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界西选区

香港立法会地区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界西選區
Remove ads

新界西选区香港立法会选举地区直选撤销的选区之一,范围为新界西半部地域,包括荃湾区葵青区屯门区元朗区离岛区

事实速览 新界西, 国家/地区 ...

新界西选区总面积480.43平方公里,总人口(2011年)2,023,206人,人口密度4,211人每平方公里,是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选区。

概述及历史

新界西(英语:New Territories West)原泛指香港新界西面的地区,原没有严格的定义,但不少政府部门机构都以新界西作为工作区域划分,但定义或各有不同;现在是香港立法会地区直选五个选区之一,范围包括元朗区屯门区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亦是五个选区中面积最大的选区。

由于新界西除离岛区外各区很早已有公路青山公路)贯通,发展上比较接近,居民往来也较多。

  • 1985年,地方选区开始产生,并首次举行间接选举,当时新界分别分为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新界南(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西贡区)及新界西(屯门区元朗区),共三个选区,每区一席,议席则是由当区所有区议员所组成的选举团选出,全港选举团的总登记选民为433人,全港投票率为99%,新界的总投票率为98.8%。
  • 1987年,民主派成员要求政府推行“八八直选”,即是在1988年引入直接选举议席,但在亲中派及工商界反对下,未获当时的香港政府接纳,因此1988年选举仍是以间接选举产生,新界维持三席。
  • 1991年,香港政府正式引入直接选举议席,并以“双议席双票制”选出。新界选区合共设有8个议席,其中4席位于新界西 (新界南(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及新界西(屯门区元朗区)),当时的登记选民人数分别为248,045及198,817,当中3个议席由民主派的港同盟夺得。直选结束后不久,乡事派戴展华(“元朗王”戴权侄儿)被揭发伪造学历,而以私人理由放弃议席,补选于1991年12月8日举行,议席最终由汇点黄伟贤击败乡事派邓兆棠夺得。
  • 1992年6月22日,港同盟议员吴明钦因癌症逝世,补选于同年8月30日举行,议席由乡事派候选人邓兆棠击败港同盟何俊仁夺得。
  • 1995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治改革方案,地区直接选举的制度是采用“单议席单票制”,并将选民合资格投票年龄由21岁降至18岁,而新界则被细分为九个选区,其中五席位于新界西 (新界中(荃湾区中西部及屯门东部至屯兴路以南)、新界南(荃湾区东部、葵青区的上葵涌中葵涌部分)、新界西北(元朗区但不包括新田锦绣花园,该部分划入新界北选区)、新界西南(离岛区、葵青区的下葵涌青衣岛部分)及新界西(屯门西部)),五个选区均由民主派候选人胜出。
  • 1998年7月1日,香港第一届立法会任期开始,因应人口增加,新界九个选区整合为新界东及新界西选区共十席,新界西选区开始定形。而当时新界西选区共设有5个议席,与新界东相同。
  • 2000年10月1日,因选举委员会议席减少,地区直选议席增加,新界西选区议席增至6席。
  • 2004年10月1日,因选举委员会议席完全取消,各区地区直选议席增加,新界西选区议席增至8席。
  • 2010年1月28日,公民党社民连发起五区总辞,新界西议员陈伟业辞职,并透过5月16日补选再次返回议会。
  • 2012年10月1日,因应政改方案在2010年通过,各区议席均有增加,新界西选区议席增至9席。民主派互相抢票,导致在总得票多于建制派的情况下,仅取得4席。
  • 2016年9月4日选举中,民主派仍互相抢票,导致在总得票多于建制派的情况下,维持原有的4席。
  • 2020年10月1日,新界西立法会议员朱凯廸认为其4年任期届满及不接受延任一年安排,离任立法会议员职务。
  • 2020年11月11日,特区政府因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就关于香港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作出的“决定”,宣布郭家麒即时失去议席。[2]随后,尹兆坚及其余的14名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宣布集体总辞,于11月12日递交辞职申请,并于12月1日生效。
  • 2021年8月26日,郑松泰被国安委认同不符合《基本法》和效忠特区,而被政府宣布丧失立法会议员的资格。
  • 因应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2022年起地方选区被重新划界,原新界西选区被重组为新界西北选区元朗区南部[3]屯门区)及新界西南选区葵青区荃湾区),至于元朗区北部[4]及属于原新界东选区北区划入新界北选区离岛区则与属于原香港岛选区中西区南区划入香港岛西选区
Remove ads

成员

更多信息 届别, 上任日期 ...
图例
  •  建制派
  •  民主派
  •  修宪派

历任议席数

更多信息 年份, 议席数目 ...

历任议员

 英属香港立法局时期(全新界选区)

议员 政党 任期
黄宏发(新界东→新界东南) 独立 1985年-1997年
雷声隆(新界南) 独立 1985年-1988年
戴展华(新界西) 稳港协 1985年-1991年
林伟强(新界南) 独立 1988年-1991年
冯智活(新界北) 港同盟 港同盟 1991年-1995年
狄志远(新界北) 汇点 1991年-1995年
李永达(新界南→新界西南) 港同盟 港同盟民主党 民主党 1991年-1997年
陈伟业(新界南→新界中) 港同盟 港同盟民主党 民主党 1991年-1997年
刘慧卿(新界东)  前线 1991年-1997年
吴明钦(新界西) 港同盟 港同盟 1991年-1992年
黄伟贤(新界西→新界西北) 港同盟 港同盟民主党 民主党 1991年-1997年
邓兆棠(新界西) 独立 1992年-1995年
张汉忠(新界北) 民建联 民建联 1995年-1997年
何俊仁(新界西) 民主党 民主党 1995年-1997年
单仲偕(新界南) 民主党 民主党 1995年-1997年
李鹏飞(新界东北) 自由党 自由党 1995年-1997年
Remove ads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时期

更多信息 议员, 政党 ...
Remove ads

历届选举结果

备注:注有粗体为当选者、注有“*”者表示寻求连任的立议会议员、注有“@”者表示曾任立议会议员争取重返议会的参选人

1998年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 总有效选票:375,173
  • 门槛:75,034(20%)
  • 最后一席:梁耀忠(38,627票,10.3%)
Remove ads

2000年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 总有效选票:343,594
  • 门槛:57,265(16.67%)
  • 最后一席:何俊仁(38,472票,11.2%)

2004年

选票分布

  民主党(26.94%)
  香港职工会联盟(13.49%)
  街坊工友服务处(12.72%)
  民协(3.14%)
  民建联(24.87%)
  自由党(10.9%)
  新世纪论坛(0.97%)
  其他(6.97%)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 总有效选票:463,408
  • 门槛:57,926(12.5%)
  • 最后一席:陈伟业(36,278票,7.83%)
Remove ads

2008年

选票分布

  公民党(7.0%)
  香港职工会联盟(10.6%)
  民建联(23.11%)
  民主党(23.5%)
  民协(1.7%)
  社会民主连线(8.1%)
  工联会(9.0%)
  自由党(5.4%)
  街坊工友服务处(10.7%)
  其他(0.89%)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 总有效选票:397,562

• 门槛:21,570票 (5.4%)

• 票王:谭耀宗(民建联)(92,037票,23.11%)

最后一席:陈伟业(社民连) (32,182票,8.1%)

• 票最高未当选:张超雄(公民党)(27,910票,7.0%)

Remove ads

2010年补选

选票分布

  社会民主连线(81.73%)
  大专2012(4.62%)
  其他(13.65%)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2012年

选票分布

  民建联(22.82%)
  工联会(7.07%)
  民主党(11.77%)
  人民力量(8.90%)
  社会民主连线(1.56%)
  民主阵线(1.86%)
  公民党(14.48%)
  新民党(7.58%)
  街坊工友服务处(8.78%)
  第三力量(3.36%)
  工党(8.22%)
  其他(4.58%)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 总有效选票:498,550

• 门槛:35,239票 (7.07%)

• 票王:郭家麒(公民党)(72,185票,14.48%)

最后一席:梁志祥(民建联) (33,777票,6.77%)

• 票最高未当选:李永达(民主党)(32,792票,6.58%)

2016年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 总有效选票:576,436

• 门槛:35,657票 (5.91%)

• 票王:朱凯廸(土地正义联盟)(84,121票,13.94%)

最后一席:何君尧(新界大联盟 ) (35,657票,5.91%)

• 票最高未当选:李卓人(工党)(30,149票,5%)

参考文献与注释

参见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