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单慧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单慧珠(英语:Rachel Zen,1951年1月23日[1]香港导演、电视制作人,出生于上海。早年曾于无线电视任职剧集编导,1970年代末至90年代主要在公营香港电台电视部执导《狮子山下》系列等单元剧,作品曾获国际奖项。1980年代亦曾执导《奶油沟鲜奶》等小量电影作品,属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之列。1996年移民夏威夷,2000年代初回到香港,以独立制作人身份为无线电视制作人物访问类纪录片《情常在》,为其后期主要作品。

事实速览 单慧珠, 导演 ...

生平

单慧珠1951年生于上海[1],1960年移居香港[2]母语上海话普通话,其粤语带有上海口音[3][4]:23。中学阶段就读于协恩中学[2]大专阶段就读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今世新大学[5],中年后的记载多指其修读新闻系[1][4]:23,早年亦有专攻广播电视科之说[5],亦有毕业后曾在当地担任记者两年之说[1]。回到香港后,先在丽的电视新闻部任职记者[4]:23,但因粤语不纯正而不获重用,请求调职亦受阻[注 1]。后萌生去意,主动去信无线电视(下简称“无线”)的高层人物锺景辉作出自荐,以自己过去在摄影上所获奖项为卖点,面试后获锺景辉赏识[1]。她在丽的电视工作了约半年[3]

约于1974年4月转投无线[注 2],在戏剧组任职助理编导(编导即导演),最初担任编导邹世孝的助手[3],单慧珠自言邹世孝的认真态度对她影响甚深[6]:156。1975年11月晋升为编导[7][注 3]。据单慧珠忆述其晋升过程,当时锺景辉带同一些下属转投丽的电视,无线由梁淑怡等人主事,急需提拔人才,遂要求一些有潜质的助理编导各自拍摄时长90分钟的作品进行考核,及格者可晋升为编导并将自己的作品发展成多集节目,而单慧珠提交的作品正是她升为编导后的代表作——儿童单元剧《小太阳》的雏型。[6]:156

以儿童剧崭露头角后,在香港电台电视部编剧黄志的引荐下[6]:156,1977年初转投该公营电台(香港电台由香港政府部门广播处营运,下简称“港台”)[2],最初执导儿童单元剧《小时候[6]:156。后来陆续参与了长寿系列《狮子山下》等写实单元剧的导演工作[8],直至1990年代,代表作有获得国际奖项的《狮子山下》之〈天生你才〉(1984年,详见作品章节)。她曾向港台提案往中国内地拍摄近代名艺人周璇的传记,但不获接纳[9]。多年来一直以合约导演形式为港台服务,没有进入公务员体系[2]

1980年代曾执导《奶油沟鲜奶》等三部电影作品[1],被列为该时期之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指出身于当时属于新兴媒体的电视界,通常是学院派的年青导演)[10][11][12]。最后一作《但愿人长久》(1989年)本为香港电台纪念开台60周年的电视电影[13][4]:23,因安排在电影院作慈善公映[14],成为该台首部在电影院上映的作品[13]

1992年制作《狮子山下》备受争议的单元〈风风雨雨〉,影射无线新闻部六四事件后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领导人李鹏,在剪辑上与港台管理层产生矛盾,后被调往教育电视组。[6]:163[15]

1996年举家移民夏威夷,期间单慧珠以写作、翻译、当义工渡日,主要由丈夫工作养家[2][4]:22,24。1990年代末,香港的亚洲电视(演变自丽的电视)推出以人物访问为主的纪录片节目《寻找他乡的故事》系列,产生颇大回响。至2000年,单慧珠看过《寻》系列后萌生自己拍摄人物专访类纪录片的想法[4]:22。她带同计划书返回香港向电视台自荐,终获无线同意开拍人物访问类纪录片《情常在》。无线向来奉行“制播合一”政策,此节目成为该台首个外判予独立制作人的节目[16]。她离开家人,只身留在香港制作节目,期间因工作压力患上抑郁症,以致无法全部完成[2][4]。但节目于2002年播出后仍获得回响及奖项[4][17]

后正式回流香港,开设自己的制作公司[1]。她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1][17],2010年代曾担任鲜浪潮短片创作竞赛的导师[18][19]

Remove ads

作风与评价

单慧珠早在商营的无线电视时期,已被形容为倾向艺术创作路线[20]。在公营的香港电台任职多年后,深受该台重视研究的文化影响,着重于观察及分析人性[1]。在港台制作的写实剧,以大胆深入揭露社会问题见称[21],但其代表作〈天生你才〉也曾被批评过于煽情[22]。虽然电影处女作《奶油沟鲜奶》的票房理想[23],但她屡次表达对商业性质的抗拒[24],或置于次要考虑,亦表示重视社会性的港台较适合自己[25][26][15],1989年她曾说:“电影界令人变得实际,是助人成长之地,但港台才是令我觉得似人的地方。”[27]

港台节目监制张少馨认为单慧珠精于选角[6]:154。单慧珠曾称较喜欢起用新演员[28]。她在1981年执导的港台单元剧《香港香港》之〈江湖再见〉,是知名艺人刘德华演艺生涯中首个主演的影视作品,播出后让他受到注意;单慧珠在此剧中起用刘德华演绎江湖人物阿龙,这亦是后来刘德华常见的萤幕形象之一[29][30][6]:155-158。曾有刘德华的传记记载了他收到单慧珠邀请及进行试镜的情况,当中提到单慧珠试镜时喜欢询问演员对角色背景的看法,没有安排即场表演。[31]

单慧珠为求拍出逼真效果,屡有受争议之举。拍摄儿童剧时为求让儿童演员做出需要的表情,曾采用打手板等手段,又曾以老鼠吓唬童星王书麒。为港台执导电视电影《但愿人长久》时,被警方控告两项虐待动物罪名,其一是为了拍摄食用金钱龟偏方的情节,要求演员以滚烫的开水烹龟,其二是拍摄一个火烧场景时让笼中活活烧死;对于烹龟,单慧珠曾与法官辩论有否合理的替代拍摄方法,又认为烹龟是中国传统所接受的行为,最终被判罪成,罚款但不留案底[注 4];烧雀一事则被法官相信不是故意,只是剧组失误,罪名不成立;此官司上单慧珠获得港台支持[33][32][34][6]:156,163。单慧珠在1987年执导的《狮子山下》之〈烟火人间〉,是艺人张敏的首次电视剧演出,单慧珠为了让她了解所饰演的内地移民舞小姐角色,不惜带她到杜老志夜总会应征舞小姐[6]:160

在演艺圈内的人际关系方面,单惠珠自言不喜“埋堆”(依附于结党者)。她在《明报周刊》2015年出版的人物专访集中,曾以自己角度描述梁淑怡主事时期的无线戏剧部门内部情况,称自己可能被视为锺景辉留下的派系,她曾向梁淑怡批评当时受欢迎的处境剧《相见好》内容未有反映社会现实,却被调派担任该剧的编导之一;又指当时有“揼骨党”(替高层人士按摩以博取欢心),正谋求转任编导的《相见好》演员曾励珍就是其中一人[注 5],单慧珠认为自己可能成为对方的障碍及权力斗争的磨心,且深觉“道不同不相为谋”。该专访集的另一访问对象、单慧珠当年的直属上司叶洁馨则解释,当时只是希望单慧珠吸收不同剧种的经验;当时大家工作辛劳,管理层亦经常互相按摩。[6]:156[35]

亦属新浪潮导演的电影学者卓伯棠,评价单慧珠是一位“择善执着”,“不轻言放弃自己理想的导演人材”。[11]

Remove ads

影视作品

电视制作

无线电视

更多信息 首播年份, 类型 ...

香港电台

单慧珠在香港电台多年,作品甚多,以下列举有记载或被后世重温的作品。

狮子山下》系列
更多信息 播映年份, 单元名称 ...
Remove ads
其他单元剧
更多信息 播映年份, 节目名称 ...
Remove ads

电影制作

更多信息 上映年份, 电影名称 ...

幕前演出

著作

个人生活

单慧珠有八兄弟姊妹,她排行第七[6]:156。1984年时,已年过三十岁的她透露自己已有交往三、四年的男朋友,但打算不婚不育[81],然而未几便结婚[4]:24;其夫姓李,两人婚后育有两名年龄相距两岁的女儿,移民前单慧珠的事业成就高于其夫[4]:24[27]。在移民夏威夷初期,她们一家依靠变卖香港的物业维生,当时其夫的家族成员都居于夏威夷,后来其夫找到一份摄影师工作,成为家庭经济支柱[2]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