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宋变革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唐宋变革期,又称唐宋变革唐宋变革论。此为最早由日本历史学者及汉学家内藤湖南所提出的理论。在内藤湖南眼里,中国历史中古转变为近世,是一大变革,这变革发生于之间,故后来以“唐宋变革”称之。[1]此学说认为唐末五代是自中世转入近世期的典型过渡阶段,盖因之际,无论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至宋代遂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就是许多近世的历史现象,都在宋代逐一显示出来,因此唐末五代是各类史事逐渐转变的过渡期,而宋代则是近世期的开端了。这种观念的提出,以内藤湖南为最早,其后由宫崎市定加以阐发,于是“唐宋变革期”一词自然成立。[2]

更多信息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
Remove ads

构想形成

内藤氏有关这种“宋代近世说”的观念,乃是早年在京都大学授课时就曾经屡次讲述过的,但他撰文公诸于世,初见于公元1914年出版的《支那论》一书,而其详细解说的专论,则是公元1922年撰述的〈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他于该文中指出,如果从历史特别是文化史的立场来观察,可以发现之间确有不少深具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诸如唐以前始于东汉世族政治已经转变为宋以后的君主独裁政治、一般人民已从世族集团的隶属中获得解放而有成为土地所有者的可能、货币经济的趋于旺盛、庶民文化的逐渐兴起等等,如果把这些一系列的诸多历史演变现象来综合观察,便应该能够理解唐代以前确是中国的中世,而自宋代起则已迈入近世了。[3]

后续影响

日本中国史学界,1945年前的并称(见唐宋),而今天则是把(见宋元)放在一起看待。而内藤学说影响所及,不只是冲击了东亚历史研究,也被引介到西方白乐和的《宋史手册计划》、宫川尚志加上宫崎市定的补充发表在《远东季刊》、华兹生翻译吉川幸次郎的《宋诗概说》、谷川道雄刊出英文本《关于日本学界对中国历史分期的几个问题》。杜希德蒲立本皆给予高度评价。

相关论战

关于内藤学说的论战共有两波:1940-1970年与历研派的直接论战是第一波,内容是就中世、近世的时代性质做争论,没有脱离本身;1980年代的反向启发是第二波,试图超越唐宋变革的定律思维,从研究帝制晚期的成果,如地域研究、专制国家等回顾唐宋变革期。第二波的质疑有寺地遵认为唐宋变革说重于注重形式而简约化历史,欠缺对人的行为的理解;包弼德认为内藤将宋代与西方近世比拟,陷于以欧美近代为趋归的目的论。[4]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