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沱江级巡逻舰

中華民國海軍艦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沱江級巡邏艦
Remove ads

沱江级巡逻舰中华民国海军的隐身双船体导弹巡逻舰,可与光华六号导弹快艇混编执行反舰与反船团任务[14][15],将以“一艘换一艘”的形式陆续替换锦江级巡逻舰,大幅提升中华民国海军的反水面作战能力。[16]沱江级巡逻舰目前隶属于海军一三一舰队,驻地为基隆港[17]

事实速览 沱江级巡逻舰 Tuo Chiang-class corvette, 概况 ...
Remove ads

发展

原型舰

2010年代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逐渐由近海防御为主的绿水海军转变为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对中华民国国军的压力也日益增长。[18]为因应新型态的威胁,中华民国海军于2009年提出7至11艘500吨级隐身导弹巡逻舰的建造计划,代号为“迅海计划”。翌年四月,时任国防部常务次长林于豹中将于立法院第七届第四会期质询时表示迅海计划的船体设计已经完成,预计于同年招标建造原型舰。[19]迅海计划的想像图也于国军历史文物馆的“海上长城-海军司令部特展”中展出,图中的迅海舰为具备穿浪艏英语Wave-piercing hull隐身双体船,配备雄风二型雄风三型导弹发射箱、一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与一门具备隐身炮塔壳的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20]国防部规划先以新台币20余亿元建造一艘原型舰进行测试,确定构型后即量产十至十二艘。[14]

2012年4月24日,迅海计划原型舰建造案由台湾民营造船业者龙德造船得标,并于5月开始建造。[21][22]该舰于2014年12月23日在苏澳港13号码头举行交舰典礼[15],并被命名为“沱江”,以纪念1958年在九二海战立下战功的沱江号驱潜艇[23]次年1月,沱江军舰于春节战备巡弋时首度公开展示高达41节的航速,时任海军舰队指挥部指挥官黄曙光中将也向媒体表示沱江级巡逻舰将与光华六号导弹快艇及锦江级巡逻舰共同担负近海快速反应部队的角色。[24]

Remove ads

量产

2016年6月,中华民国海军司令部公布了“高效能舰艇后续量产”计划的性能需求:[25]

  • 5级海象下可正常执行任务,7级海象下结构与稳度无航安顾虑。
  • 舰体采斜板式、包覆式设计,并针对舰体热源采抑制设计。
  • 舰体采高强度与质轻之船体结构建造。
  • 核生化防护采气密设计,重要舱间设置防护区,防护区采内循环通风增长滞留能力;另设置人员冲洗站及喷洒系统。

该量产计划以“高效能舰艇后续量产案(第一批)”的名义被编入2017年度国防预算,预计于2017年至2025年间建造3艘沱江级巡逻舰。[26]海巡署也计划采购12艘以沱江级巡逻舰为基础的高速双体巡逻舰以执行任务。该型巡逻舰平时不会装备武器,仅保留武器配置空间,战时可在短时间内装设武器系统以执行作战任务。[27]

2018年8月,中华民国海军与中山科学研究院签订委制协议书,中科院将负责执行首批3艘防空型沱江级巡逻舰的战系及载台生产。[28]11月14日,中科院宣布载台建造标案由龙德造船得标[29],而龙德造船也于同年底举行苏澳港区六厂开工典礼。由于可同时建造4艘沱江级舰,该厂房将在沱江级后续舰的量产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30]11月30日,立法院外交与国防委员蔡适应表示11艘量产型沱江级巡逻舰将分为两批次生产,且全案将提前至2026年完成。此批后续舰将移除反潜装备,构型也不再分为防空与反舰两种。[31]

2019年5月,海军司令部参谋长敖以智于立法院表示首艘量产型沱江级巡逻舰将配备海剑二型防空导弹与密集阵近防系统,且会在完工后进型战术测评,通过后即开始建造第二与第三艘量产舰。[11]龙德造船三厂于同月24日举行该舰的开工典礼[2],并在2021年7月27日交付海军,命名为“塔江”。国防部长邱国正于交舰典礼上表示塔江军舰是海军首艘具备区域防空火力的小型舰船,更是国军遂行“防卫固守,重层吓阻”战略构想的关键战力。[32]沱江军舰也于同年稍早至龙德造船厂执行入坞检查作业[33],突显海军重视高效能舰艇策略性商维外[34],也逐渐接纳立法院预算中心提出的“造修合一,全寿期管理”机制。[35]

2021年11月23日,立法院通过近新台币2,400亿的“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条例”[36],预计在2026年前完成全部12艘沱江级巡逻舰的量产[37]

2022年4月13日,由中华民国海军于网络投票中选出10艘后续舰的舰名,分别为安江、万江、旭江、柳江、富江、武江、浯江、丹江、兰江及宝江。[38]

2023年3月下旬,龙德造船得标第二批共5艘量产型沱江级巡逻舰的建造标案。[39]

设计

沱江级巡逻舰在中华民国海军编制内担任攻击舰艇的角色,可利用隐身与高速的特性迅速接近目标并发射大量导弹。[23]为提升生存性,本级舰设计的吃水较浅,可在大型军港遭受攻击时即可疏散至中小型渔港进行弹药与油料补给,保存海军制海能力。[40]

舰体

沱江级巡逻舰的舰体与上层结构皆向内倾斜,且主炮、甲板设备、反舰导弹发射箱与主桅皆采用隐身设计,可大幅降低雷达散射截面。塔江舰则将舰桥设计改为向外倾斜,富江舰等后续舰更将舰桥窗户放大以利视野。[1]为使舰体表面平整,沱江级巡逻舰采用美国建造濒海战斗舰时使用的激光切割工作母机生产船段[41],并将四十多个船段精密焊接以组成船体。[1]船体吃水结构部分则由磁性水雷无法吸附的铝合金打造,大幅减低触雷的几率。[42]沱江军舰的舰艉有两个舱门,右侧舱门内部为RHIB硬式橡皮艇收放设施,左侧则是拖曳式阵列声纳英语Towed array sonar布放舱门。[43]量产舰则因沱江军舰反潜效能不佳而取微声纳布放舱门。沱江军舰后来也取消设置声纳。[44]

动力系统

首舰沱江军舰装有2具柴油主机以驱动水喷气推进系统,排烟口则设在外部舷侧水线处以降低废气的红外线讯迹。量产舰则将柴油主机数量提升至四具以降低油耗并改善低负荷运转时柴油主机的积碳现象[45]:78,其排烟口也改设于双船体的内侧并加装喷水雾设备以降低废气的烟尘与热讯号,船体本身也可以遮挡排烟口的热源,以达到红外隐身的效果。[46]

由于配备可由摇杆控制的噴水推進器,本型舰可在无风的状况下于原地回转360度;此系统也使本型舰在港内不须依赖拖驳船,舰长则须持摇杆于舷侧操控舰艇靠离港。[47]

反制设备

沱江级巡逻舰配备T-MASS干扰弹系统,可干扰敌方反舰导弹的寻标器以保护舰艇。该系统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之多弹种软杀系统(Multi Ammunition Softkill System, MASS)发展而来,曾以“卫江威胁预警自动反制系统”的名义于鄱江军舰(PGG-614)上进行测试。其配备的CS/SWR-6D电侦系统与光电感测器可接收敌方雷达或激光讯号并提供预警,再由整合于舰体内部的12具干扰弹发射器发射干扰弹以阻绝雷达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与可见光,使来袭导弹的寻标器无法正常锁定舰体。[48][49]

装备

原型舰

沱江军舰可携带8枚雄风二型次音速反舰导弹与8枚雄风三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舰艉有一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3],舰桥上方则有一组CS/SPG-6N(T)火控雷达,可制导舰艏76毫米舰炮攻击目标。[50]在反潜能力方面,沱江军舰的舰艉左侧舱门内部装有一组Exelis英语Exelis Inc.(后由L3Harris英语L3Harris Technologies收购)生产之Model 980低频主/被动拖曳式阵列声纳英语Towed array sonar[43],可提供鱼雷来袭预警。[51]舰体两侧则分别装有Mk 32型水面船舰鱼雷管,装填Mk 46 Mod 5型鱼雷。后来皆因反潜效果不好而拆除。[12]

国防部另评估将雄风二E巡航导弹整合至沱江军舰的战斗系统中,以提升国军对敌陆地目标的攻击能力。[52]

量产舰

量产型沱江级巡逻舰的舰体后部装有一座CS/SPS-2B对空搜索雷达,火控雷达更换为STIR,使其侦搜能力超过沱江军舰。[50]在导弹配置方面,量产型舰中段设有八组导弹发射箱固定点,其中每个固定点可安装一组2联装反舰导弹发射箱(雄风二、雄风三)或一组8联装海剑二型防空导弹发射箱。[45]:78若任务需求包含防空,则舰上搭载16枚防空导弹与12枚反舰导弹[13];专注反舰任务时则可将两组8联装防空导弹发射箱更换为两组2联装反舰导弹发射箱,使反舰导弹搭载量达到16枚。[44]

由于原型舰在测试时被发现反潜效能不佳,量产型沱江级巡逻舰并未安装鱼雷发射管与拖曳式阵列声纳。[44]

同级舰之设计差异

更多信息 原型舰, 量产舰 ...
Remove ads

争议

原型舰浮力不足

沱江军舰因在舰上安装大量装备而导致过重,且在未满载状况下的吃水即到达载重线,显示舰体本身具有浮力不足的重大设计瑕疵。[53]这也使沱江军舰在战备巡逻状态下仅能携带原定数量一半的反舰导弹。[54]

海军公开的正式声明表示:“沱江舰出现浮力不足等重大设计瑕疵因此停航绝非事实,沱江舰原本就采取模块化设计,可针对不同威胁来源,而有不同载重,原本就没有要设计成外界所称的‘无敌战列舰’;对于载重等相关问题,海军会再进行了解与讨论;且沱江舰目前照表操课,近期就会再出航”。此亦即明确表示,沱江舰目前符合规划功能,但其定型尚待经过测试验证后再决定如何朝“快速、多元、模组、弹性”建立运用。

量产舰造价暴增

立法委员马文君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审查2019年度国防预算时指量产型沱江级巡逻舰的总价由新台币21亿元暴增至新台币50亿元,要求删减预算,立法委员罗致政也要求海军说明预算暴增的原因。时任海军参谋长李宗孝表示原型舰的武器配备均由军种(指中华民国海军)提供,而量产舰需另外采购武器配备,导致平均单价暴增。[55]

量产舰平均造价于“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条例”预算案中进一步增加至新台币62.9亿元[56],立法委员马文君批评海军造舰是“越造越贵”[57],立法委员吴斯怀更指量产舰的单价暴增106%,逼近玉山级船坞运输舰的造价。[58]

对此,海军参谋长蒋正国说明原物料价格自2015年开始规划至执行时已上涨49%,轮机系统也上涨20%以上,才会使载台价格增加至新台币18.2亿元;战斗系统与弹药价格增加则是因为增建雷达训练台并增购0.5个基数的弹药以因应敌情威胁[59],其中增购的弹药价格即达6.7亿元。[60]海军司令部同时表示全案均依海军作战需求及采购作业规定办理,并非独厚龙德造船厂。[56] 此外原型舰使用两具MTU 20V 4000 M93L发动机,量产舰使用4具MTU 20V 4000 M93L,也是造成价格差异的原因之一。

同级舰

资料来源[61]

更多信息 舷号, 舰名 ...

图集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