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江号巡逻舰

中華民國海軍沱江級巡邏艦二號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江號巡邏艦
Remove ads

塔江号巡逻舰(舷号:PGG-619,英语:ROCS Ta Chiang),为中华民国海军沱江级巡逻舰二号舰,简称塔江舰塔江军舰,为最初中华民国海军自2014年开始规划之十二项造舰计划之一,中华民国海军称此计划为“高效能舰艇后续量产(承海计划)”,塔江舰于2021年9月9日正式服役。[5]

事实速览 塔江号巡逻舰 ROCS Ta Chiang, 概况 ...
Thumb
塔江号巡逻舰(PGG-619)发射海剑二型防空导弹
Remove ads

与沱江号、海巡600吨级护卫舰之设计差异

更多信息 原型舰, 量产舰 ...
Remove ads

舰体设计与动力系统

相较于沱江号,塔江号舰体长度的从60.4米增至65米,寛度从14米加寛到14.8米,舰模高从6米增至6.2米,而满载排水量从约600吨增加到约685吨,沱江号的前船楼、舰桥外型平整,塔江则改成多面型,并缩小窗户,而原本的平面设计也改为向外倾斜;沱江号的片体底部为V字形,塔江号改成平缓的U字形弧线,主甲板的舰内从一条位设于中央的主甲板通道,改为在两舷的舷墙内各设置一条通道。

推进系统则由四部柴油主机组成,满载航速虽然账面上比沱江号最高的38节低了不少,仅有约30节,但实际上满载航速比沱江号仅25节[释注 1]提高了5节。塔江号也提高了发电余裕,沱江号装备两部柴油发电机,塔江号除了这两部常规发电机之外,另外增加一部备用柴油发电机。塔江号满载吃水2.1米,续航力由沱江号的2,000海里降至1,800海里,编制人力从41人增为53人。

侦搜设备与武装配置

沱江号之导弹配置为雄风二型反舰导弹雄风三型反舰导弹发射箱各4具双联装,1座MK15 Block 1A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自塔江号起变更为最多可配置8枚雄风二型反舰导弹、4枚雄风三型反舰导弹、16枚海剑二型防空导弹发射箱与1座MK-15 Block 1B(Baseline 2)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舰历

2019年5月24日,于宜兰县苏澳镇龙德造船三厂举行开工典礼[6],11月14日安放龙骨。

Thumb
塔江号巡逻舰(PGG-619)命名与下水典礼,2020年12月15日

2020年12月15日塔江舰于龙德六厂举行下水暨命名典礼,并正式由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宣布命名为塔江号,12月23日于龙德造船六厂厂外进行沉坞入水作业,2021年交付中华民国海军进行各项战术测评等工作后正式担负战备任务[7]

2021年2月27日,媒体引述青年日报报导,海军沱江舰日前于龙德造船厂执行入坞检查作业[8]

2021年3月9日,媒体引述尖端科技军事杂志报导[9],塔江舰已在厂内安装76mm舰炮,而后方的3D对空搜索雷达也用帆布包起。

2021年5月3日,《尖端科技军事杂志》报导,塔江舰进行了首次的出海厂试[10],媒体报导,5月2日上午10时,塔江舰从龙德造船六厂船坞缓缓驶出,在宜兰外海进行第一次厂试,主要是测试塔江舰航海性能,包括试伡测试。

2021年6月3日及6月4日,塔江舰进行第二次与第三次的海试,公试期间,不但搭载一具八联装海剑二型防空导弹首度曝光,也在苏澳外海与沱江舰首次并航。

2021年7月7日,媒体报导,塔江舰于6月29日完成最后一次的海试。7月27日,高效能舰艇后续舰首舰塔江军舰于宜兰县苏澳镇的龙德造船六厂举行“海军塔江军舰交舰典礼”,由国防部长邱国正主持,军闻社报导,邱国正表示,塔江舰配备海剑二防空导弹,不但是海军首艘具备区域防空火力的小型舰船,更成为国军有效遂行“防卫固守,重层吓阻”的关键战力[11]

2021年8月2日,塔江舰首次搭载2具4联装雄风二型、2具2联装雄风三型反舰导弹及2具8联装海剑二型防空导弹出海进行战术测评,这也是塔江舰在7月底进行第一次的全武装作战测评。

Thumb
塔江号巡逻舰(PGG-619)成军典礼,2021年9月9日

2021年9月9日,塔江舰与快速布雷艇(FMLB-2)在宜兰苏澳举行成军典礼,首任舰长为刘学谦少校[12]

Remove ads

舰名意涵

舰名出自台东县塔瓦溪,取“塔”字搭配中华民国海军巡逻舰命名模式“江”字而成,亦为至塔江号为止历来所使用长度最短之河川,中华民国海军司令部说明,该溪流属排湾族生活领域,该族人天性具有不畏艰难,秉持着骁勇善战的精神,足堪本舰官兵效法;另“塔”字象徴此舰担任海上堡垒,保卫民主自由的中华民国,亦代表国舰国造工作筚路蓝缕,积沙成塔,方能建造符合国人期待的优异舰艇。[13][14]

参见

资料来源

备注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