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里兰卡
南亚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僧伽罗语: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泰米尔语: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英语: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通称斯里兰卡(僧伽罗语:ශ්රී ලංකාව;泰米尔语:இலங்கை;英语:Sri Lanka),1972年之前称锡兰,是一个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东南方外海的岛国,属于亚洲。官方语言为僧伽罗语(Sinhala,约74%的人口使用)及泰米尔语(Tamil,约18%的人口使用)。
![]() |
Remove ads
斯里兰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史前人类住区的证据可以追溯到至少125,000年前[4],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知最早的斯里兰卡佛教著作,统称为巴利经典,可追溯到公元前29年举行的第四次佛教会议,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和深水港使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最早的古代丝绸之路贸易路线到今天的所谓海上丝绸之路[5][6]。因为它的位置使它成为一个主要的贸易中心,早在阿努拉德普勒时期,远东人和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它了。该国的奢侈品和香料贸易吸引了许多国家的贸易商,这有助于创造斯里兰卡的多元化人口。在僧伽罗科特王国发生重大政治危机期间,葡萄牙人抵达斯里兰卡(主要是偶然),然后试图控制该岛周边海域及其利润丰厚的对外贸易。斯里兰卡的一部分成为葡萄牙人的属地。僧伽罗-葡萄牙战争后,荷兰人和康提王国控制了这些地区。荷兰的属地随后被英国人占领,英国人后来扩大了对整个岛屿的控制,并于1815年至1948年统治锡兰。1948年,锡兰成为一个自治领。1972年,名为斯里兰卡的共和国继承了该领土。斯里兰卡最近的历史被一场26年的内战所破坏,这场内战始于1983年,并于2009年决定性地结束,当时斯里兰卡武装部队击败了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伊拉姆。[7]
斯里兰卡是单一制共和国,其立法首都位于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简称“科特”)而行政、司法首都位于科伦坡。今斯里兰卡是英联邦的成员。
Remove ads
名称
- 斯里兰卡梵语古名Simhalauipa,意为“驯狮人”,《汉书·地理志》称“已程不国”[注 1]。《梁书》称“狮子国”。《大唐西域记》作“僧伽罗”,即梵语古名Simhalauipa的音译。在中文里,至今称斯里兰卡的主要民族为“僧伽罗人”,其语言称“僧伽罗语”。
- 斯里兰卡古阿拉伯语Sirandib,宋代音译为“细兰”,明代称“锡兰”。
- 在佛教典籍中,斯里兰卡古称“赤铜鍱”。古代传播到斯里兰卡的佛教派别以地名命名,被称为“赤铜鍱部”。这个部派是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始祖。《续高僧传》中称为楞枷山,梵文LANKA 之音译,为斯里兰卡岛上之主峰
- 1815年起作为皇家殖民地由英国统治,正式名称为“Ceylon”,汉译“锡兰”。此英语名称来自葡萄牙语的“Ceilão”。
- 1948年锡兰独立成为“锡兰自治领”。
- 1972年成立“斯里兰卡共和国”。“斯里兰卡”名称来自僧伽罗语ශ්රී ලංකා(śrī laṃkā),读音/ʃɾiːˈlaŋkaː/。在斯里兰卡的另一官方语言泰米尔语中则称为இலங்கை(ilaṅkai),读音/iˈlaŋɡai/。“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里义为“美好神圣的土地”,其中的“兰卡”实际上即为佛经中的“楞伽”(Lankā),《楞伽经》即讲述佛陀到达楞伽岛教化说法。
Remove ads
历史
公元前5世纪,僧伽罗人从印度迁移到斯里兰卡。
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
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开始迁入斯里兰卡。
311年左右,佛教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
1796年2月15日,英军占领科伦坡,荷兰人统治时期结束。
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正式宣布从英国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定国名为锡兰。
1972年5月22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
1978年8月16日,新宪法颁布,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3年,由泰米尔人组成的猛虎组织以独立建国为诉求,在普拉巴卡兰的领导下袭击政府军,斯里兰卡内战爆发,战事与恐攻甚至一度波及到科伦坡。印度出兵协助斯里兰卡政府清剿猛虎组织,并迫使其签订停火协议。然而自1990年印军撤离后,猛虎组织重新反攻,并迅速控制斯国北部广大地区,在贾夫纳半岛建立起“泰米尔政权”,此后双方冲突造成6万余人丧生。
自2000年起,在挪威等国斡旋下,猛虎组织与斯里兰卡政府开始和谈,在2002年2月,双方在斯德哥尔摩签署了一份永久性的停火协议,两方代表亦前往泰国的梭桃邑海军基地进行和谈。然而双方在此后六年先后进行了8轮直接谈判,仍未取得共识,最终该停火协议名存实亡。
2006年7月开始,斯里兰卡政府军开始向猛虎组织控制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收复了约1.5万平方公里的猛虎组织控制区。2009年1月,猛虎组织的大本营基利诺奇被攻下。5月猛虎组织承认战争失败,普拉巴卡兰被击毙,斯里兰卡内战结束。
Remove ads
2020年以来,因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债务陷阱和国内经济政策失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最终于2022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引发大规模骚乱,同年7月5日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国家破产,[8][9]7月9日示威群众占领总统府,时任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逃离科伦坡,随后总理与总统均宣布辞职。
地理
-
斯里兰卡地图
-
斯里兰卡省分图
-
斯里兰卡分区图
斯里兰卡岛是梨形,又与眼泪的形状相似,因此有“印度洋之泪”的雅称。整个岛屿位于印度洋之中,东北边是孟加拉湾;中部、南部是高原,多山地,北部和沿海是平原;有亚当峰、Pidurutalagala(直译:皮杜鲁塔拉加拉)和One Tree Hill(直译:单树山)。
斯里兰卡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西部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东北部较干燥,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
政治
斯里兰卡目前实行倾向总统制的双首长制,行政权由总统和总理分享。斯里兰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由国民直选产生,斯里兰卡总理是政府首脑亦是备位元首,由总统任命,总统的职权较总理大。2005年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上任后扩大了总统权力。2010年9月,斯里兰卡议会通过的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取消对总统连任的限制。2015年4月28日议会通过的斯里兰卡宪法第十九修正案大幅限制了总统的权力,规定总统任期5年,最多可任两届,任命内阁官员前亦要咨询总理意见[10][11]。总统仅可在一届议会运行四年半之后有权解散议会,但解散议会需要获得议会三分之二议员支持[12]。
行政区
斯里兰卡划分为9个省和25个行政区:
Remove ads
经济

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宝石出口和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出口如稻米、橡胶、椰子、咖啡等许多热带地区代表性的经济作物;而该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锡兰红茶,斯里兰卡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也因此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斯里兰卡的观光资源也相当丰富,但自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所引起的大海啸以来,该国的海岸线被严重破坏,观光业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出于战略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里兰卡长期有多种合作关系密切,中国企业投资建造的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于2013年启用,更早的2008年斯里兰卡就在距离首都科伦坡50公里处为中国投资者建立了一个占地150公顷的经济特区,中国企业在此可享受许多优惠,也开始洽谈自由贸易协定。南部城市汉班托塔的工业园区也几乎交由中国大陆的国企和民企来开发基础建设,并开发酒店度假村。
2016年,斯里兰的债务飙升,国家濒临破产[13]。自2019年4月起,斯里兰卡接连遭受恐怖袭击、疫情爆发、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及美元美债收益率上涨的多重打击,成为第一个暴雷的新兴市场国家。至2022年4月未偿政府外债约350亿美元,其中70亿美元将于2022年到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3月表示,其公共债务处于“不可持续的水平”[14]。斯里兰卡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希望就贷款偿还重新谈判。甚至于2022年4月18日起暂停股票交易5天,望能暂缓斯里兰卡的经济危机。但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在2022年7月5日对国会表示,斯里兰卡已经破产,而这场斯国前所未见经济危机带来的剧痛至少将持续到2023年底。
Remove ads
人口及宗教
根据1981年的统计,斯里兰卡人口约14,850,00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26.3人,主要民族包括僧伽罗族约占73.8%、泰米尔族占18%(其中印度移民占5.1%)和摩尔人占8.3%。77%属于上座部佛教徒、15%属于印度教徒、7.5%属于穆斯林及基督徒。
文化
注释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