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湾 (台南市永康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湾是台湾台南市永康区的一处地名,位在永康区东南一带[1]:140。广义的大湾范围涵盖今天的大湾里、东湾里、西湾里、南湾里、北湾里与昆山里,狭义的大湾则指大湾里[1]:136[2],本条目主要介绍的是广义的大湾。大湾地区有机械、电器、电线、服装、制鞋与食品等厂。与台南市区之间有昆山科技大学,区内又有大湾高中,故相当接近文教区。整体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北通西势地区,南可通太子地区。
过去大湾一带是原住民西拉雅族居住地,日治时期进行的户口调查显示大湾仍有“熟蕃”居民居住[注 1],境内也有“番仔寮”[注 2]的地名[1]:136[2]。
大湾地区的境主庙为大湾广护宫(旧称王公庙),建于永历卅三年(1679年),祀东晋名将谢安。传说谢安的神主牌,是其后代随着郑成功抵台的时候,一并移来台湾落脚的。
Remove ads
地名由来
关于大湾地名的由来,当地耆老多认为是因为过去从大湾到府城有一段很大的弯道,故称“大弯”,后改今名[1]:138。学者石万寿《永康乡志》认为原本在一鲲鯓、下林一带活动的台湾社(大员社、台窝湾社)搬离原居地后,来到鲫鱼潭东侧居住,后来因“台湾”一词变成指称全岛的地名,该地地名因而改称“大湾”[2][1]:138。但该说法为陈宏田与杨森富所质疑,陈宏田怀疑大湾过去是否曾有“台湾社”,杨森富则认为“大湾”与“台窝湾”音近,但不宜混为一谈[1]:138。此有也有认为是因为该地紧邻鲫鱼潭的地理形势而来[1]:138。
沿革
在1644年的〈赤崁地区农地与道路图中〉,鲫鱼潭东侧已经绘有农地与农舍,并有通往普罗民遮城一带的街道[1]:136。明郑时期有谢、李、郑等姓氏的居民迁入,向原住民租地耕种[1]:137[2]。而在行政区划上,则划入天兴县长兴里,清朝统治时长兴里分割,大湾地区划归长兴上里[1]:137。清朝统治初期大湾一带已是重要聚落,并设有大湾塘驻守[1]:138。林爽文事件时(1786年),知府杨廷理曾与林爽文势力的部队在此交战[1]:139、140。
日治时期大湾一带隶属台南县台南辨务署(1897年),后来改归台南厅直辖(1910年)[2]。1920年实施州厅制后,该地成为台南州新丰郡永康庄大湾大字[2]。二次大战后,因为大湾人口众多,分成五个村,1982年南湾村再分出昆山村[2]。1993年永康乡升格永康市,六个村因而改为里[2]。
角头氏族
大湾六里除了昆山里一带是昔日鲫鱼潭浮覆后所形成的新生地,其他五里都有世居大姓[1]:140、141
公车路线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