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公增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七公增五(英语:Beta Boötis),拉丁化来自“β Boötis”,也称为“Nekkar”/nɛkɑːr/[7],是位于北天星座牧夫座的一颗恒星。它的视星等为3.5[2],使它成为星座中较亮的成员之一。在现代星座中,它标志着牧人博蒂斯的头部[8]。根据依巴谷任务期间获得的视差量测结果,该恒星距离太阳约225光年(69秒差距)[1]。在该距离处,恒星的星等因为中间气体和尘埃引起的消光降低了0.06[6]。
Remove ads
命名法
七公增五是中国的名称。依据拜耳命名法,它的名称是牧夫座β(“β Boötis”,拉丁化为“Beta Boötis”)。
它的传统名称为Nekkar或Nakkar,源于该星座的阿拉伯名称:Al-Baḳḳ ār(牧民)[8]。在201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组织了一个恒星名称工作组(WGSN)[9]对恒星的专有名称进行编目和标准化。WGSN在2016年8月21日审定这颗恒星的名称为Nekkar,它现在被列入IAU审定的恒星名称清单[7]。
性质
七公增五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三倍多,半径大于太阳半径的21倍(König 等在2006年给出3.4太阳质量[4],而泰茨拉夫 (Tetzlaff)等在2011年得到更高的5.0 ± 1.5太阳质量[10],武田(Takeda)等在2008年给出3.24太阳质量[6]。)。估计其年龄为2.4至2.51亿年,它已经演化成巨星,恒星分类为G8IIIa[3]。这颗恒星在4,932K的有效温度下,辐射的光度大约是170[5]〜194[6]倍的太阳光度[5]。这种热量使其发出G型恒星的黄色光芒。它的自转周期估计约为200天,极点向地球视线倾斜28°±6°[4]。
在1993年,伦琴卫星观察七公增五上的X射线耀斑,估计该耀斑释放的能量为1.7 × 1032 尔格。这是首次对这类低活动恒星进行这样的观测 耀斑可以用一颗尚未观测到的M型矮星伴星来解释[1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