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旗山区
台湾高雄市的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旗山区,旧称“蕃薯寮”,后称“旗山”,得名自境内的最高峰旗尾山,前身“旗山镇”[10],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地理中心。北邻杉林区,西北邻内门区,西及西南邻田寮区、燕巢区,东邻美浓区,东南接台湾省屏东县里港乡,南接大树区。地形西侧属岭口丘陵;东北侧为楠梓仙溪河阶;西南侧则为屏东平原北端。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2月20日) |
Remove ads
历史

旗山区古名施里、太平、蕃薯藔。根据史籍记载,有关旗山的开发,最早记载是在清康熙年间。《台湾府志》记载:“罗汉内门(今内门区)、外门田(今旗山区)、北大杰巅社”。
清领时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行政上改称太平街。旗山早期的居民,最早可追溯到荷兰时期,平埔原住民由台湾西岸向内地迁移,沿楠梓仙溪开垦。明郑时期,旗山镇原为平埔原住民马卡道族在溪州地区太山建置“大杰颠社”(即今溪洲国小后的山腰处),做为宗教中心。清康熙年间,大杰颠社有十二里;其中“施里庄”就是现在的旗山,隶属凤山县,当时的居民仍以平埔族群为多。清康熙末年,有部分漳州移民自凤山地方越过南界的岭口而进入此地,并与当地之平埔原住民签约购地,搭建草寮而着手进行开拓工作,在田园未成熟之时则仅栽种蕃薯维生,故此地俗称为蕃薯藔。以后移民的移殖活动持续不断,而逐渐形成一村庄,即黄叔璥《台海使槎录》中所云之“外门民居施里庄”。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归台湾县罗汉门外门。乾隆二十年(1755年),立石碑禁占,曾记载蕃薯寮庄,可见在乾隆初年便已正式称呼蕃薯藔庄。
日治时代明治34年(1901年)设蕃薯藔厅,以蕃薯藔街为厅治,至明治42年(1909年)10月蕃薯藔厅并入阿缑厅。其间当地居民嫌“蕃薯藔”之名不雅,曾陈情要求将蕃薯藔街复名“太平街”,唯未成案[11]。大正9年(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时,终依“旗尾山”之名而改称为“旗山”至今。
2010年12月25日,配合高雄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高雄县旗山镇改制为高雄市“旗山区”[10]。
Remove ads
地理
-
境内旗尾山貌
-
从鼓山公园拍摄的旗山风景
旗山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八个月均温超过摄氏20度,有三个月均温低于18度[12]:73。根据1956年至1996年的气候资料显示,旗山区的年均温约为21.8度,月均温最高为7月的26.6度,最低为1月的15.5度[12]:75。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220.44毫米,8月雨量最多,12月最少[12]:78。
根据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4年底旗山区户数约1.4万户,人口约3.4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永和里与中寮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3,749人与178人,其中中寮里也是高雄市人口最少的里[13]。
Remove ads
政治
旗山区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旗山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高雄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4室等8个内部单位[16]。
现今旗山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旗山街属高雄州旗山郡[17]:397、399。旗山街辖旗山、北势、圆潭子、溪洲、磱碡坑、旗尾、手巾寮等7个大字[17]:399。1946年,改为“旗山镇”,属高雄县旗山区。1950年,裁撤区署,旗山镇改直隶于高雄县[17]:401。2010年12月25日,高雄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旗山镇改制为市辖区“旗山区”,隶属高雄市[10]。
旗山区行政区划 |
旗山市区行政区划 |
经济

旗山为山地的平原,气候上应属于亚热带气候型,因而每到夏季雨量充沛,在农业经营上非常适合耕耘,尤其是在香蕉的栽培上,使得旗山有“香蕉王国”、“香蕉的故乡”之美誉。根据记载;旗山的种蕉大约起始于1925年左右。当然除了香蕉的曾经风光一时之外,农产仍以稻米及甘蔗为大宗。
从日治时代开始,甘蔗的生产主要是作为制糖原料,直到战后时代,糖业经济仍为旗山带来重大的利益。现在的旗山糖厂,虽已停止运转,但仍足以代表糖的生产历史,且向来在旗山地区,被视为生产报国的重要指标,也是一般旗山偏远外围地区,人民生活的依靠。就以往以旗山地区而言,从手巾寮以迄邻近的杉林,都是制糖原料白甘蔗的主要种植范围,但目前已转作多样化农作物,如毛豆、西瓜、玉米等。

旗山区所产的香蕉主要有旧北蕉、黑龙蕉等,芭蕉则相对少量栽种,并以南华蕉为主,毛豆在广福里等地有大片面积栽种,敏豆在溪洲、广福等地种植较多,丝瓜主要种植在溪洲里一带地区,柠檬以圆潭、大林、尾庄等地为主要产区,并占台湾约有百分之三的产量,龙眼在中寮、南胜、岭口等地种植较多,其他包括网室木瓜、南瓜、胡瓜、稻米、豇豆、芭乐、辣椒、小番茄等则属零星栽种。
文化
位在田寮区与旗山区之间的中寮山,因四周无其他高峰阻碍,电视台、电台在中寮山设置了发射台或转播站。[20]
名称 | 地址 |
中视南部发射台 | 高雄市旗山区中寮二路91号 |
华视南部发射站 | 高雄市旗山区中寮二路13之1号 |
台视南部发射台 | 高雄市旗山区中寮二路26号 |
民视南部发射台 | 高雄市旗山区中寮二路50号 |
公视中寮转播站 | 高雄市旗山区中寮二路11之2号 |
名称 | 地址 |
汉声广播电台旗山分台 | 高雄市旗山区中寮二路13号[21] |
原住民族广播电台中寮转播站(华视南部发射站) | 高雄市旗山区中寮二路13之1号 |
教育
- 高雄市立旗山国民中学
- 高雄市立大洲国民中学
- 高雄市立圆富国民中学
- 高雄市旗山区旗山国民小学
- 高雄市旗山区圆潭国民小学
- 高雄市旗山区溪洲国民小学
- 高雄市旗山区鼓山国民小学
- 高雄市旗山区旗尾国民小学
- 高雄市旗山区岭口国民小学
- 高雄市立图书馆旗山分馆
医疗
交通

- 旗山转运站(旗山南站)
- 旗山北站

旅游
- 旗山天后宫
- 旗山福德祠
- 旗山糖厂
- 旗山车站(旗尾线旧火车站)
- 旗山碾米厂
- 青果合作社旗一办事处[24]
- 旗山生活文化园区(原蕃薯藔寻常高等小学校、旧鼓山国小)[25]
- 旗山国小(原蕃薯藔公学校)
- 旗山数位故事沙龙(原旗山国小日式宿舍)
- 旗山老街(中山路)
- 石拱圈亭仔脚
- 稛源商店[26]
- 刘耀堂私立刘医院[27]
- 旗山制冰厂
- 洪家绣楼(振发旅社)[28]
- 旗山信用购买利用组合
- 旗山圣若瑟天主堂
- 旗山上水道[23]
- 旗山鹅卵石护岸
- 表彰纪念碑
- 鼓山公园
- 旗山神社遗址
- 旗山三十三士之墓[29]
- 旗山太平寺
- 旗山凤山寺
- 旗山火葬场(日民堂)[30]
- 大洲戏院(大和座)[31]
- 三桃山森林游乐园
- 圆潭子桥遗迹
- 原旗山实践农民学校校长宿舍(旗山农工校史馆)
-
旗山区中山路(旗山老街)
-
旗山水圳公园
-
旗山武德殿
-
旗山鼓山公园
-
旗山福德祠
-
旗山第一公有零售市场,该地在日本时代即为市场用地
-
旗山亭仔脚石拱圈
-
旗山桥
-
旗尾山脉
-
旗山碾米厂
-
旗山旧式老屋
-
旗山车站
-
旗山市场巷,为清朝蕃薯藔街的一部分
-
禅师大佛圣像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