ㄅ( 聞「ㄅ」之音),注音符號之聲母,表不送氣清雙唇塞音[p˭],即幫母之聲。 More information 注音符號與相關變體, 聲母 ... 注音符號與相關變體 聲母 ㄅㄆㆠㄇㄈㄪ ㄉㄊㄋㆹㄌ ㄍㄎㆣㄫㄏㆸ ㄐㄑㆢㄬㄒㆺ ㄓㄔㄕㄖ ㄗㄘㆡㄙ(ㆡ) 介母 ㄧㆪㄨㆫㆨㄩ 韻母 ㄚㆩㆦㆧㄛ ㄜㄝㆤㆥ ㄞㆮㄟㄠㆯㄡ ㆰㆱㆬㄢㄣㄯ ㄤㆲㄥㆭㄦㄭ Close 字源 形音取自勹,「包」之古字也。《說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 變體 ㆠ(),見於閏音符號,臺灣方音符號亦從之。表濁雙唇塞音/b/。方音注音符號則改作「」形。 ㆴ(),見於臺灣方音符號,即小「ㄅ」。書於韻母後,表雙脣入聲/p̚/。閏音符號中則改作「」。 ,見於閏音符號。「ㄅㄈ」之合音,表不送氣清唇齒塞擦音/pf/,用於西安話「朱」之聲母。 ,見於福州話注音符號,表濁雙唇擦音/β/。 編碼與拼音 More information 字元, 圖檔 ... 字元圖檔編碼萬國音標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臺羅拼音通用拼音粵拼拉丁苗文 萬國碼大五碼GB 2312 ㄅU+3105A374A8C5p˭bppbbb ㆠU+31A0未收錄未收錄bbbbbh/bb[一] ㄅ゙未收錄未收錄未收錄 ㆴU+31B4未收錄未收錄p̚-p[二]-p-p-p 未收錄未收錄未收錄pf 未收錄未收錄未收錄β Close 註Loading content...據Loading content...兼查Loading content...Loading related searches...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