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卢丽安
台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代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卢丽安(1968年12月—[2]),生于高雄县旗山镇(今高雄市旗山区),闽南裔台湾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3][4]。
1997年赴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后取得中国大陆身份证,获得大陆户籍。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因中共十九大代表身份,引起海峡两岸关注[5][2]。10月,中华民国政府注销其台湾户籍[1]。
Remove ads
生平
卢丽安生于台湾高雄县旗山镇(今高雄市旗山区)的一个医生家庭。她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老二。卢氏家族是明末清初,由福建漳州移民台湾的闽南裔台湾人[2]。毕业于高雄女中。1986年9月,考进国立政治大学,1990年6月自国立政治大学西洋语文学系(后更名为英国语文学系)毕业。1991年9月,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系攻读文学硕士,1992年12月毕业。1993年9月,进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文学系攻读文学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12月毕业[3][4]。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卢丽安结识台湾籍男同学沈一帆。两人交往后,以“裸婚”的方式结婚。日后,沈一帆亦为上海复旦大学教授。1997年,卢丽安夫妇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安排,以“返国定居专家”身份到上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任教[3][4],由此定居丈夫的祖籍地上海[3]。1997年后,卢丽安取得中国大陆身份证[a],但夫妇二人和儿子仍保留台湾户籍[6],设籍于台中市中区[1]。
1997年至2001年2月,卢丽安担任复旦大学讲师;2001年3月至2013年12月为副教授;2013年12月升等教授。研究英国文学、二十世纪英国小说、性别研究、女性主义、文学社会学、生命书写、安徒生研究。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按照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与英文系进修[4]。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2013年起,卢丽安接替林明月任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5]。同时继续担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3]。2014年,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两位入党介绍人之一,是时任上海市委常委的沙海林。2015年,成为中共预备党员[5]。
2017年6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台湾省籍党员代表会议上,卢丽安等10位台湾省籍人士当选台湾省出席中共十九大代表,卢丽安是其中唯一出生在台湾地区的代表。10月,卢丽安作为大会代表出席了中共十九大,并接受媒体访问,期间更以台湾话喊出“我们爱台湾,当然也可以爱大陆”,并宣称“以身为台湾的女儿为荣,以身为中国人为傲”[3][4][7][8]。
10月初,台中市中区户政所依内政部函文,注销卢丽安和儿子的台湾户籍[1]。10月5日,陆委会主委张小月证实,卢丽安确实在台湾出生,目前已获陆籍。陆委会对此表示尊重[3]。卢丽安几次进出台湾地区都使用大陆籍身份。亦没有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范》中,台湾人不得在大陆担任党政军职务的问题,政府会做后续处理[9]。10月26日,陆委会副主委林正义在立法院证实,卢丽安夫妇的台湾户籍已被注销,丧失台湾地区人民身份。[10][11][12]
Remove ads
家庭
- 根据《台湾人士鉴》记载,卢老枝在就读奈良县立郡山中学校四年级时,校内发生火灾,大家都忙着逃命,只有卢老枝冲入火场抢救出一幅天皇照片,到达安全地带后获得皇室赞扬[14]。
- 二战期间东京街头战车、军车大游行,一支日本国旗掉进车底下,卢老枝拦住车辆,爬进车底下救出旗子,现场一阵掌声,被媒体记者登在隔天日本各大报,并编进日本小学课本内。[15]
- 卢老枝返台后曾任旗山街协议会员、旗山信用组合理事、旗山农民学校组合议员,是日治时期很重要的台籍仕绅。
- 大正12年(1923年)4月16日,日本皇太子殿下(后来的裕仁天皇,当时的监国)来台行启时,卢老枝因抢救天皇照片的事迹受“恩赐财团台湾济美会”会长内田嘉吉(后来的台湾总督)赠金一封表彰。
- 战后国民政府来台,卢老枝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旗山国中校长[16],但因向学生强捐款项20余万,被以渎职罪嫌起诉[15]。1947-1948年间曾任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场长,从事水田耕作制度研究[17]。
Remove ads
著作
- 《四位十九大党代表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摘编》,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1期,2018年(与景海鹏、周宇、孟祥飞合著)。
- 《一堂难忘的党课》,上海教育,第33期,2017年。[18]
- 《从〈孤寂深渊〉与〈奥兰多〉浅探20世纪初期英国的性别空间创建》,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2014年( 与鲍英合著)。
- 《〈哈姆莱特〉的历史问题:〈哈姆莱特〉与现代早期英格兰的政治性别关联》,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2013年。
- 《Revamping Canonical Novel: The Case of Robinson Crusoe》(英文发表,中文篇名:《翻新经典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及两个当代重写文本》),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期,2007年。
- 《一个解构性的镶嵌混成:〈仇敌〉与笛福小说》,当代外国文学,第4期,2004年(与段枫合著)。
- 《何谓“女性”?:从伍尔芙〈女性的职业〉谈“家庭天使”形象的铭刻意义》(What Is a "Woman"?: Exploring Virginia Woolf's "Professions for Women" and the Social-histor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Angle in the House" Image),中山人文学报,第30期,页217-234,2011年1月。
Remove ads
- 《陌生人的悲伤》 (The Grief of Strangers),原作者:与奇玛曼达·恩格兹·阿迪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上海文学,第9期,2007年。
- 《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原作者:大卫·洛奇(David John Lodge),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原著语言:英文,译著出版年:2010,原著出版年:1992。
备注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