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条英机

日本前首相,二战甲级战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条英机
Remove ads

东条英机(日语:東条 英機東條 英機とうじょう ひでき Tōjō Hideki发音:[toːʑoː çideki] ;1884年7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是大日本帝国陆军大将大政翼赞会总裁,并在1941年10月17日至1944年7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时间,担任第40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统制派最高领袖。他是二战的轴心国军政领袖之一,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次位公开支持(首位公开支持的是同样担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和德国意大利结成轴心国的日本政治人物。他在内阁总理大臣任内最著名的行动,例如负责下令珍珠港事件和许多战争罪行,引发了美日太平洋战争,虽然这些行动在他就任首相之前就开始计划了。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东条也被同盟国成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逮捕,认定为二战甲级战犯,因为战争罪行被谴责并判处死刑,于1948年12月23日执行绞刑。战后他因曾参与过许多的战争罪行的规划被视为首要主犯,亦有观点认为全面发动战争的人实际上是其前一任首相近卫文麿。

事实速览 东条 英机 東條 英機, 君主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Remove ads

生平

童年

1884年7月30日(户籍上报称为12月30日),东条英机生于东京市山手地区日语山の手的一所普通宅院中,是陆军中将东条英教与其妻子东条千岁日语東條千歳的三子,但是两个哥哥夭折,他作为长子来继承家督[1]

曾入番町小学日语千代田区立番町小学校四谷小学日语新宿区立四谷小学校青山小学日语港区立青山小学校[1]学习院初等科日语学习院初等科东京府城北寻常中学校日语東京都立戶山高等学校学习,1899年9月1日进入东京陆军幼年学校[2],1902年9月1日升入中央陆军幼年学校[3]

进入陆军

Thumb
东京都世田谷区用贺一丁目,东条英机邸迹。

1904年,东条英机入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3月,陆军士官学校第17期毕业[4],同年4月21日授阶陆军步兵少尉[4],参加日俄战争时日本胜局已定,故东条并未有机会参与实质性作战行动,1907年12月晋升为陆军步兵中尉

1909年,东条英机与东条胜子日语東條かつ子结婚。

1912年,东条英机入陆军大学校,1915年(大正4年)陆军大学校第27期毕业,晋升为陆军步兵大尉[4],并就任近卫歩兵第3连队中队长

大女儿出生后,1919年8月,以武官身份单身赴任瑞士。1922年担任陆军大学校的教官,次年转到陆军省副官[4]。1924年晋升为陆军步兵中校。1933年3月晋升为陆军步兵少将,同年11月被任命为陆军省军事调查部部长[5]

关东军

1935年9月21日,东条英机升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兼关东军警务长[5]。他在任期间,逮捕了大批从事共产国际活动的关东军军官[5];并加强中国东北各地区的特务组织和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持的满洲国军警的监视与控制,成立军事顾问团和中心保安局[6]。1936年2月26日二二六事件爆发时,逮捕关东军内部混乱的参与者,其实是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借机清理敌对的皇道派军人的政治势力。皇道派势微后,统制派掌握国政,成功控制内阁。因为他的残忍和嗜杀成性,所以被称为“剃刀将军”[7]。同年12月1日晋升为陆军中将。1937年3月,继任关东军参谋长[8]。中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东条英机被派任为察哈尔派遣兵团的负责人,指挥日军参与平绥铁路沿线作战

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后,日军中出现了扩大和不扩大战争的两派争论,其中不扩大战争由石原莞尔提出,时任日本首相的近卫文麿在两派的争论中举棋不定,既想向中国继续增兵,又不想让事态扩大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此时作为重要力量的关东军发挥了其影响力,作为参谋长的东条英机给大本营写了一封信,旗帜鲜明地认为扩大对华战争才是上策。为了让大本营最后下定决心,东条英机在1937年8月自作主张组建了关东军东条兵团,用闪电战术击溃中国军队,迅速攻占南口(在今北京)、张家口大同包头等地。这一行动在日本国内一片叫好,大本营还为东条英机颁发七七事变之后的第一枚勋章。这一战不仅表现出东条英机的军事才能,也展现出他一意孤行的领袖气质。在当时日本人的生活中,这种人很容易得到一些人狂热的支持。除了这次进攻之外,这期间东条英机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恶名昭彰的731部队。1940年下半年,东条英机下令在中国东北成立一支特种部队,其下又分为四个支队每支队30人,同时配备医学专家拿活人做细菌试验、进行活体解剖等一系列惨无人道的试验,人们将731部队称为“死亡工厂”。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战

Thumb
1943年11月5日参加大东亚会议的各国首脑。左起:巴莫张景惠汪兆铭东条英机威泰耶康劳威尔鲍斯

东条英机是1930年代主战的军阀之一。东条作为军事大臣是强烈支持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结盟成为轴心国

到1941年,东条英机已经是整个日本军队的最高指挥官,10月反对和美国开战的近卫文麿辞去了内阁总理大臣之位,得到支持的东条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陆军大臣军需大臣兼参谋总长并晋升大将,并担任执政党大政翼赞会第2任总裁,实际上开始独裁统治,支配整个日本。1941年12月7日,他下令日本舰队攻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东条担任首相期间,身边有七名亲信被称为“三奸四愚[9],其中“三奸”指的分别是加藤泊治郎日语加藤泊治郎四方谅二日语四方諒二以及铃木贞一,“四愚”则分别是佐藤贤了木村兵太郎真田穰一郎赤松贞雄日语赤松貞雄

  • 加藤泊治郎是日本陆军中将,曾任日本在中国东部扶持的南京政府军事教官,后为日本在华北秘密战斗部队的总负责人,战争末期被苏联军队俘虏,1951年死于苏联监狱中。
  • 四方谅二为日本陆军少将,曾任满洲国哈尔滨宪兵分队队长、关东军宪兵队少佐,上司正是东条英机;战争后期还分别担任过宪兵司令本部部长和上海宪兵队队长等职。战后虽被以战犯名义逮捕,但很快就被无罪释放。之后过平民生活,但每年都会在东条英机的忌日去参拜自己曾经的上司。
  • 铃木贞一为日本陆军中将,主要负责经济战。远东审判中被定为甲级战犯并判处无期徒刑,但仅被关押十年便被释放;后来虽未出山,但也与日本政界人物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此人更是以101岁的高龄在1989年去世。
  • 木村兵太郎因一手制造了缅甸屠杀惨案,所以为称之为“缅甸屠夫”,战后被判处绞刑。
  • 真田穣一郎为陆军少将,任陆军省军务局长等职,死于1957年。
  • 赤松贞雄为陆军大佐,曾任首相秘书官等职,死于1982年。
  • 佐藤贤了是日本陆军中将,曾担任过陆军省军务课长、陆军省军务局局长等职,战后被定罪为甲级战犯,但佐藤贤了毫无悔意,还将“甲级战犯”的罪责视为是“无上的荣光”,被关押六年出狱后不仅没有隐没世间,反而继续活跃在日本军政领域,而且直至死前都还在宣扬当年的战争罪行是“神圣光荣的”。

1944年7月18日,东条在日本海军于菲律宾海海战中被击溃后下台,由小矶国昭接任日本首相。战争结束后,东条英机在美军抓捕时自杀未遂(使用柯尔特.32口径手枪近距离射击胸膛,该枪现陈列在麦克阿瑟纪念馆),后在医院康复,然后被捕入狱,开始其战争罪行审讯。

Thumb
自杀未遂的东条英机
Thumb
1947年,东京大审期间拍摄

东条英机被囚在狱中期间,引用孟子的话“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10]

Remove ads

行刑及后事

Thumb
东条英机年少时

1948年11月12日,东条英机被同盟国东京军事法庭甲级战犯的身份判处绞首死刑,并押送到位于日本东京巢鸭监狱[11]。1948年12月23日零时10分30秒,绞刑执行[12]。尸体被送到横滨的久保山火葬场火化,骨灰没有被归还家属,美军弗瑞森少校乘坐联络机飞至横滨以东约30英里处的太平洋上空,将东条英机的骨灰大范围地抛洒进入了海里[13]。但仍有部分遗骨葬于杂司谷灵园殉国七士庙。1978年,东条英机与其他甲级战犯一起被供奉在靖国神社

由于日本的战争罪行大多是东条英机授权的,对于在亚洲战争死亡的千万平民、被虐待的上万盟军战俘、以及研究使用生化武器等情况,他被认为负有最高责任。

东条英机也是迄今唯一被处决的内阁总理大臣。

荣誉

位阶

日本勋章

外国勋章

Remove ads

评价

日本投降后,相形于许多自杀的日本陆军大将如杉山元田中静壹阿南惟几等等,东条英机用手枪自杀未遂的事实,形成一种被批评的原因。山田风太郎曾说“他为何不像阿南惟几一样用刀自杀,而去学外国人用手枪,还落得个自杀不成?对于曾经发布过‘宁死也不当敌虏’战训的他,日本人只有抱以苦笑。”但是山田也提到东条在日本人心中并非希特勒一样的怪物,而是败战牺牲品的象征。[38]

中华民国副总统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总结日本在二战中失败的原因时认为“东条英机是集中了日本军国教育培训体制下所有弊端的一个代表:无知、愚昧、短视、胆大......而唯一的优点只有外在仪表举止端正这一项。”[39]

家庭背景

Thumb
东条英机

长子东条英隆与东条英机不和,未受到父亲的照顾,战后东条英机从巢鸭监狱致电东条英隆,希望能够再见一面,东条英隆说道:“还有什么能够留恋的吗?”

东条英机的次子东条辉雄在战时参与战机的设计和战后的运输机和汽车设计,1980年代曾任三菱重工业的副社长、社长和会长。

东条英机的长孙女东条由布子出生于朝鲜京城(今韩国首尔),为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保护环境机构”前理事长。2007年5月,她宣布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参加日本参议员选举,并在2007年7月落选,而后于2013年2月15日病逝。

轶事

  • 东条英机在青山小学就读时,曾在练兵场与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发生争执,被按倒在地却一直不服输,最后高年级的学生先松手走开了。这件事以后,东条英机因为其倔强而被称为“打架王东条”。[40]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