機場事件,是爲淞滬抗戰導火線之一。日軍佔領上海後,將虹橋機場作爲軍用機場使用並擴建跑道。日本投降後曾由中華民國空軍接管,後於1946年11月5號由中國航空公司接收,同年12月畀定爲國際入境機場。1947年8月行政院決定擔虹橋機場定爲民用機場。後直屬於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1949年5月24號,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機場,後作爲軍用機場使用。1950年5月中共中央華東局開始進行虹橋機場重建工程。1963年11月國務院批准虹橋機場擴建爲國際民用機場,擴建工程勒1964年完工,隔手勒拉當年5月開通中國-巴基斯坦航線。1972年2月17號,空軍撤離虹橋機場。[2]
1984年3月,上海虹橋機場候機室工程再度擴建,同年9月30號擴建工程完工。擴建後個候機室,使用面積比老底子擴大了一倍。1988年,上海民航進行重大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機場搭航空公司分營,上海虹橋機場從同年6月25號起成爲獨立個經濟實體。1988年12月,上海虹橋機場候機室第三趟擴建,於1991年12月26號完工。
勒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建成之前,虹橋機場一徑是中國大陸最繁忙個機場。機場擴建前,擁有跑道搭滑行道各一條,跑道(現第一跑道)長3400米、寬57.6米,停機坪約48.6萬平米,共有66個機位,候機室占地8.2萬平方米,擁有15個候機大廳、18個貴賓室搭15條行李傳輸系統。擴建後,第二跑道勒2010年3月11號、第二航站樓於同年3月16日建成啟用,[3] 但要記牢,兩隻航站樓之間弗直接連通,乘客勒兩個航站樓間往返需要藉助短駁車、地鐵10號線或其他公交線路。
2006年開始,虹橋國際機場二號航站樓作爲虹橋交通樞紐計畫個一部分開始進行建設,工程按照計畫要求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前建成個目標,末腳勒2010年3月16號完成並投入使用。[4]
2014年11月6號起,虹橋國際機場一號航站樓進行史上最大規模個改造,大約模勒2017年底完成改造。
Remove ads
交通
1號航站樓
虹橋1號航站樓站站台
軌道交通
地面公共交通
- 公交線路
- 807路(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清澗新村)靠近1號航站樓國內達到3號門
- 1207路(虹橋機場—上海動物園)
- 機場免費擺渡車
- 虹橋機場航站樓擺渡車(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
2號航站樓
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垃拉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內。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是集合民航、鐵路、地鐵、巴士、長途巴士等交通工具為一體個綜合交通樞紐。渠「面向全國,服務長三角」個目標讓虹橋2號航站樓個接駁交通十分便利[5]。
軌道交通
虹橋2號航站樓站垃拉航站樓西側個東交通中心個B1F搭B2F層,有2號線、10號線經過。2號線搭10號線各拉北南設有獨立個站廳,互弗聯通。2號線列車運行區間為徐涇東—廣蘭路—浦東國際機場。10號線列車個運行區間為虹橋火車站—新江灣城,往航中路站方向個乘客需拉龍溪路下車換乘往新江灣城—航中路方向個列車。
地面公共交通
- 機場免費擺渡車
- 虹橋機場航站樓擺渡車(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