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楠梓区
台湾高雄市的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楠梓区(台湾话:Lâm-tsú-khu[1]),旧称“楠仔坑”,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西南部,高雄市区最北端,为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台湾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所在地。北临梓官区、桥头区及燕巢区,东临仁武区、大社区,西滨台湾海峡,南接左营区。地处寿山、半屏山北麓,境内有楠梓溪(楠梓坑溪)、典宝溪及后劲溪流经。全境地势大致平坦,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内人口约19.4万人,是高雄市人口第四大区。

早期因有炼油厂与加工区的设立,使其成为北高雄的工商业核心地带之一,且因数间大专院校的设立,大量的大学人口也成为楠梓区商圈的发展及消费来源,后随交通建设的发展,也同时带动大量住宅建案与大卖场的进驻,区内形成以楠仔坑(车站一带)、右昌、后劲、翠屏(德贤路至惠民路一带)四区为主的商业活动聚集区。而在2010年代后,随着地方政府辅助带动产业转型,促进楠梓区的加工产业逐渐转型成为科技产业。
Remove ads
历史
楠梓区,台语传统地名不同于华语汉字,而是称Lâm-á-kheⁿ,曾经表记作“南马坑”、“楠仔坑”、“南仔坑”、“楠梓坑”[2],指“楠梓桥”至“兴楠桥”一带,地势低洼。Lâm-á是台语中形容低地之说法,如鸟松区之坔埔(湳埔)、南投县名间乡(湳仔埔)、台北市士林区“湳雅”(湳仔)、新北市板桥区湳兴里、云林县虎尾镇各有一处称作湳仔、桃园市八德区“大湳”等。后因改写为“楠仔坑”、“楠梓坑”,而有溪畔遍植楠木(即柟木)望文生义之说。自明郑时期开始渐有闽南泉州、漳州一带移民来此开垦,至清领时期渐成聚落。
日治初期在此处为台南厅下辖的“楠仔坑支厅”(1906年改名楠梓坑支厅)[3],今之楠梓区范围约分属楠仔坑支厅下辖的楠仔坑区(1906年改名楠梓坑区)[4]西侧(今楠梓)、后劲区北侧(今后劲)、仕隆区西南侧(今右昌)。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实行五州三厅制,行政区重划,本区西侧(右昌一带)被划入新设立的高雄州高雄郡左营庄,东侧(楠梓、后劲一带)则属新设置的“楠梓庄”(なんす)南侧(北侧则属今之桥头、燕巢西侧)。
自1894之凤山县采册,就已经出现“楠梓坑”一词。而不加“坑”字之“楠梓”是日本大正九年市区改正时,所订下之“楠梓庄”之街庄名。
1924年高雄郡高雄街升格为高雄市,并入周围的一些街庄的大字,高雄郡因此被废,楠梓庄、左营庄改归冈山郡;1940年左营庄并入高雄市,今楠梓区的右昌地区于此时并入;1943年废楠梓庄,楠梓庄的楠梓、土库、后劲三个大字划入高雄市,其余(今之桥头)并入冈山街(今冈山、桥头)。战后将后劲设为高雄市后劲区,右冲(别名右昌)、援中港、下塩田等大字整并为右冲区,楠梓、土库两大字整并为楠梓区。
1945年经过多次整并,高雄市的区大幅减少,1946年高雄市减为十区,右冲区、后劲区、楠梓区合并为楠梓区,并并入左营区的下蚵仔寮(后劲溪出海口、援中港西侧一带)。现今一般习惯将楠梓区分为楠梓、后劲、右昌三大聚落。 虽然今书面文多以“楠梓”称此地,但台湾话口语仍沿用旧称“楠仔坑”(白话字:Lâm-á-kheⁿ),例如台铁铁路列车中播音即据此。(曾经易以以楠梓之训读音,后又恢复“楠仔坑”原称。)
明郑永历十六年(公元1661年),设万年县,驻兵分布为前、后、左、右、中,五“冲镇”,其中前为“前锋”,后为“后劲”,左为“左营”,右为“右冲”(“右冲”、“右昌”),中为“中权”。右昌及后劲之地名则由地而来。
Remove ads
人口
根据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3年底楠梓区户数约8.2万户,人口约19.4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清丰里与宏南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28,455人与757人[5],其中清丰里也是全台湾人口第七大村里,其它区内人口较多的里包括翠屏里、蓝田里、加昌里[6]。2024年底时,楠梓区人口中0到14岁人口占比13.95%,15到64岁人口占比70.37%,65岁以上人口则占比15.68%,老化指数约为112.36%,是高雄市区人口老化程度最低的行政区[5]。
Remove ads
区政组织
楠梓区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楠梓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高雄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4室等8个内部单位[8]。
行政区划
- 楠梓地区:日治时期为“楠梓”、“土库”二个大字,目前共包括八里。
- 楠梓:古称楠仔坑。
- 街仔:清代观音里一百零八庄之一之楠仔坑街,五常里西部(妈祖庙后至楠梓桥的部分)、东宁里(主要是楠梓东街,一部分析出至后来成立之享平里)、享平里部分。最狭义之楠仔坑(街)。除了楠梓天后宫外,部分以代天府、东门王爷庙为信仰中心。楠梓兴起于起源于铺舍制度。是古时台湾府城之南路,即通往与凤山县治之间的公文传递之中继站之一,康熙58年(1719)崛起为“楠梓坑街”。《凤山县志》:“东属观音山庄,西属仁寿里”。《重修凤山县志》:“楠仔坑街,在仁寿里,为观音山 、阿猴林要地”。《凤山县采访册》载:“楠梓坑街,在观音里,县北二十里,逐日为市。”地名俚语:“三山归一坑、前街透后巷”(三山指旗山、凤山、冈山,一坑是楠仔坑)是指楠仔坑在大高雄地区之交通、位置之重要性。
- 楠梓旧街(街道名)及咸瓜仔巷:楠梓旧街是整个楠梓坑街之起源地,跨越楠梓坑溪处,有楠梓桥。楠梓旧街(街道名)乃至咸瓜仔巷(即兴楠横巷)是最古老初期发展之街市,后往北发展至楠梓东街。
- 楠梓桥,古称楠仔坑桥、大桥。桥头立着三座重修石碑:乾隆39年,道光8年、光绪14年。旁有南无阿弥陀佛石碑、溪底公祠(对联“溪岸有神人供奉;底水无浊民平安。”)
- 旧街仔:楠梓东街(街道名)。由天后宫后方之咸瓜仔巷一路发展而来。然后因为腹地饱满,市中心移动至中街仔。
- 中街仔:现楠梓路(街道名)妈祖庙至派出所段,不含旗楠路以北。继楠梓东街后成闹区。(之后闹区发展为站前建楠路,再来是楠梓新路。)
- 楠和宫:即楠梓天后宫,所在地现为属五常里。楠仔坑之大庙,位于楠梓路1号,二进式、兼有左右护龙。正殿为妈祖后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及观音佛祖等。民国80年间更名为“楠梓天后宫”。经高雄市古迹委员会的实勘审议,成为高雄市第22个古迹、为三级古迹。
- 外埔:清代观音里一百零八庄之一之外埔庄,现属五常里、及享平里成立时析出的部分。除了楠梓天后宫外,目前以福德宫为信仰中心。邻接大社。日治初期,外埔及中埔二庄一同并入楠梓坑街。庄心位于兴楠社区。
- 中埔:清代观音里一百零八庄之一之中埔庄,现中阳里,以中埔代天府为信仰中心。闹区为楠都市场,及站前建楠路。日治初期,外埔及中埔二庄一同并入楠梓坑街。
- 青埔:青仔埔、菁仔埔。传统地名是指楠仔坑至桥仔头(以楠梓溪为界)之间一片广播之荒芜地,清领时期仁寿里五十七庄之一之青埔庄,实际上青埔庄之中心是在桥头区之新庄里、桥南里,高捷青埔站位于桥头区,车上广播发音少了一个音节。楠梓区目前所辖是该庄南端部分,清代就已成为楠梓坑街之一部分,《凤山县志》:“东属观音山庄,西属仁寿里”。本区包括惠民里、惠楠里、惠丰里,三个里名为“惠”字头之里,早期台南州北门郡所迁入开垦之农,结成“车头寮”社区,后外来人口另结成“伍佰户”社区。有极大之部分后来被台糖公司作为蔗田,后来西菁埔垃圾掩埋场改建为都会公园。
- 街仔:清代观音里一百零八庄之一之楠仔坑街,五常里西部(妈祖庙后至楠梓桥的部分)、东宁里(主要是楠梓东街,一部分析出至后来成立之享平里)、享平里部分。最狭义之楠仔坑(街)。除了楠梓天后宫外,部分以代天府、东门王爷庙为信仰中心。楠梓兴起于起源于铺舍制度。是古时台湾府城之南路,即通往与凤山县治之间的公文传递之中继站之一,康熙58年(1719)崛起为“楠梓坑街”。《凤山县志》:“东属观音山庄,西属仁寿里”。《重修凤山县志》:“楠仔坑街,在仁寿里,为观音山 、阿猴林要地”。《凤山县采访册》载:“楠梓坑街,在观音里,县北二十里,逐日为市。”地名俚语:“三山归一坑、前街透后巷”(三山指旗山、凤山、冈山,一坑是楠仔坑)是指楠仔坑在大高雄地区之交通、位置之重要性。
- 土库:分为土库窟、芎蕉脚二庄,清领时期观音里一百零八庄的其中二个。全属清丰里。
- 土库窟:土库即谷仓。谷仓北部称“谷亭”,南部称“土库”,大致为典宝溪以南之部分。以清福寺为信仰中心。
- 芎蕉脚:意指蕉林下的聚落,大致为典宝溪以北之部分。以亘古堂为信仰中心。
- 楠梓:古称楠仔坑。
- 后劲地区:日治时期为“后劲”大字及“月眉”小字。
- 后劲:
- 核心地区:锦屏里、玉屏里、金田里、稔田里、瑞屏里、翠屏里。
- 加昌里依1924年至1945年之行政区划原属后劲,但依邻近右昌部落外围,又被加工区隔开,现多依附右昌为生活圈,但加昌里仍为后劲国中学区。
- 日治时期为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及日本海军军官宿舍、后并入左营区之星初里(雅化自“新厝”)及整个中油炼油厂:宏南里、宏毅里、宏荣里,现行行政上属后劲。
- 月眉:主要是现在炼油厂厂区。清代,以五叉巷为界,北属后劲,南属月眉。
- 后劲:
- 右昌地区:日治时期本属左營庄“右冲”、“下蚵子寮”、“下盐田”及“援中港”等大字,战后划入楠梓区,行政上多归属右昌活动。
- 右冲(今称右昌):包含“苦瓜寮”小字。
- 右昌旧部落:广昌里、久昌里、大昌里、福昌里、泰昌里、兴昌里、建昌里、宏昌里、和昌里、庆昌里、隆昌里、秀昌里、裕昌里、国昌里、仁昌里、盛昌里
- 加昌里:依1924年至1945年之行政区划原属后劲,但依邻近右昌部落外围,又被加工区隔开,现多依附右昌为生活圈。
- 左营区莒光里(后分出光辉里)为本区莒光国小学区,属右昌生活圈。
- 下盐田:日治时期本属左营庄“下盐田”大字。现蓝田里,过去与属桥头区之上盐田合称盐田庄,县市分家后,现行行政上属右昌。
- 援中港:日治时期本属左营庄“援中港”大字。现中兴里、中和里及盛昌里大部分。本称万丹港、湾中港。日治时期简化为“援中港”。原为湾内港口、昔草潭埤之出海口。
- 下蚵仔寮:原彌陀庄蚵仔寮大字,内有顶蚵仔寮及下蚵仔竂两个小字。明治43年大浪侵蚀,使得弥陀庄下蚵仔寮大部分居民(150户中的80余户),迁入援中港地区。大正9年,原弥陀庄蚵仔竂,改称顶蚵仔寮大字;下蚵仔寮改隶左营庄)。约现中和里、盛昌里的西侧范围,战后初期原属左营区。
- 右冲(今称右昌):包含“苦瓜寮”小字。
楠梓区行政区划 |
三种颜色代表楠梓三大次分区:楠梓、后劲、右昌,共有37里[9]。
Remove ads
经济

楠梓区的经济产业以工商业为主,早期因有高雄炼油厂与楠梓加工出口区(今楠梓科技产业园区),带动楠梓区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流入。之后由于加工业的衰退,造成厂商大幅迁出与区域、人口发展停滞。
直至2010年代随着地方政府辅助产业转型,加工区转型为科技产业并规划楠梓第二园区,再度促使厂商进驻、就业机会及人口移入[11]。而在2020年代后因应炼油厂的关厂,将部分厂区转型成为南科楠梓园区。
交通
- 火车
- 捷运

- 港都客运
- 6:左营南站-大社万金路
- 7:加昌站-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燕巢校区)
- 29:左营南站-楠梓区公所
- 39:加昌站-高雄荣民总医院(经右昌地区)
- 205中华干线:加昌站-前镇梦时代(经右昌地区)
- 217:加昌站-鸟松区公所(经加昌路)
- 218内惟干线:加昌站-台铁高雄站(经加昌路)
- 219:加昌站-捷运盐埕埔站(经加昌路、后昌路)
- 245:加昌站-台铁新左营站(经高雄大学地区)
- 红57:东六街口-创意南路(经楠梓科技产业园区)
- 红57区:捷运楠梓加工区站-捷运楠梓加工区站(单循环路线)
- 红71C:加昌站-捷运南冈山站(经捷运桥头火车站)
- 南台湾客运
- 28:加昌站-台铁高雄站(经后劲地区、楠梓火车站地区)
- 301:加昌站-台铁高雄站(经德民路.后劲地区)
- 红53梓官干线-主线:台铁新左营站-梓官蚵仔寮(经右昌地区)
- 红53梓官干线-副线:台铁新左营站-梓官蚵仔寮(经右昌地区、高雄大学地区)
- 红53梓官干线-区间:台铁新左营站-援中国小(经右昌地区)
- 红56:捷运楠梓加工区站-国立高雄大学
- 红58:捷运都会公园站-国立高雄科技大学(第一校区)-燕巢区公所
- 红60:高铁左营站-仁武-大社-加昌站
- 高雄客运
- 97:捷运都会公园-楠梓-树德科技大学
- 98:捷运楠梓加工区站-桥头地方法院-捷运青埔站
- 224:高客楠梓站-大社-历史博物馆(大公路)
- 8015:冈山转运站-海青工商(经右昌地区)'
- 8017:冈山转运站-台铁新左营站(经高雄大学地区、右昌地区)
- 8021:高客凤山站-弥陀国小(经高雄大学地区、右昌地区)
- 8023:高客建国站-高客旗山北站(经楠梓站)
- 8041C:高客凤山站-高客茄萣站(经监理处站.楠梓陆桥站、炼油厂站)
- 8043:台铁高雄站-高客茄萣站(经高雄大学地区、右昌地区)
- 8046A:高铁左营站-文藻外语大学-台1线-台铁台南站(经监理处站、楠梓陆桥站、炼油厂站)
- 8046B:高铁左营站-台1线-台铁台南站(经监理处站、楠梓陆桥站、炼油厂站)
- 8048:捷运都会公园站-屏东转运站
- 8049:田寮岗山头-高客凤山站(经高雄科技大学第一校区站、楠梓国中站)
- 义大客运
- 8506:冈山转运站-义大世界(经台铁楠梓站)
Remove ads
- 高速公路
- 快速公路
台61线(规划中)
- 楠海路交流道
- 省道

- 市道
教育
- 高雄市立楠梓国民中学
- 高雄市立右昌国民中学
- 国立中山大学附属国光高级中学国中部(私立国光国民中学改制)
- 高雄市立后劲国民中学(原高雄市立和平国民中学)
- 高雄市立国昌国民中学
- 高雄市立翠屏国民中小学国中部
- 国立高科实验高级中学国中部(暂借右昌国中教室)
- 高雄市楠梓区楠梓国民小学(楠子坑)
- 高雄市楠梓区楠阳国民小学(楠子坑)
- 高雄市楠梓区后劲国民小学(原高雄市立和平国民小学)(后劲)
- 高雄市楠梓区翠屏国民中小学国小部(后劲)
- 高雄市楠梓区油厂国民小学(后劲)
- 高雄市楠梓区右昌国民小学(右昌)
- 高雄市楠梓区加昌国民小学(右昌)
- 高雄市楠梓区莒光国民小学(右昌)
- 高雄市楠梓区援中国民小学(援中港)
- 国立高科实验高级中学国小部(暂借右昌国中教室)
政府机关
-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台湾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 交通部公路局高雄市区监理所
- 内政部国家公园署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
- 财政部高雄国税局楠梓稽征所
- 经济部产业园区管理局
- 从业员工服务中心
- 卫生福利部社会及家庭署南区儿童之家
市场/购物广场

- 市场
- 楠梓第一公有市场
- 德民黄昏市场
- 大卖场
- 家乐福:楠梓店、新楠店
- 运动健身房及运动用品卖场
医疗
- 健仁医院
- 右昌联合医院
社教艺文馆
旅游、踏青
宗教信仰

夜市
- 后劲夜市:(周五、六)后昌路与加昌路交叉附近
- 楠都夜市:(周日) 楠梓车站前
- 右昌夜市:右昌元帅庙前广场一带
- 土库夜市:(周四)土库五路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