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界东选区
香港立法会地区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界东选区是香港立法会选举地区直选撤销的选区之一,范围为新界东半部地域,包括沙田区、大埔区、北区及西贡区。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9月13日) |
新界东总面积470.97平方公里,总人口(2011年)1,667,887,人口密度3,541人每平方公里。虽总人口不及新界西,但选民人数却是最多。
概述及历史
新界东(英语:New Territories East)原泛指香港新界东面的地区;现在是香港立法会地区直选五个选区之一,范围包括沙田区、大埔区、北区及西贡区(包括将军澳新市镇),亦是五个选区中面积第二大的选区。
除立法会地区直选外,“新界东”不是有严格定义的地区名称(有严格定义的只有新界,而非新界东),很多香港政府机构都使用新界东作为地区划分,但定义不一定相同。新界东除西贡区(包括将军澳)外,各区很早已有铁路(九广铁路英段,即今港铁东铁线)和公路(大埔公路)贯通,沙田新市镇是港府早期发展的新市镇之一。
至于西贡区和将军澳,地理上虽属新界东,但其地理位置受山脉阻隔使之前往新界东其他位置较为不便,反而前往九龙则较方便。西贡区与新界东各区连接,主要靠西沙路连接西贡市中心和沙田区。而将军澳与西贡市中心则由清水湾道和西贡公路连接。将军澳也以铁路——港铁将军澳线和将军澳隧道连接九龙。
- 1985年,地方选区开始产生,并首次举行间接选举,当时新界分别分为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新界南(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西贡区)及新界西(屯门区、元朗区),共三个选区,每区一席,议席则是由当区所有区议员所组成的选举团选出,全港选举团的总登记选民为433人,全港投票率为99%,新界的总投票率为98.8%。
- 1987年,民主派成员要求政府推行“八八直选”,即是在1988年引入直接选举议席,但在亲中派及工商界反对下,未获当时的香港政府接纳,因此1988年选举仍是以间接选举产生,新界维持三席。
- 1991年,香港政府正式引入直接选举议席,并以“双议席双票制”选出。新界选区合共设有8个议席,其中4席位于新界东(新界北(北区、大埔区)及新界东(西贡区、沙田区)),当时的登记选民人数分别为121,989及197,614,4个议席分别由民主派的港同盟、汇点及独立民主派人士夺得。
- 1995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治改革方案,地区直接选举的制度是采用“单议席单票制”,并将选民合资格投票年龄由21岁降至18岁,而新界则被细分为九个选区,其中四席位于
- 1998年7月1日,第一届立法会任期开始,新界9个选区整合为新界东及新界西选区,新界东选区开始定形。而当时新界东选区共设有5个议席,与新界西相同。
- 2004年10月1日,因选举委员会议席取消,各区地区直选议席增加,新界东选区议席增至7席。
- 2010年1月28日,公民党及社民连发起五区总辞,新界东立法会议员梁国雄辞职,并透过5月16日补选再次返回议会。
- 2012年10月1日,因应政改方案在2010年通过,各区议席均有增加,新界东选区议席增至9席。
- 2015年10月1日,新界东立法会议员汤家骅于任内辞职,补选已于2016年2月28日举行,由公民党杨岳桥以16万票胜出。
- 2016年11月15日,高等法院原讼法庭裁定新界东候任立法会议员梁颂恒在2016年10月12日所作宣誓无效,议员资格被取消,补选于2018年3月11日举行,由新民主同盟范国威以18万票胜出。
- 2017年7月14日,高等法院原讼法庭裁定新界东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在2016年10月12日所作宣誓无效,议员资格被取消,梁国雄就裁决提出上诉。
- 2019年9月13日,高等法院原讼法庭裁定刘颖匡就2018年3月11日补选的选举呈请胜诉,范国威提出上诉被驳回,其议员资格于12月17日无效。
- 2020年10月1日,新界东立法会议员陈志全认为其4年任期届满及不接受延任一年安排,离任立法会议员职务。
- 2020年11月11日,特区政府因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就关于香港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作出的“决定”,宣布杨岳桥即时失去议席。[2]随后,林卓廷、张超雄及其余的13名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宣布集体总辞,于11月12日递交辞职申请,两人的辞职于12月1日生效。
- 因应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2022年起地方选区被重新划界,原新界东选区连同属于原新界西选区的元朗区北部,被重组为新界北选区(元朗区北部[3]及北区)、新界东北选区(沙田区除马鞍山外大部分[4]和大埔区[5])及新界东南选区(沙田区其余部分[6]和西贡区)。
Remove ads
成员
- 图例
Remove ads
1998 | 2000 | 2004 | 2008 | 2012 | 2016 | ||
---|---|---|---|---|---|---|---|
前线 | 2 | 1 | 1 | 1 | |||
民主党 | 1 | 2 | 1 | 2 | 1 | 1 | |
民建联 | 1 | 1 | 2 | 2 | 2 | 2 | |
自由党 | 1 | 1 | |||||
四五行动 | 1 | ||||||
社民连 | 1 | 1 | 1 | ||||
公民党 | 1 | 1 | 1 | ||||
人民力量 | 1 | 1 | |||||
工党 | 1 | 1 | |||||
新民主同盟 | 1 | ||||||
青年新政 | 1 | ||||||
新民党 | 1 | ||||||
无党籍 | 1 | 1 | 1 | ||||
民主派 | 4 | 4 | 4 | 5 | 6 | 6 | |
建制派 | 1 | 1 | 3 | 2 | 3 | 3 | |
议席数目 | 5 | 5 | 7 | 7 | 9 | 9 |
1998 | 2000 | 2004 | 2008 | 2012 | 2016 | ||
---|---|---|---|---|---|---|---|
前线 | 30.8 | 20.6 | 11.2 | 9.2 | |||
民主党 | 25.6 | 24.4 | 16.8 | 23.8 | 14.7 | 6.8 | |
民建联 | 17.2 | 21.8 | 22.1 | 28.4 | 18.2 | 18.5 | |
自由党 | 10.3 | 5.0 | 15.9 | 8.0 | 6.7 | 3.5 | |
民权党 | 0.7 | ||||||
四五行动 | 5.9 | 14.1 | |||||
港进联 | 2.9 | 3.3 | |||||
新论坛 | 2.2 | ||||||
职工盟 | 5.6 | ||||||
社民连 | 12.4 | 10.4 | 6.1 | ||||
公民党 | 11.1 | 7.1 | 9.0 | ||||
人民力量 | 8.2 | 7.9 | |||||
工党 | 9.5 | 8.6 | |||||
新民主同盟 | 6.2 | 5.4 | |||||
工联会 | 5.3 | 4.6 | |||||
公民力量 | 5.2 | ||||||
经济动力 | 1.2 | ||||||
青年新政 | 6.6 | ||||||
热血公民 | 4.1 | ||||||
新民党 | 6.2 | ||||||
民主思路 | 1.4 | ||||||
无党籍 或其他 | 15.4 | 17.1 | 11.0 | 7.1 | 7.9 | 11.3 | |
民主派 | 70.6 | 65.6 | 58.7 | 56.5 | 57.4 | 57.9 | |
建制派 | 29.4 | 34.4 | 41.3 | 42.1 | 42.4 | 34.6 |
Remove ads
历任议席数
历任议员
英属香港立法局时期 (全新界选区)
Remove ads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时期
Remove ads
历届选举结果
备注:粗体为当选者
- 总有效选票:330,434
- 门槛:66,086(20%)
- 最后一席:何秀兰(35,725票,10.81%)
- 总有效选票:307,835
- 门槛:61,567票 (20%)
- 最后一席:黄成智 (25,971票,8.44%)
Remove ads
• 总有效选票:360,330
• 门槛:33205票 (9.2%)
• 总有效选票:464,875
• 门槛:33,205票 (9.2%)
• 总有效选票:580,609
• 门槛:35,595票 (6.13%)
参见
注解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