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首都高速湾岸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首都高速道路湾岸线(日语:首都高速湾岸線/しゅとこうそくわんがんせん Shuto kōsoku Wangan sen */?)是由日本千叶县市川市至神奈川县横滨市金泽区、与湾岸道路(国道357号)平行的首都高速道路路线。

Remove ads
概要
行政上的法定路线名为“神奈川县道、东京都道、千县县道294号高速湾岸线”,通称“湾岸道路”[1]。最初作为东京湾岸道路的自动车专用道路,由旧首都高速道路公团建设,现在则由首都高速道路株式会社管理[1]。湾岸线是东京湾环状道路的路线之一,而在首都圈3环状9放射高速道路计划中,大井系统交流道-葛西系统交流道区间与中央环状线一同组成最内侧的环状道路。
路线编号“B”是取自湾岸线英语名Bay Shore Route[2]首字母。
由于是从神奈川穿过东京至千叶的路线,行进方向不采传统的“上行、下行”,而是“东行、西行”[a]。
湾岸线东端接续东关东自动车道,并连接东京外环自动车道。中途连接的道路有大黑系统交流道的神奈川5号大黑线、东海系统交流道的湾岸分岐线、有明系统交流道的11号台场线(彩虹大桥)、东云系统交流道的10号晴海线、辰巳系统交流道的9号深川线,而大井系统交流道及葛西系统交流道则连接中央环状线(葛饰江户川线)。不仅绕开混杂严重的都心交通,又连通了成田机场、羽田机场与都心,非常便利[3]。
东京湾岸道路中的东京都道高速湾岸线区间(东京都、神奈川县界 - 江户川区临海町6丁目:长32公里)在1987年(昭和62年)8月10日以走向“未来”的彩虹之道入选旧建设省及“道之日”实行委员会制定的日本道路百选[4]。
Remove ads
高速湾岸分岐线是1号羽田线昭和岛系统交流道至湾岸线东海系统交流道的4车道路线。全线位于东京都大田区内。整段仅有两端连接1号羽田线、湾岸线的系统交流道,没有其他出入口或休息设施。
可往来湾岸线东关东道、浦安方向 - 1号羽田线横滨公园、羽田方向。
1983年(昭和58年)2月开始兴建湾岸线东京都内部分至1号羽田线的连络道路。1994年(平成6年)12月起湾岸线直接连结东京与横滨,成为1号羽田线避开都心环状线前往东关东道、常磐道、东北道的路径。
出入口
- 出入口编号栏的背景色为■显示该部分道路已经启用,设施名称栏的背景色为■显示该部分设施尚未启用,未通车路段名称皆为临时名称。
- 接续路线名附有“(间)”标记意味可以其他道路为媒介间接接续。表中记载的接续路线以外亦与国道357号并行,除南本牧埠头、浮岛外各出入口都接续。
- 虽然起点位于高谷JCT,此表的出入口编号则以终点的幸浦出入口开始记载。
Remove ads
历史
首都高速湾岸线是沿着东京湾外围,从横须贺经横滨、川崎、东京、船桥、千叶、木更津至富津全长160公里的东京湾岸道路的一环所建设[1]。自1976年(昭和51年)东京港隧道2.8公里启用开始,1994年(平成6年)12月湾岸线3期、4期工程完成,机场中央 - 大黑系统交流道开通,东京都内全区间开通[1]。

- 1976年(昭和51年)8月12日:大井系统交流道~13号地出入口(现临海副都心出入口)开通,东京港隧道开通。
- 1978年(昭和53年)1月20日:新木场出入口~浦安出入口开通。
- 1980年(昭和55年)2月:辰巳系统交流道~新木场出入口开通。
- 1981年(昭和56年)5月:有明出入口~辰巳系统交流道出入口开通。
- 1982年(昭和57年)4月27日:浦安出入口~高谷开通,与东关东自动车道连接。
- 1983年(昭和58年)2月:东海系统交流道~大井出入口开通。
- 1984年(昭和59年)12月:13号地出入口(现临海副都心出入口)~有明出入口开通。
- 1989年(平成元年)
- 9月27日:本牧埠头出入口 - 大黑系统交流道开通、横滨海湾大桥开通。
- 12月16日:新设大井系统交流道。
- 1993年(平成5年)
- 8月26日:新设有明系统交流道,连接首都高速11号台场线(彩虹大桥)。
- 9月27日:空港中央出入口 - 东海系统交流道开通。
- 1994年(平成6年)12月21日:空港中央出入口~大黑JCT开通・鹤见翼桥开通。[7]。
- 1997年(平成9年)
- 12月12日 : 浮岛出入口开通。
- 12月18日 : 连接东京湾跨海公路。
- 1999年(平成11年)7月15日:并木、幸浦出入口~杉田出入口开通,连接横滨横须贺道路金泽支线。三溪园临时出入口~本牧埠头出入口开通。
- 2001年(平成13年)
- 8月29日: 舞滨入口开通。
- 10月22日: 杉田出入口 - 三溪园出入口开通,全线开通。
- 2007年(平成19年)12月22日:13号地出入口改称为临海副都心出入口。
- 2008年(平成20年)3月17日:东行有明系统交流道 - 辰巳系统交流道拓宽为4车道。
- 2009年(平成21年)2月11日: 新增东云系统交流道。
- 2012年(平成24年)
- 3月21日:大井南出口西行往前移动300米。
- 7月17日:大井停车区东行往前移动2.0公里,西行往前移动0.6公里。
- 2017年(平成29年)3月4日:南本牧埠头出入口启用[8]。
- 2018年(平成30年)6月2日:高谷系统交流道连接东京外环自动车道[9]。
Remove ads
以前,本牧系统交流道机场中央、大黑埠头方向可连络狩场线及幸浦、杉田方向,但狩场线无法往来幸浦、杉田方向。这是由于原先规划要由高速矶子线连接狩场线与湾岸线,但矶子线最终未能成案。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牧系统交流道进行改良,2004年(平成16年)12月22日15时开通。改良后的本牧埠头出入口依然无法往来狩场线。
路线状况

湾岸线依道路构造令属第2种第1级,设计速度80 km/h。与其他首都高速道路路线相比,直线区间长,构造也较接近一般的高速自动车国道,但弯道仍多,特别是本牧系统交流道以南有连续急弯。由于通过海岸,多水底隧道与桥梁,高低落差大。 2012年(平成24年)1月1日导入距离收费制前,是采东京线、神奈川线两收费区间的方式,两者以川崎浮岛系统交流道为收费分区点。但若利用机场中央、湾岸环八 - 浮岛间只需300日圆的特定费用。例如,普通车(非ETC车)从机场中央或湾岸环八入,浮岛出,只需特定费用300日圆,但若从机场中央、湾岸环八往浮岛以后的神奈川线,则需300+600(神奈川线费用)=900日圆。
西行浮岛收费站往横滨、大黑埠头方向的西行区间,东京以西没有测速照相设备(ORVIS),加上车道数多,直线区间非常长,容易超速。此外,此段常有飙车型暴走族(俗称“湾岸族”)出没,因此大黑停车区与辰巳停车区等处可见高速队与警车频繁巡逻。
Remove ads

除部分区间外,全线皆为6车道以上,其中辰巳系统交流道 - 葛西系统交流道为8车道[10],而本牧系统交流道出口 - 本牧系统交流道入口的本线则是4车道区间。另外,加上东关东自动车道,至成田交流道的6车道区间长度达106.0公里,超越东北自动车道川口系统交流道 - 宇都宫交流道的103.0公里一度成为日本高速公路最长的6车道区间,直至2020年(令和2年)12月22日新东名高速道路御殿场系统交流道 - 滨松引佐系统交流道144.7公里完成6车道化为止。最高车速80 km/h(东京港隧道限制70 km/h)[11]。
主要隧道与桥梁
- 横滨港湾大桥(本牧系统交流道 - 大黑系统交流道)
- 鹤见翼桥(大黑系统交流道 - 东扇岛出入口)
- 川崎航路隧道(东扇岛出入口 - 川崎浮岛系统交流道)
- 多摩川隧道(川崎浮岛系统交流道 - 湾岸环八出入口)
- 机场北隧道(机场中央出入口 - 东海系统交流道)
- 东京港隧道(大井出入口 - 临海副都心出入口)
-
多摩川隧道的川崎浮岛侧隧道口
-
机场北隧道
24小时交通量(台) 道路交通调查
(来源:“平成22年度道路交通センサ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平成27年度全国道路・街路交通情势调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土交通省网页))
24小时交通量(台) 道路交通调查
(来源:“平成22年度道路交通センサ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平成27年度全国道路・街路交通情势调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土交通省网页))
- 令和2年度预定实施的交通量调查因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的影响而延期[12]。
虽然线形佳、车道数多,但有许多区间的一日交通量大于10万台,交通堵塞频传。特别是东京港隧道一带,严重时可回堵到东行的川崎浮岛系统交流道、西行的浦安一带。假日,东京湾跨海公路水隧与海萤火虫停车区的塞车可能会回堵到川崎浮岛系统交流道并影响湾岸线双向交通,在黄金周等大型连假期间,从湾岸线西行大井系统交流道到跨海公路海萤火虫停车区甚至需要数小时才能抵达。除此之外,假日前往东京迪士尼度假区的车流也容易在东行葛西出口堵塞。
地理


湾岸线是首都高速道路唯一通过千叶县内的路线。而东京临海副都心周边的近未来景色则成为热门的驾驶路线。沿线经过东京迪士尼度假区、有明网球森林公园、台场地区、东京空中玄关口羽田机场等,是民众假日前往度假的主要道路之一[16]。此外,东京港填埋场第13号(台场)等周边地区,配合东京“临海副都心营造推进计划”,进行临海副都心开发,湾岸线的重要性随着该地区的发展而增加[16]。
湾岸线
- E16 横滨横须贺道路金泽支线
首都高速神奈川3号狩场线(本牧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神奈川5号大黑线(大黑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神奈川6号川崎线(川崎浮岛系统交流道连接)
- CA 东京湾跨海公路(川崎浮岛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湾岸分岐线(东海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1号羽田线(大井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中央环状线(大井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11号台场线(有明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10号晴海线(东云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9号深川线(辰巳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中央环状线(葛西系统交流道连接)
- C3 东京外环自动车道(高谷系统交流道连接)
- E51 东关东自动车道(高谷系统交流道直通)
湾岸分岐线
首都高速湾岸线(东海系统交流道连接)
首都高速1号羽田线(昭和岛系统交流道连接)
图片
-
东扇岛周边
-
机场中央
-
有明系统交流道
-
东云系统交流道
资料来源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