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势文昌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勢文昌廟map
Remove ads

24.250349°N 120.833482°E / 24.250349; 120.833482

事实速览 东势文昌庙, 基本信息 ...

东势文昌庙,是位于台湾台中市东势区泰昌里的文昌庙同治二年(1863年)建,祭祀圈为石冈、东势、新社和平区

沿革

早期历史

Thumb
旧庙龙柱

东势文昌庙的香火是由大埔县人王怀盛迁移到台湾时所携带的孔子文昌帝君韩愈朱熹神位[1]。嘉庆年间,由贡生田利见等人在鲤鱼伯公庙附近先建立私垫[2]。同治二年(1863年),由八个姓氏民众建祠[3]

1927年因水患,士绅提供900坪土地迁建于泰昌里现址[4][5]。东势发展的重心,也因水患从鲤鱼伯公庙附近曾移向文昌庙一带[6]。日治时期,日本政府会鼓励同属于东势郡的石冈、东势、新社及和平区居民来此祭祀[7]。孔子诞辰日时,东势郡守会亲率武生、文生杀牛祭祀[4]。战后时期,东势镇长会当主祭官、议员为陪祭官[8]

后来发生管理委员会分裂成“文昌庙”与“文昌祠”两个,导致纠纷不断[2][4]。1994年,法院判决由建祠八大姓后代朱坤才、张泰胜组成的文昌祠祭祀公益文教管理委员会,取得产权[3]

地震重建

镇民代表刘坤兆说,九二一地震时东势文昌庙夷为平地,连带造成庙旁厢房一家三口罹难[4]。庙的神像、古物暂放在文建会保存[9]。属于祭祀圈的石冈、东势、新社及和平四区信徒,认为其他区会主动修复,无人主动愿意出面带领重建[7]。2001年12月26日,地方人士成立重建委员会,推选镇民代表会主席刘坤兆担任主任委员[4]。到2004年时,此庙因人事和附近弱势户问题,已是东势中唯一还没重建的庙宇[9]

管理委员会主委许焕祯眼见遥遥无期,找来前县长陈庚金出任重建委员会主委后,才迈出重建第一步[7]。2006年11月1日,再度组成重建委员会,推选时任东势镇农会理事长吴武雄为主委、前台中县长陈庚金为荣誉主委,决定原址重建,并展开募款[10]。重建面积有3000多坪,新建物以台中孔庙作参考[5]。最大特色就是设置“博士匾”,“进士匾”,分别做为石冈、东势、新社及和平居民有博士学历、或公务人员高等考试及格者留名[11]

2009年1月10日动土时,新台币7500万工程费仅募集1000多万元[10]。2010年7月3日,陈庚金举行上梁典礼,县长黄仲生、东势镇长叶玉锦都前往参与[12]。2011年9月23日举行入火仪式时,两侧厢房、围墙和牌楼因缺2000万元而还没有完工[7]

Thumb
壁堵

在地震前,会有大学社团来此拓印[1]。重建时,重建委员会商请台中县书法协会理事徐菊英,集刻百多幅历代和现代书法名帖作壁堵,以便进行拓碑教学[2]。但有幅中国大陆制的文天祥青斗石浮雕刻成“名”族英雄,遭以大埔话“打狗冇”嘲笑是不会读书的小孩[13]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