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台湾
地理概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台湾是台湾中部地区的简称。中台湾为台湾西部平原的起始地带,是台湾的农业重镇、台湾中小企业与精密机械最重要的聚集地。巨大机械(捷安特)、台中精机、宝成集团、汉翔航空工业、上银科技等知名企业均以台中市为根据地,并形成全国第二大的台中彰化都会区。
范围定义


- 四分法:依据中华民国国家发展委员会都市及住宅发展处拟订之“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将台湾划分为四个区域,其“中部区域”即为“中台湾”,包括苗栗县、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1],为中华民国官方标准划分方式;面积约10506.8763平方公里。
- 需注意的是,由北部各地方政府为了增进区域发展所共同成立的“北台区域发展推动委员会”,苗栗县于2006年1月加入该会,并签署“北台区域合作宣言”。
- 云林县因地方政府土地改革政策已于2018年4月并入中部地区。
- 四分法:交通部中央气象署亦将台湾划分为四个区域,其“中部地区”即为“中台湾”,包括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及嘉义市,与国发会的划分方式不同。[2]
- 六分法:1920年至1945年时期的台中州即所谓的“中彰投”地区,可视之为狭义的“中台湾”,包括台中市(直辖市)、彰化县及南投县。
- 与1972年至1986年增额立法委员选举的第三选区吻合。
Remove ads
产业情势
早年中台湾的产业发展以农业(第一级产业)为主,随着产业升级,中台湾的农业转型为科技型、精致型产业之后,至今依然保有相当高的竞争力。
而随着1960年代以来,台湾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政府陆续兴设台中港、台中加工出口区等基础设施,以及高速公路的通车,使得中小型工厂在台中县市、以及彰化县一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带动了整体中台湾的工业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高铁、中部科学园区等重大工程的陆续完成,除了使得中台湾的第二级产业,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高科技产业发展之外,更刺激了中台湾(尤其是台中市)房地产、购物商场、餐饮业等大型商业的激烈竞争,也让中台湾的产业结构逐渐转为以农业为辅、工商业为主的发展局面。
统计资料
根据内政部户政司于2021年5月底的人口统计,中台湾五个县市的总人口约有579万人,约占全台湾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中台湾五个县市当中,人口最多的是台中市,约有282万人,该市人口也占中台湾地区总人口的将近一半;人口最少的县市是南投县,约有49万人,该县人口占不到中台湾地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在各乡镇市区中,人口最多的是台中市北屯区,约有29万人,第二多至第五多依序分别是台中市西屯区、彰化县彰化市、台中市大里区、台中市太平区,人口最少的则是苗栗县狮潭乡,仅有四千多人。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