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历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政党版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国民大会的选举地理,大多以县市层级或乡镇市区层级的行政区为区域界线划分,用以探讨各区域的选民的政党偏向,以及对各种政治议题(如统独问题等)的倾向[注 1]。在2000年总统大选后,台湾媒体开始提出“北蓝南绿”、“决战中台湾”、“蓝天绿地”等用词,用以对台湾的选举地理做“概括”、“概略”的统计与整理[2][3]。
历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概况
- 1991年第二届与1996年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采用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投票制
- 2005年任务型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则采用政党比例代表制。
- 政党注纪以候选人登记参选时的党籍为准。曾经取得高票之政党为:
中国国民党、
民主进步党、
新党、
全国民主非政党联盟及无党籍人士。
Remove ads
图表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