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松山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松山庄(日语:松山庄/まつやましょう Matsuyama Shō)为台湾日治时期1920至1938年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北州七星郡,在1938年4月1日废庄并入台北市。大致为今日台北市松山区及信义区,少部分位于大安区、中山区、内湖区。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松山地区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属大加蚋堡的街庄,在1895年6月隶属“台北县直辖”,在1897年7月1日隶属“台北辨务署”。1901年11月11日,台湾的行政区划改为二十厅,松山地区隶属“台北厅锡口支厅”。1901年12月17日,台北厅划分为39个区,松山地区划为第3、5、6区[1]。1904年4月1日,大加蚋堡实施街庄整并[2]。1905年4月19日,台北厅锡口支厅的,东势庄改为“顶东势庄”,里族庄改为“旧里族庄”,以区别台北厅下其他同名的庄[3]。1906年1月1日,台北厅改设置以地名称呼的28个区,松山地区划为锡口区[4]。此时的街庄如下: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9街庄合并为台北州七星郡“松山庄”,辖域内分为松山、顶东势、下塔悠、上塔悠、旧里族、中坡、五分埔、三张犁、兴雅等9个大字。1938年4月1日,松山庄并入台北市后,此地设有台北市役所松山出张事务所。1945年12月国民政府接收时,松山出张事务所管辖范围没有改变[6]。
1946年2月8日台北市设松山区时,辖域是上述9个大字,再加上原本不属于松山庄的中仑。1990年3月12日台北市由16区重划为12区时,纵贯铁路以南的中坡、五分埔、三张犁、兴雅自松山区划出,与六张犁东半部组成信义区,兴雅光复南路以西部分再分出并入大安区[7]。1994年5月因应基隆河截弯取直调整区界,下塔悠北部被划入中山区、旧里族东部被划入内湖区[7]。
Remove ads
庄长
松山庄协议员名单
- 民选:陈木、陈梧杜、佐藤政胜、许金定、徐春乡、朱连兴、詹财
- 官选:芝崎定、税所重雄、陈好仁、陈复礼、中岛清四、陈茂松、蔡石头
交通
- 机场
设施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