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地支,或称十二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时日”的代称或表示“次序”的符号,与天干同属文字计序符号。地支共12个文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使用。


地支和十二辰
地支之名来自《白虎通》以天干为主干,地支为枝叶,称“甲乙者,干也;子丑者,枝也”。《白虎通》的说法又来自《淮南子》“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史记》“十母十二子”,从“母子”之义演变而来[1]。史记的十母就是指十天干,十二子就是指十二地支。
干支最早的名称大概是《吕览》所称的“甲子”[1]。《世本》和里耶秦简中也只取首字称为甲子[2][3]。以甲子称之,或许是因为早时还不存在一个专用名称[1]。
十干最初用来纪日,十二地支则是纪辰[3],古文献中即常以“日”称天干,“辰”称地支[4]。“辰”在古代指日月之会,是每月朔日太阳与月亮会合的方向,由于每月移动一位,一年有十二月,因而也就有十二辰。古代以每月昏时(晚上七点到九点)观察北斗斗柄所指方向,确定现在所在的月份,称为“斗建”、“月建”(由于岁差造成的偏移,古、今北斗斗柄在昏时的指向已经不同)[5][6]。
十二辰的起源,郭沫若等认为是古代观察到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11.862年),以木星来纪年,将之称为“岁星”;后又将这十二部分各别命名,即把木星轨道分为12个部分,以“岁星纪年”,后衍生为“太岁纪年”[7][8]。吴宇虹、陈睿宏等认为郭说有误,主张地支十二辰是来自观察北斗七星运行轨迹的序时、月建之法。吴宇虹认为十二辰天区的逆时针排列应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北斗七星的左行轨道而确立,而非木星十二次的右行轨道。陈睿宏指出中国古代的传统思维为天道左旋、地道右转,代表天道的“月建”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以逆时针左行为主,代表地道的“月厌”十二辰,为顺时针右行[9][10]。
将一天用十二辰加以配置形成的计时制度,即是十二时辰,萌生于西汉式占和历算中的“日加”十二辰[5],十二时辰是从十二辰衍生出来的产物。
Remove ads
字义
古人以“万物兴衰、阴阳交替的循环过程”解说这十二个地支字[11]。许慎的《说文解字》用小篆字形解释字源,并杂以阴阳五行之说,今人则从甲骨文、金文之字形样貌和构造解释干支各字的本义,不过不少字的本义仍有分歧或未有定论,难以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干支字与序数本不相干,各有其本义。用于表示干支之后,许多天干、地支用字已专指称天干地支,或产生出其他的意思,原先的本义转用其他字表示[1]。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子”有两种写法:(一)用表示地支的第一位,即“𢀇”字。(二)用
表示后代子孙,即今日的“子”字,地支第六位也是用该字形表示。周初以后,用作地支第一位的“𢀇”多用“子”替代,为免混淆,改用“巳”表示地支的第六位[12]。换言之,地支第一位的“子”,其甲骨文为“
”或“
”等近似字形。地支第六位的“巳”,甲骨文用“
”表示,而不是“
”。
Remove ads
天干地支纪年时法
地支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若与天干配合使用,则以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八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因此与回归年太阳位置对应,而不是基于月相周期的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阴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以其中气近似而非全等对应,比如立春代表寅月开始,但正月则被定义为包括中气雨水的农历月份,因此正月初一理论上可能坐落在立春前后的十五天内,即正月不会包含寅月的每一天,相反会经常横跨丑月或卯月;而当出现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时,就会设为闰月,虽然被当成是前一个月延续,但闰月往往有近乎对半的日子实际上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月支。
纪时辰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即为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以12时辰为1日之纪时法,在《周髀算经》已有雏型[22]。干支纪时法之源起年代则未明[23]。
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公历月份、对应的生肖、纪时的时刻(UTC+8)、季节、方位等列表如下。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该对应的生肖。人的岁数之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转换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
- 公元纪年天干地支的是减去分别在以六十甲子:纪年以黄帝纪元后建立天干地支为开始,来自约公元前2997年+,循环以黄帝纪元(格里历前2997年)即元年开始计算,其余月份安排等与农历相同。换算方法为格里历年份+2997为干支年份,如2025年,则为干支2025+2997=5022年。起即由为六十甲子十天干十二地支纪年法计算机方法。
Remove ads
地支与阴阳五行、八方

组合

地支有六个组合,称为“六合”,有四个由三个地支组成的局势,称为三合局和全会方局,这种地支组合之后,亦会变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除了会合化局之外,地支还有互相冲克及相刑,故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
- 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为阴阳 中正合化土
-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 地支三会:亥子丑会北方水局 寅卯辰会东方木局 巳午未会南方火局 申酉戌会西方金局
- 地支相冲:子午相冲 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 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 巳亥相冲
- 地支相破: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 地支相刑:
-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为无恩之刑
-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为持势之刑
- 子刑卯 卯刑子 为无礼之刑
-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为自刑之刑
Remove ads
其他用处


由于地支具有子、丑、…、亥的固定顺序,所以可作为代号使用,类似于第十三、第十四、…、第二十二。因为天干地支只有22个,所以英文字母次序最后的“w”、“x”、“y”及“z”没有天干或地支对应;遇到“w”、“x”、“y”及“z”,就分别用“物”、“天”、“地”及“人”。[24]
各语言中的地支
注:中古汉语一列的字母标音基于中古汉语现有拟音上制定的拼音,非国际音标。词尾x,h为音调,分别对应上声和去声。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