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遐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遐生
Remove ads

徐遐生(英语:Frank Hsia-San Shu,1943年6月2日—2023年4月22日[2]籍贯浙江永嘉,生于云南昆明[3]美国籍华人天文学家

事实速览 徐遐生Frank Hsia-San Shu, 性别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毕业后,曾任教于柏克莱加州大学天文系主任、美国天文学会会长、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与校务咨询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Remove ads

简历

徐遐生生于云南昆明,其父亲为数学家徐贤修(于1970年至1975年出任清大校长),1948年随家人迁往台湾台北市,在当地就读一年小学后于1949年迁往美国[4]。1961年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期间开始与当时访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林家翘教授着手进行螺旋星系结构的相关研究,并提出著名的密度波理论(Density wave theory)。1963年拿到物理系学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攻读天文学,于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

他曾于1984至1988年间担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天文系系主任,也曾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石溪大学)。199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科学组第18届院士,推动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之设立。1994年至1996年任美国天文学会主席。

2002年至2006年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一职,为刘炯朗之后第二位自美国聘任的清大校长。2006年返美担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特聘教授至今。2009年至2015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Remove ads

研究

荣誉

著作

  • The Physical Universe,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nomy, 1982,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ISBN 978-0-935702-05-7
    • 中译本:《物理学宇宙:天文学导论》(上下册),李太枫、郑兴武、萧耐园、黄崇源译,2001,明文书局,上册ISBN 978-9-577030-97-9,下册ISBN 978-9-577030-98-6
  • The Physics of Astrophysics Volume I: Radiation, 1991,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ISBN 978-0-935702-64-4
  • The Physics of Astrophysics Volume II: Gas Dynamics, 1992,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ISBN 978-0-935702-65-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