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芦洲线

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的蘆洲至三重國小車站區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蘆洲線
Remove ads

芦洲线台北捷运营运中的线路,属于高运量系统,全线皆为地下化线路。芦洲线属于中和新芦线,与新庄线台北市段(“大桥头古亭”)及中和线直通营运。

事实速览 芦洲线 (Luzhou Line), 概览 ...
Remove ads

概要

本线于2001年开始兴建,全线皆完工通车。2010年11月3日本线与新庄线台北市段(“忠孝新生-大桥头”)同时完工,直通营运(“忠孝新生-芦洲”)。2012年1月5日新庄线“大桥头-辅大”段通车,营运模式增加“忠孝新生-辅大”,与原本模式交替运行。2012年9月30日东门站启用,中和线与新庄线衔接,营运模式改为“南势角-辅大”及“南势角-芦洲”。全线车站均设有高站台门,为台北捷运第一条全线装设全覆式站台门的高运量线路。

线路自台北大桥下方与新庄线分叉,东起台北大桥西北侧三重区三和路一段与环河北路交叉口,沿三重区三和路、芦洲区中山一路转三民路,至环河路前沿水湳沟回转,于芦洲抽水站附近跨越水湳沟抵达芦洲机厂。沿线设三重国小三和国中徐汇中学三民高中芦洲等五站及16公顷的芦洲机厂,全长6.4公里。潜盾隧道长9243米,另置线型公园一处长约800米。

本线于2012年初新庄线通车至辅大站后采用列车入站广播提示,使用的范围仅于“大桥头-忠孝新生”重叠区间段,同年9月30日起延伸至中和线。2014年,除增加往南势角的广播外,非重叠区间也开始采用广播提示。

Remove ads

沿革

  • 1994年9月17日:芦洲线规划线路奉行政院核定[2]
  • 2001年12月3日:芦洲线随第二阶段捷运网络开始兴建[3]
  • 2007年9月:芦洲线开始进行铺设轨道工程。
  • 2007年11月6日:新庄线与芦洲线穿越淡水河段的隧道贯通[4]
  • 2008年9月25日:芦洲线铺设轨道作业完成,并且与新庄线台北市区段完成接轨作业。
  • 2009年4月1日:芦洲线与新庄线台北市区段开始进行车辆动态调试。
  • 2009年8月22日:报载原先台北市捷运局官员曾口头答应芦洲线于2010年春节前通车,但因文湖线系统检测出问题频频出错,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回台北县交通局公函“以2010年9月通车为目标”[5]
  • 2009年8月24日:捷运局针对2010年春节前通车跳票的讯息澄清:未答应于2010年春节前通车。行政院核定通车时程为2010年12月31日。目前捷运局正积极赶工,以期能在2010年9月通车[6]
  • 2010年3月2日:捷运局表示芦洲线可望在9月1日通车,并配合台北市举办花博会,同时会以机场捷运的电源作后备电源,并在11月协同新庄线试车至头前庄站[7]
  • 2010年7月:沿线所有车站完工。
  • 2010年9月4日、9月5日:芦洲线与新庄线市区段(“忠孝新生-大桥头”)初勘。[8]
  • 2010年9月28日:“履勘前须改善事项”改善完成,北市府报请交通部进行履勘。[9]
  • 2010年10月16日、10月17日:芦洲线与新庄线市区段(“忠孝新生-大桥头”)履勘。
  • 2010年11月3日:“芦洲-忠孝新生”段开放载客营运,试乘期间持悠游卡搭乘享有“芦洲线区段免费”优惠。捷运营运路网突破 100 公里。
  • 2010年12月3日:“芦洲-忠孝新生”段开始收费,并开放自行车票证通行。
  • 2012年9月30日:东门站启用,“古亭-忠孝新生”段通车,与中和线直通营运。
Remove ads

列车运行方式

目前营运模式:

  • “芦洲-南势角”列车:2012年9月30日新庄线东门站通车后,原新芦线与中和线直通营运至今。

废止的营运模式:

  • “芦洲-忠孝新生”列车:2010年11月芦洲线与新庄线台北市区段的“大桥头-忠孝新生”段通车,当时是以芦洲线名义通车。此模式直到2012年9月30日新庄线东门站通车后为止。

营运时间与班距

  • 营运时间:05:50~24:56
  • 平均班距
    • 平常日(周一至周五)
      • 高峰时段(07:00~09:00,17:00~19:30):约6分钟。
      • 平峰时段:约9~10分钟。
      • 23:00以后:约12分钟。
    • 例假日(周六、周日及国定假日)
      • 全日时段(23:00以前):约9~10分钟。
      • 23:00以后:约12分钟。[10]

延伸计划

车站

Thumb
更多信息 车站编号, 车站名称 ...
Remove ads

纪念章

车站戳章

本线于2015年2月11日开始采用“车站专属纪念章戳”,各站的纪念章如下[11]

  • 芦洲站:
以该站的公共艺术舞之羽、芦苇与李氏古宅为主题。
  • 三民高中站:
以当地的涌莲寺为主题。
  • 徐汇中学站:
以该站1号出口、徐汇中学与碧华布街为主题。
  • 三和国中站:
义天宫、猫咪与永盛公园的花为主题。
  • 三重国小站:
以三重国小、三和夜市为主题。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