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雄市立美术馆
台灣高雄美術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雄市立美术馆,简称高美馆,位于高雄市鼓山区“内惟埤文化园区”,为台湾第三座公立美术馆,为行政法人高雄市专业文化机构下辖之专业场馆,附近有美术馆特区住宅群。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7月13日) |
简介
高美馆以一栋5层楼主体建筑为展览厅,加上儿童美术馆与雕塑公园,共同构成内惟埤文化园区,总楼地板面积为27,497平方米,并拥有41公顷的户外美术园区。高美馆楼主体建筑依不同功能设计空间单元,分别包括展览区的前厅、雕塑大厅、16间展览室、2间多目的室、公共活动区、艺术研究室、演讲厅、美术资源教室等,另有行政区及典藏室等空间,出入口各自独立,易于分区管理是其空间的一大特色,目前为法人化经营][1]。
馆内设施

- 展览室
- 美术馆内目前共设有16间展览室,分设于1楼~4楼
- 多目的室
- 美术馆内设有2间多目的室,分别位于2楼与4楼。
- 演讲厅
- 美术馆内设有演讲厅,位于地下一楼,可容纳368个席位。
- 艺术研究室
- 美术馆内为南台湾唯一专门收藏艺术藏书与资料的专门图书馆,目前资料、期刊、书籍总计约35,921份(册),属于“参考室”性质,不提供外借服务,可供各界自由阅览与研究。
- 美术资源教室
- 美术馆内提供团体美术教学。
“儿童美术馆”位于内惟埤文化园区北方,由原本“游客中心”加以整修完成,包括三层楼主体建筑及户外景观花园,是国内公立博物馆中首座专为儿童所设置的美术馆;不同于学校的艺术与人文教育,“儿童美术馆”将整合美术馆教育与儿童艺术教育领域,结合互动展示与艺术教育推广活动,借由主题策划的方式,提供活泼化的教育展示设计。

内惟艺术中心为大美术馆计划的最后一块拼图,由刘培森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占地1公顷,包含展馆、电影院(内惟戏院)、亲子影厅、文创商店、轻食空间及典藏修复展示空间,于2021年6月动工[2],于2022年11月1日起采采预约制试营运[3]。
内惟艺术中心设有修复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除了进行艺术品保存、修护工作保护公共文化财以外,并与教育单位合作(截至2024年5月与高雄在地之正修科技大学文物修护中心合作进驻),不定期于修护展示空间做教育推广及人才培训等活动。[4]
识别设计

- 第一代
第一代视觉识别系统(VIS)于开馆前即订定,由时任中华艺术学校校长翁英惠主导,以下列6个概念元素进行设计:
- 高雄高大雄伟、有山有水
- 内惟埤依山(寿山、大/小龟山和半屏山)邻水(爱河)
- Kaohsiung(高雄)的“K”字、Museum(美术馆)的“M”字
- “美”字的造型
- 高美馆的建筑型态特征
- 美术馆的四大功能
标准色彩以户外环境、室内壁面的色彩及色彩的表情特征分析,决定采用具庄重、和谐、智慧寓意的墨绿色,中文标准字则由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奇禄书题。除用于馆内及园区设施、文宣、海报横幅外,包含美术馆周遭道路所设置之立牌入口意象,皆为此阶段于开馆之际所规划设计并设置。

- 第二代
行政法人化后所规划的第二代视觉识别系统,呼应高雄工业都市、机械齿轮的概念,以消波块的造型,表达美术馆作为创意文化的发电机,并意味着从高美馆扩及到高美馆、儿美馆及内惟埤文化园区3个场域。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1983年,时任高雄市市长许水德提议兴建高美馆;经历过三任市长、十余年的筹备与兴建波折,高美馆在1994年6月正式开馆。在行政组织上,高美馆原隶属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3年1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成立后改隶文化局。高美馆现有编制工作人员47位,是台湾馆员编制人数最少的公立美术馆,但其展览馆舍为台湾第二大。
美术馆原由高雄市政府工务局提供寿山动物园东侧山坡地约两公顷土地,惟美术馆为高雄艺文活动之重要枢纽,因寿山位置偏西、腹地狭小且交通不便,又恐受台湾水泥高雄厂落尘与海水盐分之侵蚀,在教育局与艺文界人士建议下地点另作考量。1985年,市长苏南成上任后裁决了美术馆的成立,选定内惟埤学产用地27公顷土地兴建美术馆及美术公园,遂于1986年开始规划。
1988年1月,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逝世,高雄市政府将内惟埤美术公园改名为“经国文化园区”,美术馆仍称为“高雄市立美术馆”。1988年4月27日,市府教育局指派高雄市立社会教育馆负责美术馆筹备事宜;5月1日,教育局正式成立高雄市立美术馆筹备处,并于社教馆设临时办公室,社教馆馆长谢义勇兼任美术馆筹备处主任。1990年3月25日(美术节)举行美术馆奠基仪式,主体工程于1991年5月10日正式开工。1991年1月,教育部同意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迁进经国文化园区,并参考民间团体建议,以原旧地为名,将经国文化园区定名为“内惟埤文化园区”,而市立社教馆文化活动中心和市立图书馆总馆之原计划取消[5]。
1994年6月12日,高美馆正式开馆营运。“内惟埤文化园区”(含美术馆)分三期工程于2002年10月底完工,至此整个园区与美术公园建置完成。
2005年1月30日,高美馆将内惟埤文化园区服务中心改置儿童美术馆,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立馆宗旨,为台湾公立美术馆之先驱。
2017年7月1日,高美馆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移交予行政法人高雄市专业文化机构,由行政机关转型为专业行政法人场馆,在馆务运作上朝向专业化的方向,更能充分发挥典藏、研究、展览与教育推广之内藏能量,并扮演城市艺术文化发电机的角色。
2018年7月14日,高美馆启动收费入馆机制[6]。
2021年1月22日,高美馆闭馆历经八个月整修后,于当日傍晚6时重新开馆[7]。
2021年6月19日,高雄市市长陈其迈拍板,高雄市政府“大美术馆计划”的最后一哩路“内惟艺术中心”创设计划启动。内惟艺术中心位在高美馆园区西侧马卡道路与儿童美术馆间,占地约一公顷,委由刘培森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8]。
Remove ads
历任馆长
- 筹备处主任:
- 第一任:谢义勇(1988年4月27日~1992年1月29日)
- 第二任:黄才郎(1992年1月30日~1994年6月11日)
- 美术馆馆长:
- 第一任:黄才郎(1994年10月27日~1999年10月10日)
- 代理. 陈雪妮(1999年10月11日~2001年10月31日)
- 第二任:萧宗煌(2001年11月1日~2004年9月29日)
- 第三任:李俊贤(2004年9月30日~2008年3月30日)
- 代理. 李志刚(2008年3月31日~2009年1月16日)
- 第四任:谢佩霓(2009年1月17日~2015年7月31日)
- 代理. 简美玲(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27日)
- 第五任:李玉玲(2016年7月28日~2023年6月30)
- 代理. 林羿妏(2023年7月1日~2025年7月31日)
- 第六任:颜名宏(2025年8月1日~现职)
组织规划

- 馆长
- 副馆长
- 研究发展部
- 典藏部
- 展览部
- 教育暨公共服务部
- 营运管理部
- 副馆长
参观资讯
- 开放时间
- 本馆:周二到周日:09:30~17:30。每周一、除夕及春节初一休馆。特展另行公布。
- 儿童美术馆:周二到周五:09:00-12:00、13:30-16:30,周六、日:09:30-17:30。
- 园区设施:18间展览室、雕塑大厅、演讲厅、艺术研究室、服务台、寄物处、哺乳室、美术资源教室、儿童美术馆。
- 附设经营:高美书屋、帕莎蒂娜烘焙坊(外包)
交通资讯
站牌名为《高雄市立美术馆》、《美术馆 (中华艺校)》、《台铁美术馆站 (西藏街)》、《美术馆 (明诚四路)》
Remove ads
- 高雄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 美术东二明诚路口(西南侧):美术东二路/明诚四路口(西南侧人行道)
- 中华艺校(美术东一路):美术东一路/美术东二路口(东南侧)
- 轻轨内惟艺术中心:美术馆路/马卡道路(东北侧)
- 明诚马卡道路口(东南侧):明诚四路/马卡道路口(东南侧人行道)
- 皮克尼克公园:美术东二路103号(东北侧人行道)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