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菅村
日本山梨縣北都留郡的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菅村(日语:小菅村/こすげむら Kosuge mura */?)是位于日本山梨县东北部的村,隶属于北都留郡。当地人口集中在小菅川的沿岸地区等地[1]。小菅村在江户时代为江户幕府的天领,而村内坐落着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的长作观音堂。
Remove ads
地理
小菅村内约95%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其中约30%为东京都水道局负责管理的水源涵养林;其余仅3.6%为农业用地[2][3][4]。辖区周围被海拔1300至2000米的山岳包围,村内的海拔落差也相当大[5][6]。发源于大菩萨岭的小菅川由西向东流经辖区的中央地带[1][2]。白泽川、鹤川、玉川、山泽川、宫川等河也流经村内[1]。
小菅村的气候较为多雨且潮湿[6]。根据统计,2010年至2019年当地的最高月均温为28.7℃,年均降雨量则为1389毫米[6]。
历史

小菅村自古时便有人类居住,村内曾出土过绳纹时代中期至晚期的土器和石器,其中包括使用长野县生产的黑曜石制作的石镞[7]。据“和名类聚抄”的记载,当地在律令制时期属于甲斐国都留郡的征茂乡[8]。而坐落于村内的长作观音堂推测为建于镰仓时代后期的佛堂,并于1946年被指定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7][9][10]。
室町时代,当地由武田信昌的家臣小菅信景所支配,其居城据信位于村内箭弓神社后方的天神山[7][11]。而由于小菅地区与东边的武藏国连接,因此成为甲斐国通往关东地方的军事要地之一[7]。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在文禄年间(1592年至1596年)实施文禄检地,并将当地的村落一分为二,形成现今小菅村与丹波山村的雏型[7][8]。
江户时代,小菅地区成为江户幕府的天领[7]。而现时村内的古道沿线仍保留着当时相当盛行的富士讲的供养塔与净进场等相关地名[7]。明治22年(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并在境内设置现今的小菅村[11]。
行政
人口
小菅村的总人口数自1980年开始便逐渐下滑,2005年后更呈现急遽减少的趋势,至2015年的日本国势调查时仅剩726人[16][17]。而根据统计,2015年当地的幼年人口占比为8.5%,高龄人口的占比则为45.2%[16][17]。
![]() | ||||||||||||||||||||||||||||||||||
小菅村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
小菅村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 |||||||||||||||||||||||||||||||||
■紫色是小菅村
■绿色是全国 |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 |||||||||||||||||||||||||||||||||
小菅村人口变化
| ||||||||||||||||||||||||||||||||||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
Remove ads
经济

小菅村的就业人口多从事建筑业与制造业[16]。当地的农业以种植蒟蒻和马铃薯等农作物为主,但村内包含农业在内的第一级产业近年来面临劳动人口减少与高龄化等问题,其中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口中约90%以上的人为65岁以上的高龄者[4][6][16]。由于连接当地和大月市的国道139号的松姬绕行道路于2016年11月开通,加上村内于隔年设置道之驿小菅,使当地的游客数逐渐增加[6][18][19]。根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当地每年约有10.9万至13.5万名游客到访[6]。
教育
小菅村内共有1所小学校和1所中学校,分别为小菅小学校与小菅中学校[20][21]。根据2020年6月的统计,村内共有31名小学生和15名中学生[20]。
交通
国道139号穿越小菅村的中央地带,为当地的交通干道之一[6]。而村内设有往返当地和JR东日本中央本线的大月站,以及青梅线奥多摩站的巴士[6]。
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