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

位於臺灣高雄市的科技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map
Remove ads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简称高雄科大高科大高科 NKUST,是一所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国立科技大学,由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于2018年合并而成,为台湾学生人数规模第二大的高等教育机构[4][5],仅次于国立台湾大学[6]

事实速览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 老校名 ...
Remove ads

沿革与校史

合并史

2013年1月3日教育部召开国立大学合并推动审议会决议,9月17日教育部同意第一科大与高海科大合并后以“国立高雄科技大学”为校名。高海科大于2013年11月办理3场次全校性合并公听会,20日投票结果61.15%赞成合并,21日召开临时校务会议,25日提报教育部。二校于2014年1至5月召开3次合并规划小组联席会议。之后高应大加入评估三校合并之可能性。

2014年6月12日,三校皆分别召开校务会议,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以79.6%赞成通过整并案;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以90票赞成、30票反对,于予参与整并案[7];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在校务会议中临时将与高科大的合并案“合并程序是否继续”排入议案,投票表决结果55:42,否决合并案,但此次投票为临时加入,且否定该校于先前所举办两次公投之决议,因此引发不小反弹声浪[8][9]

2014年6月19日,海科大再次召开校务会议,会后决议暂缓执行与高科大之合并案[10][11]

2014年6月25日,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再度召开校务会议,确认三校整并案,投票结果58票赞成、38票反对,同意合并[12]

2014年10月8日,教育部会同三校校长举行会议,预定于2016年8月1日合并成“国立高雄科技大学”[13]

2015年6月18日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校务会议否决《三校合并计划书》[14],故依同年5月12日“104年度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三校合并推动小组第一次会议”决议,改为推动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与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二校合并[15]。但教育部之整并审议会遭两度取消,因此无法于原定时程(即2016年8月1日)成立新大学。[16]

2017年4月,教育部函转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校友会就该校重新考虑参与整并案之请求予高应大。[17]6月16日教育部同意三校合并意愿提送行政院,惟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认为与校务会议决议不符,要求暂缓提送。[18]

2017年7月20日,行政院召开研商三校合并会议,会议结果原则支持合并,并预定2018年2月1日三校正式合并。合并后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学生人数将达2.8万人,成为台湾规模最大科技大学。[19]“国立高雄科技大学”三校启动新任校长遴选,要求九月底前经由校务会议,各推派一名遴选委员代表,参与新任大学校长遴选会议。[20]

奉行政院2017年12月8日院台教字第1060040739号函核定,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及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自2018年2月1日合并为“国立高雄科技大学”。[21][22]

2018年1月2日,经过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合并研商会议后,教育部决定揭牌仪式由建工校区为主,其他校区则采视讯方式同步办理揭牌。[23]

Remove ads

合并后

2018年
  • 2月1日,三校正式合并成立“国立高雄科技大学”,首任校长为杨庆煜博士。[24]
  • 6月14日,启用“国立高雄科技大学”新关防印信。
  • 6月30日,新校徽6月征集全校性意见、10月经校徽选荐小组会议决定公开全校票选、11月完成全校师生和校友票选选拔出炉,并于12月8日校庆当天揭晓公布新校徽。
  • 8月28日,教育部核定通过“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学则”与“国立高雄科技大学附设专科部学则”。
2019年
  • 2月1日,依组织规程调整部分行政单位编制及运作,原三校的通识教育中心整合为“共同教育学院”。
  • 4月15日,成立五校区(旗津、燕巢、楠梓、建工、第一)之综合业务处,授权由各校区综合业务处承办。
  • 5月21日,新设“金融系进修部四技”。
  • 6月12日,校务会议通过“附设进修学院组织规程”。
  • 6月22日,于高雄小巨蛋首度举行毕业典礼,共有近7,500名毕业生。7月22日,新设“商业智慧学院博士班”,准予核定。
  • 8月1日,新制组织规程生效共计10个学院47个系所。管理学院会计系与财金学院会计资讯系整并为“会计资讯系”,并改隶属商业智慧学院;光电与通讯工程研究所与电机工程研究所光电组整并为“光电工程研究所”;电机工程研究所系统资讯与控制组与电机工程系整并为“电机工程系智慧自动化系统硕士班(含硕士在职专班)”。
  • 10月25日,教育部同意于109年度设立(秋季班)“化工材料研发产业硕士专班”。
2020年
  • 1月8日,原财金学院财务管理系改隶属管理学院。
  • 1月30日配合国家推动渔业公费生政策,109学年度渔业生产与管理系设立“渔业公费专班”,首次办理渔管系公费专班招生。
  • 3月26日,教育部同意于110学年度停招机电工程系先进制造科技日间硕士班及资讯财务日间硕士学位学程班。
  • 5月12日,教育部同意于110学年度增设“高瞻科技不分系学士学位学程”。
  • 5月14日,同意于110学年度“营建工程系硕士在职专班”改名为“营建工程系营建工程与管理硕士在职专班”、“应用英语系英语专业沟通与教学科技硕士班”与“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硕士班”整并为“应用英语系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硕士班”。
  • 7月21日,教育部同意于110学年度“管理学院博士班”分组新增“管理组”、“财金组”;商业智慧学院产业高阶经营管理博士班缓议。
  • 8月10日,共同教育学院成立“师资培育中心”筹备处。
2021年
  • 3月11日,建工校区北栋教学大楼被高雄市政府登录历史建筑
  • 6月30日,教育部核定于111学年度增设:能源与冷冻空调工程系(日间部四技)、电讯工程系硕士在职专班。111学年度停招:行销与流通管理系连锁加盟管理硕士班(日间硕士班)、环境与安全卫生工程系消防与防灾工程硕士在职专班。
  • 8月1日,正式成立师资培育中心,开设高级中等学校教育学程。
  • 9月1日,与海军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二校合作分享学术、研究资源,跨校开课选课。[25]

2022年3月2日,原隶工学院之机械工程系、模具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能源与冷冻空调工程系,新组“智慧机电学院”。

2023年,原隶工学院之工业设计系改隶人文社会学院;原隶人文社会学院之人力资源发展系,改隶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改名“创新设计学院”。

2024年7月31日,东方设计大学停办后,校地与校舍由高雄科技大学接收,计划将其转型为“产学合作园区”,并成为高科大的第六个校区,因邻近南部科学园区的路竹高雄园区、洲际工业区及捷运路线,未来将用于推动产学合作与人才进修。[26][27][28]

历任校长

更多信息 任别, 姓名 ...

学术排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高科大排名全球1747名。[29]

校区

108学年度(2019年)起学院与系所整合,但仍维持于原有校区运作为主,未来将逐步配合学校规划调整各学院于同一校区[30]

学术单位

现行学术单位如下[31]

表示各校区: 燕巢   第一   楠梓   建工   旗津 

更多信息 工学院 第一, 工学院 建工 ...
更多信息 智慧机电学院 ...
更多信息 电机与资讯学院 ...
更多信息 海事学院 ...
更多信息 水圈学院 楠梓 ...
更多信息 管理学院 第一, 管理学院 燕巢 ...
更多信息 商业智慧学院 燕巢 ...
更多信息 海洋商务学院 楠梓 ...
更多信息 创新设计学院 ...
更多信息 外语学院 第一 ...
更多信息 共同教育学院 楠梓 ...
更多信息 跨院之学位学程 ...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校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