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贺市
位於日本三重縣西北部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贺市(日语:伊賀市/いがし Iga shi */?)是位于日本三重县西北部的城市;辖区位于上野盆地的北部,东北部为铃鹿山脉,西北部为信乐台地,西南部为大和高原,东南部为布引山地。
由于过去为伊贺流忍者的发源地,忍者也成为伊贺市的文化,例如将忍者的动作及精神设计为一套当地体操在市内推广,毎年四月至五月举办伊贺上野忍者庆典,庆典期间市政府的职员都会穿忍者服上班。
Remove ads
人口
![]() | ||||||||||||||||||||||||||||||||||
伊贺市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
伊贺市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 |||||||||||||||||||||||||||||||||
■紫色是伊贺市
■绿色是全国 |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 |||||||||||||||||||||||||||||||||
伊贺市人口变化
| ||||||||||||||||||||||||||||||||||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
历史

过去在令制国时代属于伊贺国,由于位于大和至伊势的路上,在八世纪前曾是宿场,包括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长期受到京城文化的影响;八世纪后由于东大寺在本地设立的庄园,人口开始成长,14世纪后被各地方的小势力所割据,大致上东部为近江的六角氏所掌控,西部则属于仁木氏的势力范围;1581年的天正伊贺之乱后由织田信长所控制,1585年筒井定次受封于此并兴建上野城,成为伊贺上野藩的领地,但在1615年改划入津藩;同一年虽然江户幕府颁布了一国一城令,但由于津藩的领地同时包括伊势国及伊贺国,因此位于伊贺国的上野城得以继续保留,周边地区也继续以城下町的形势发展。
19世纪末江户时代结束实施废藩置县后改隶属津县,1872年的第一次府县整并中被并入安浓津县,三个月后安浓津县即更名为三重县。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现今伊贺市的辖区在当时分属上野町、小田村、花之木村、长田村、岛原村、新居村、丸柱村、三田村、府中村、中濑村、河合村、玉泷村、鞆田村、东柘植村、西柘植村、壬生野村、山田村、布引村、阿波村、友生村、花垣村、古山村、猪田村、依那古村、比自岐村、神户村、阿保村、上津村、种生村、矢持村共30个行政区划。
此区域的行政区划在经历1950年代的昭和大合并后,这些行政区划被整并为上野市、伊贺町、岛原村、阿山町、大山田村、青山町六个行政区划;1998年,位于伊贺北部的这六个行政区划开始讨论合并的可能性,2001年正式成立“伊贺地区市町村合并问题协议会”,2002年位于伊贺南部的名张市也一度加入协议会,但由于隔年二月名张市因为在公民投票中未能获得同意因而退出,此后其余六个行政区划在完成相关程序后,于2004年合并为伊贺市。[2]
Remove ads
变迁表
行政
历任首长
交通
铁路JR关西本线和近铁大阪线分别自辖区的北部和南部以东西向通过,在两者之间还有伊贺铁道伊贺线以南北向将两条路线连起,在伊贺线上还有由漫画家松本零士所设计的忍者列车行驶。此外,在东北部还有JR草津线往北可前往甲贺市。
名阪国道也以东西向通过辖区北部,经由名阪国道往东可以接入东名阪自动车道前往名古屋市,往西可以接入西名阪自动车道前往大阪市;往东南方向的津市则可透过国道163号或是国道165号前往。
-
柘植车站
-
伊贺上野车站
-
佐那具车站
-
岛原车站
-
青山町车站
-
上野市车站
-
依那古车站
-
丸山车站
Remove ads
- 高速公路
观光资源
过去由于位于京都、奈良前往伊势的通道上,长期受到日本京城文化(包括飞鸟、奈良、京都)的影响,后来又成为前往伊势神宫参拜的宿场町、藤堂氏的城下町,再加上过去曾发展出伊贺流忍者,以及17世纪著名俳谐师松尾芭蕉诞生于此。因此伊贺市内有包括上野城、伊贺流忍者博物馆、芭蕉翁生家、芭蕉翁纪念馆、俳圣殿等许多历史相关景点;但由于在16世纪发生的天正伊贺之乱曾严重破坏伊贺的各建筑,因此16世纪前的历史文物较少。
在东南部山区与津市之间的青山高原属于室生赤目青山国定公园的范围,为适合健行、骑车等户外活动的地方,加上丰富的四季景观,成为本地的主要观光景点;此外在在2003年后兴建了青山高原风力发电厂,大量的风车也成为高原上特殊的景观。
-
俳圣殿
-
伊贺流忍者博物馆内的忍者表演
-
青山高原上的风车
姊妹、友好城市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