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歌志内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歌志内市(日语:歌志内市/うたしないし Utashinai shi */?)是位于北海道中部空知综合振兴局的城市,地处夕张山,约75%的土地被森林覆盖[2],市区中心位于上歌志内川沿岸的河谷区域。当地过去因煤矿的开采而繁荣,在1948年时人口曾达到46,000人;但在煤矿产业衰退之后人口随之开始减少[3]。目前当地是全日本人口最少的城市,人口不到三千人,连在北海道升格为町的5,000人门槛都不足[4]。近年来歌志内市致力于经营神威岳国际滑雪场、市营神威岳温泉等观光设施,但仍然面临严峻的财政状况[5]。
“歌志内”的名称源自于阿伊努语的“ota-us-nay”,意思是有很多砂的河川。“河川”指的即是辖内的上歌志内川;而位于上歌志内川下游的砂川市的名称也是源自相同的阿伊努语,不同的是砂川市为采用此字的意思命名。[6][7]
Remove ads
人口
![]() | ||||||||||||||||||||||||||||||||||
歌志内市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
歌志内市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 |||||||||||||||||||||||||||||||||
■紫色是歌志内市
■绿色是全国 |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 |||||||||||||||||||||||||||||||||
歌志内市人口变化
| ||||||||||||||||||||||||||||||||||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
历史
此地过去为阿伊努人狩猎的区域,在江户时代末期曾经被江户幕府划为松前藩领地,但后来成为幕府直辖领,并交由庄内藩负责此地的警备。
歌志内市的开发始于1890年,北海道炭矿铁道在此设立空知采煤所,并划入新设立的奈江村(现在的砂川市),隔年完成了自岩见泽延伸至此的铁路;1897年:此地自奈江村中分出独立设置为歌志内村,不过当时的歌志内村辖区还包含现在的赤平市、芦别市,及上砂川町的部分山区[8],前两地区直到1900年及1922年才先后分出独立设置为芦别村和赤平村,而南部山区也在1949年与原砂川町(现在的砂川市)的东部区域合并为新设立的上砂川町。
随着煤矿产业的发展,住友集团旗下的住石煤矿业也在1911年在此开此煤矿,在本地逐渐繁荣之下,歌志内村在1940年改制为歌志内町,煤矿年产量曾达到70万吨,1948年人口数达到最高峰的46,171人;但此后随着煤矿产业的没落,人口开始减少,1953年起,煤矿矿场也开始逐一关闭,但歌志内町仍在1958年进一步改制为歌志内市。
随着矿产产量的减少,人口也开始外移,1981年人口数甚至首次低于1万人,当时也是全日本人口数唯一不满一万的市级行政区划,原本过去为运送煤矿所设立的铁路歌志内线在国铁分割民营化后也在1988年停止营运,辖内最早开始开采的煤矿-空知煤矿,也是最后一座维持营运的煤矿,最终在1995年关闭,至此辖内所有煤矿产业完全结束。
此后歌志内市致力于观光产业的发展,一度寄望依靠神威岳国际滑雪场及神威岳温泉支撑市政的财务,然而两者在2019年初破产倒闭。至今本地人仍持续渐少,辖内人口数在2007年11月人口首次跌破5,000人[9],在2014年跌破4,000人,至2020年时已低于3,000人[10]。
Remove ads
交通
现辖内无铁路及快速道路经过,过去曾有为开采煤矿的铁路,后来成为歌志内线,可往西通往砂川市,再转函馆本线接往北海道其他地方。现主要仰赖北海道中央巴士经营的客运路线处理往返砂川市区的交通。
|
|
教育
过去在人口极盛时期曾设有北海道歌志内高等学校,但在人口快速减少后,最终在2007年关闭,位于西侧的砂川市的北海道砂川高等学校成为离歌志内市最近的高等学校。而中学、小学也同样的遭到大量的关闭,在2010年后辖内仅剩中学校及小学校各一间;2021年两校也进一步合并为歌志内市立歌志内学园,成为市内唯一的学校。
姊妹、友好都市
过去曾与福冈县山田市缔结为姊妹都市,山田市过去曾为全日本人口第二少的市级行政区划,人口数约一万一千人,仅高于歌志内市;但山田市于2006年3月27日与周边行政区划合并为嘉麻市后,现歌志内市已无姊妹城市。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