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雨生

台湾歌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雨生
Remove ads

张雨生(1966年6月7日—1997年11月12日),台湾创作歌手、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毕业。张雨生以其高亢清透的嗓音及千变万化的创作才华闻名乐坛,故有“音乐魔术师”之称。[2]他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曲成名。

事实速览 张雨生, 男歌手 ...

1997年10月20日凌晨,在台北县淡水镇因疲劳驾驶发生车祸;昏迷24天后,于同年11月12日逝世,年仅31岁[3][4][5][6]。1998年,以生前发行的最后一张国语专辑《口是心非》荣获1998年第9届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唱唱片奖”。2017年,张雨生在逝世20年后荣获第28届金曲奖追颁“特别贡献奖”。

Remove ads

生平

早期

Thumb
张雨生故事馆
Thumb
张雨生故事馆童年张雨生展区

张雨生于1966年6月7日出生于澎湖县马公镇笃行十村(旧居已改建成张雨生故事馆),籍贯浙江省嘉兴县王店镇顾家兜,父亲张建民为中华民国国军军人,母亲张福全[7][8]出身台中县和平乡梨山松茂部落,为泰雅族人。张雨生为家中长子,下有二弟二妹,出生后,张父原欲以纪念长子出生地而命名“澎生”,然而,少雨的澎湖却在张雨生出生时下起连日大雨,因此命名“雨生”,昵称“小宝”。

9岁时举家迁居台中县丰原市,进入瑞穗国小就读,国中就读丰南国中,现存于丰南毕业纪念册上的黑白大头照时颇瘦小,高中联考考上就读省立丰原高中(当时台中区的第三志愿公立高中),高二升高三时,发生震惊全台的丰原高中礼堂倒塌事故。大学联考时,起初只考上私立三专(据说是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三专部印刷摄影科),他提出补习重考的想法,虽然大笔补习费使张父有沉重压力,但张父仍极力鼓励,隔年,原本第一志愿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的他与台大无缘,考取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

Remove ads

出道过程

张雨生1986年大一时初试啼声,在此期间他的妹妹张玉仙因潜水意外身亡,张雨生悲痛不已,为了替妹妹完成她生前想当歌星的梦想,他参加了木船西餐厅木船民谣歌唱大赛”自弹自唱进到决赛并获得优胜,使张雨生对歌唱开始产生信心与兴趣,大二开学后随即进了吉他社。

1987年大二时与吉他社同学自组了“Thunder Spot(雷击点)”乐团,也加入政大吉他社学长组成的乐团“Yeah”,开始校际与校外的演唱生涯;同年5月23日,张雨生和Yeah乐团代表政大到台大参加台大吉他社一年一度的Pop & Rock演唱会,张雨生的天赋佳嗓被当时也到台大同场演出的“Metal Kids(金属小子)”乐团的团长孙寰东所注意。后来“Metal Kids”乐团应东海大学之邀前往演唱,但主唱因为感冒无法表演,就找张雨生帮忙,也开启了日后合作之门。大三上时,张雨生以一首描述退役军人生活的歌曲“他们”,得到学校创作歌谣比赛第一名。

张雨生出道前获音乐制作人翁孝良挖掘签约[9],加盟翁孝良与孙德荣共同创立的音乐制作公司“铭声制作”。1988年,已签约铭声制作但尚未灌录唱片的张雨生获全国热门音乐大赛邀请参赛。3月29日,张雨生与所属乐团“Metal Kids”获第一届全国热门音乐大赛优胜及最佳主唱,而当时张雨生已在铭声制作的消息尚未公开,因此有多方在赛后仍寻求与张雨生签约。[10]4月,张雨生以一首黑松沙士广告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引起歌坛注意。5月,张雨生参加音乐合辑《六个朋友》的制作、并演唱成名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及〈以为你都知道〉。曾任张雨生经纪人的孙德荣讲过,〈我的未来不是梦〉当时让许多年轻人对于未来充满愿景与期待。张雨生并于《把爱找回来》合辑中,演唱〈把爱找回来〉。

1988年8月,第一届全国热门音乐大赛推出《烈火青春》合辑,张雨生以“最佳主唱奖”得奖人的身份特别演出〈烈火青春〉及〈Heaven on fire〉两首歌曲。同年10月张雨生入围台北市演员工会第一届表演艺术金龙奖“最有前途歌艺新人奖”,并在11月时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天天想你》。《天天想你》创下35万张的销售记录,使张雨生成为1988年度唱片风云人物。

张雨生参与电影《七匹狼》的原声带专辑演唱,收录〈永远不回头〉、〈如果你冷〉、〈我喜欢疯狂〉和〈看见〉四首歌曲。《七匹狼》创下新台币3000万元的票房佳绩,同时张雨生获得1989年《中时晚报》年度十大歌唱新人榜榜首。

军旅生涯

张雨生于1989年6月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并于该月参与“六四事件”纪念歌曲《历史的伤口》的演唱。8月1日入伍服役(陆军1591梯),分发至宪兵艺工队(宪兵忠贞407梯)。张雨生在艺工队期间,努力充实自己,增进自己的词曲能力,并学习keyboard。服役时,国防部直接出动直升机载穿着宪兵军便服的张雨生、降落在全运会闭幕会场,就只为了让他在现场唱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7月在入伍前发表的第二张个人专辑《想念我》,此张专辑加入大学时亲自创作的得奖歌曲〈他们〉,及为王丹创作之《没有烟抽的日子》一诗谱曲,表达对大陆六四学运以及中国步入民主化支持,并入围第1届金曲奖最佳新人奖,当时金曲奖是采取现场评审制度,但由于张雨生正值兵役所以未能到场参加。入伍的第二年,1990年8月台湾漫画家曾正忠发表总共三集的漫画《张雨生大兵日记》;而张雨生在当年9月发表词曲〈我爱你〉,收录在郭富城对你爱不完》专辑;张雨生并在那年10月以《想念我》入围第2届金曲奖最佳男演唱人奖。张雨生于1991年6月退伍,为军旅生活画下句点。

Remove ads

歌唱事业巅峰

张雨生于1991年10月帮第四届热门音乐大赛推出的《青春像把枪》合辑中,发表作词〈我学会飞翔〉,并由张雨生演唱,另外在该合辑也发表〈分不清〉(由王天佑演唱)、〈这一刻钟你在想什么〉词曲,由刘崇祺演唱。张雨生在1992年2月发表代表作之一《带我去月球》。此张专辑中的音乐和词曲创作全由张雨生一手包办,并远赴美国进行录音。《带我去月球》的音乐录影带后来代表亚洲区入围1992年的全美音乐录影带奖。同年11月张雨生再接再厉发表第四张个人专辑《大海》(而该作品曾被温拿乐队成员锺镇涛改成粤语版本与日本JAYWALK翻唱为日语版本)。《大海》销售突破六白金,并入围了第7届金曲奖

1993年张雨生将演艺触角发展到舞台剧、并在4月时参予演出果陀剧场93年版的《淡水小镇》的演出。张雨生并在同年8月发表第5张个人专辑《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出版。1994年1月张雨生发表精选辑《自由歌》。

舞台剧的尝试

1993年4月时参与演出果陀剧场93年版的《淡水小镇》的演出,担任主角“陈少威”一角。[11]

1995年11月时参与果陀剧场的《完全幸福手册》的演出,担任“康有维”一角。[11]

1996年7月时参与果陀剧场的《天龙八部之乔峰》的演出,担任“无名高僧”一角。[11]

1997年8月时参与果陀剧场的音乐剧《吻我吧娜娜》,担任该剧之音乐总监一职,张雨生称完成此剧为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创下台湾第一部摇滚音乐剧。[11][12]

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1994年9月,张雨生发表个人第六张创作专辑《卡拉OK Live‧台北‧我》,所有词曲皆雨生自己创作,并以乐团“Yeah”方式表现,此张专辑将硬式摇滚R&B民谣爵士Pop古典雷鬼的素材都融入乐曲中,加上类似饶舌的数来宝、月琴伴奏的台语念歌、卡拉OK式的流气唱法穿插其间,在歌词内容上更触及到弱势族群、环保、对生命的自省等多元的主题,是张雨生展现其丰富创作力的专辑,更缔造了台湾流行音乐界秒数最长的唱片,全专辑共长约73分钟。此张专辑受到乐评的一致推崇,堪称张雨生转型后的代表作。也因为此专辑风格与当时的主流曲风相差过于巨大,加上当时香港四大天王在台湾乐坛掀起的狂热风潮,所以销售量只能以“惨淡无比”来形容,因此让张雨生沮丧难过,甚至灰心了一阵子。

1994年9月于《两个永恒》电视主题曲全集中,与童孔合唱〈两个永恒〉,并演唱电视剧《我们这样一个家》片尾曲〈家〉,收录在《飞碟发烧电视剧主题曲精选集(一)》中。

1994年11月,发表〈心疼孩子的明天〉词,收录在锺镇涛《简简单单的生活》专辑。

1995年3月,发表第七张个人专辑《还是朋友》。此张专辑是张雨生与飞碟唱片约满前的最后一张专辑。并于该年4月,发表〈后现代女性〉词曲,收录在伊能静《下大雨了 春花开了》专辑。以及该年9月发表〈我可以放手了〉词曲、〈9月流荡〉曲,收录在陶晶莹《非比寻常》专辑。

Remove ads

转往幕后

1996年1月正式加盟至丰华唱片。同年4月于《麻将》电影原声带中演唱台语歌曲〈去香港看看〉,并与苏芮合唱〈Love Potion No. 9〉。

1996年8月,张雨生发表加盟至丰华唱片的双EP专辑《两伊战争》,《两伊战争-红色热情》以市场取向为主、《两伊战争-白色才情》以自己创作为主。其中与张惠妹合唱的〈最爱的人伤我最深〉,也是张惠妹的出道曲。同年9月创作〈那么〉词曲,收录在伊能静自己》专辑。

张雨生在1996年11月参予制作张惠妹首张专辑《姊妹》,并且亲自创作〈姊妹〉及〈水蓝色眼泪〉二首歌曲。《姊妹》在IFPI榜上蝉连9周销售第一名、销售量超过121万张;隔年3月再次制作第二张专辑《Bad Boy》中的〈一想到你呀〉、〈孤单 Tequila〉及〈Bad Boy〉三首歌曲。《Bad Boy》在台湾销售138万张,是台湾销量最高专辑纪录保持者。张惠妹因在张雨生的协助之下,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

而在张惠妹的专辑之后,先后帮刘恺威创作〈新引擎〉曲收录在《La La La我爱你》专辑,以及动力火车〈除了爱你还能爱谁〉曲,收录在《无情的情书》专辑。

1997年10月发表〈COOL COOL CAT〉、〈哎唷 没什么〉及〈BABE让我告诉你〉词曲,收录在阿妹妹《我要为你做饭》专辑。

Remove ads

在音乐舞台剧上的表现

张雨生1993年4月时首度参与果陀剧场淡水小镇》93年版的演出,担任主角“陈少威”一角。 1995年11月,参与果陀剧场《完全幸福手册》的演出,担任“康有维”一角。 1996年7月,参与果陀剧场《天龙八部之乔峰》的演出,担任“无名高僧”一角。

1997年,在张雨生因替张惠妹制作了畅销歌曲和专辑而再度受到广泛瞩目的同时,果陀剧场有一出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驯悍记》的舞台剧《吻我吧!娜娜》打算以摇滚音乐剧的型态呈现,此为台湾第一出摇滚音乐剧,并且要用现场乐队演出,由于张雨生在之前也演出过几出舞台剧,导演因而找上他做音乐创作。在短短3-4个月间,张雨生根据剧情和每个角色的个性,连写了28首歌曲,他事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这其实是个有点疯狂的任务,因为要兼顾角色个性、故事叙述和演员的演唱能力,真是满困难的。

1997年8月1日,《吻我吧!娜娜》在台北国家戏剧院第一次公演,由“音乐剧王子”王柏森傅薇担任男女主角。演出后,媒体和艺文界都给予张雨生相当的好评,音乐时代杂志的乐评指出,《吻》剧长达3小时,灵活的音乐设计,强烈、抒情、快、慢风格交叉出现,加入特殊效果,使每个角色的个性鲜明呈现,音乐丰富,是一部成熟度很高的作品,成功缔造了台湾第一部摇滚音乐剧。

逝世

起因

1997年10月16日,张雨生发表个人创作专辑《口是心非》,由于该张专辑是他在制作张惠妹专辑之后首次出版自己的唱片,而颇受各方瞩目。10月19日,甫发新专辑的他由于当天没有通告,于是在晚上7时到了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的果陀剧场,了解果陀剧场即将加演的剧码《吻我吧!娜娜》换角演出的情形,作为修改配乐的参考。看戏看到晚上10时半,张雨生多留了半个多小时才离去,还送果陀剧场演员陈幼芳返家,随后独自驾驶1995年11月制造、该年7月甫交车的SAAB-900SE黑色敞篷车(车牌号码CS-1966),返回台北县淡水镇(今新北市淡水区)沙仑租住处,在隔日(10月20日)凌晨2时40分许[13],途中行经淡水镇台2线淡金路(俗称登辉大道)与中正东路路口左转淡水市区方向时,在“红树林保龄球馆”前发生严重车祸,车辆翻覆。警方研判挡风玻璃上的钢梁撞击张雨生头部,是他重伤垂危的致命关键。凌晨2时45分许,竹围派出所接获民众报案[14],淡水竹围消防小队与派出所于事发后出动救难人员将张雨生救出车外,于凌晨3时5分经救护车送抵马偕纪念医院淡水分院急救。

马偕医院神经外科医师蒋明富指出,张雨生出车祸被送到该院之际,已是到院前死亡(OHCA)状态,经医护人员紧急施以心肺复苏术(CPR)及心脏电击后,才恢复呼吸与心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后,张雨生情况回稳,于凌晨5时50分送入一般外科加护病房。在加护病房里的张雨生,迄中午仍要靠呼吸器维持生命,昏迷指数只有三分,病况随时可能恶化。由于张雨生头部和胸部受到了致命撞击,脑部和腹部严重挫伤,已经濒临脑死状态,生命垂危。

Remove ads

车祸原因争论事件

张雨生的车祸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酒驾,也有人说是疲劳驾驶[15],甚至分隔岛设计不良也是因素之一[16]。由于当时急救人员急于抢救,以致后来张雨生没有留下酒测的记录[17]。但根据两位在车祸现场将张雨生救出的年轻男子表示,张雨生当时有系安全带,紧急中他们用小刀割断安全带将张雨生从翻覆的车子中救出,事发时张雨生还有脉搏,现场弥漫着汽油味与安全气囊爆裂后的味道,并没有酒味[18]。广播主持人光禹在节目中转述主治医师的说法,认为呕吐物发酵的味道近似酒味,故不排除有误判的可能[19]。根据丰华唱片说法,张雨生在汽车方面的保险,保险公司已同意理赔,并已于1997年11月理赔(附注:若驾驶人为酒后驾车肇事,保险公司是不理赔的)[18]。张雨生过世后,马偕医院淡水分院也将他的病历做统一整理,院长室专员向媒体表示,张雨生的病历中并没有任何有关喝酒的记录[18]。事后淡水分局送交通大队的车祸报告已以“疲劳驾驶”结案[20]

罹患肺炎逝世

张雨生在车祸发生后一直陷入昏迷,昏迷指数一直低荡在三至四分之间;院方一直以药物与仪器维持张雨生的生命迹象,并以抗生素控制感染,病情时好时坏,虽然曾一度好转,但最后还是回天乏术。经过24天与死神的缠斗后,1997年11月12日晚上11时48分,张雨生因并发吸入性肺炎,急救无效,病逝于马偕纪念医院淡水分院,享年31岁。

Thumb
大肚山公墓雨生园

家庭

父亲张建民于2011年5月19日因胃癌辞世,母亲张福全[7][8]目前居住台中梨山种植当地高山水果。下有大弟张宇飞、大妹张玉仙(1986年去世)、小弟张宇骏及小妹张玉涵。

音乐作品

国语专辑

更多信息 专辑 #, 专辑名称 ...

身后遗作专辑

张雨生逝世后,留下大量其创作而尚未制作完成并发表的Demo歌曲,在丰华唱片、张雨生生前工作伙伴与杨培安等歌手的努力下,将其中具有较高完成度者的Demo原曲以及由其他歌手翻唱的部分遗作歌曲收录在下列专辑中发表。《如燕而来盘旋的思念》《雨后星空》亦同时收录张雨生生前的部分谈话录音资料,《如燕而来盘旋的思念》同时收入张雨生生前已发表或他人已演唱并发表的张雨生创作歌曲。

更多信息 专辑 #, 专辑名称 ...

单曲:

  • 黄河长江》(2013年4月23日)(单曲;数位发行,含三个版本,包括张雨生杨培安跨时空合唱版本[21]
  • 乐界》(2022年4月13日,整个企划以NFT形式发布6首单曲:年老、我们的歌、坐上你的车、一直这样唱、了解之后、给我一个痛快)

精选辑

更多信息 专辑 #, 专辑名称 ...

歌舞剧音乐专辑

更多信息 专辑 #, 专辑名称 ...

合辑

更多信息 专辑 #, 专辑名称 ...

参与制作的专辑(为他人)

更多信息 标题, 歌手 ...

参与词曲创作、制作的单曲(为他人)

更多信息 歌手, 标题 ...

参与演唱专辑

更多信息 标题, 歌手 ...

未发表手稿

  • 《不亦快哉》
  • 《施主我的朋友》

未发行单曲

更多信息 标题, 年份 ...

演出作品

电影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电视连续剧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舞台剧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电影配音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音乐剧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广告代言

更多信息 年份, 品牌 ...

纪念作品

纪念专辑

更多信息 专辑 #, 专辑名称 ...

纪念书籍

  • 再见雨生》,作者吴燕萍,出版日1999年6月1日,大芃出版。

纪念音乐剧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纪念电影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纪念展

更多信息 特展年份, 标题 ...

大型纪念演唱会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主持作品

更多信息 年份, 标题 ...

漫画改编作品

张雨生大兵日记》为台湾漫画作家曾正忠,以张雨生从1989年入伍从军后的新闻作为题材所发表的四格漫画作品,内容改编自张雨生在营区和各级长官、同袍所发生的各种趣味事件为主。起初于漫画杂志《星期漫画》上发表,后续一共发行了三集单行本。

奖项记录

更多信息 年份, 颁奖典礼 ...

张雨生是第9届金曲奖入围项目最多的男歌手,当中以《口是心非》和《Bad Boy》两张专辑入围了最佳流行音乐演唱唱片奖、〈河〉该曲入围最佳作词人奖。而《口是心非》专辑获得了最佳流行音乐演唱唱片奖的殊荣,却是他生前等不到的荣耀。逝世20周年时,第28届金曲奖追赠特别贡献奖,加以纪念他为华语乐坛的贡献。

纪念

  • 张雨生出生地(1966-1974):澎湖县马公镇新复里笃行十村新复路2巷22号
  • 张雨生墓地(1997):台中市大雅区中义里清泉路(大肚山花园公墓)
  • 张雨生之家(张雨生纪念厅):台中市和平区梨山里中兴路四段68之1号 张雨生的妈妈娘家
  • 张雨生故事馆(2009):澎湖县马公市复兴里笃行十村新复路2巷22号,是张雨生童年时期的居住地 主题分为四区,分别是张雨生的童年生活、求学成长、步入歌坛及媒体报导等四个主题区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