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电子流行乐
電子音樂歌曲形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电子流行乐[4][5](英语:Electropop)是一种融合了电子和流行风格元素的流行音乐类型。它被描述为合成器流行乐的一种变体,侧重于硬电子声音。[6]该流派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21世纪初再次流行并产生影响。该流派经常与电子乐(electro)类型混淆,电子乐有时也被称为电子流行乐,但它是一个融合了放克和早期嘻哈音乐的独立流派。[7][8][1]
Remove ads
历史
赶时髦乐队的作曲家马丁·戈尔表示:“对于我们这一代从事电子音乐的人来说,发电站乐队都是教父”。[9]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音乐艺人如黄色魔术交响乐团和坂本龙一[10]、英国艺术家的加里·纽曼、赶时髦、夜半行军乐团、人类联盟合唱团、软细胞合唱团、约翰·福克斯和面容乐队,他们开创了一种新的合成器流行音乐风格,这种风格更多地借鉴了电子音乐,并强调主要使用合成器。[11]
一些引人入胜的新音乐开始传入美国;它被称为电子流行乐,因为电子乐器——主要是合成器和合成鼓——被用来创作流行歌曲。M乐队的《Pop Muzik》就是最早的代表作之一。之后,逐渐积累了有价值的的电子流行音乐唱片,尽管它们仍然大多数只能在摇滚迪斯科舞厅听到。但在1981年,闸门打开了,“新音乐”终于引起了轰动。突破性的歌曲是人类联盟的《你不要我了么?》。
Remove ads
布兰妮·斯皮尔斯极具影响力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目眩神迷》(2007年)将电子流行音乐推向主流,功不可没。2009年,媒体刊登文章,宣称电子流行音乐新时代的到来,而事实上,几位电子流行音乐艺术家的人气也随之上升。在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的2009年度之声民意调查中,130名音乐专家评选出最优秀的15位艺术家,其中10位属于电子流行乐流派。[13]Lady Gaga自2008年发行首张专辑《超人气》以来就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音乐作家西蒙·雷诺兹指出,“Gaga的一切都来自电子碰撞风格,除了她的音乐,而她的音乐并不是特别具有20世纪80年代的风格。”[14]激情坑乐队主唱迈克尔·安杰拉科斯(Michael Angelakos)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虽然演奏电子流行音乐并非他的本意,但宿舍生活的限制使得这种音乐类型更容易被接受[15]
2009年,《卫报》援引A&M唱片公司艺人及曲目主管詹姆斯·奥尔德姆的话说:“所有艺人与制作部门都对经理和律师说:‘不要再给我们任何乐队了,因为我们不会与他们签约,他们也不会卖出唱片。’所以,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本质上都是电子化的。”[16][17]

Remove ads
2010年代,得益于艾维奇、Lady Gaga、[18]卡尔文·哈里斯、[19]凯莎、[20]蕾哈娜[21]和捷德[22][23]等艺术家的成功,电子流行乐的商业知名度有所提升。2010年代初最成功的商业电子流行艺术家之一是创作歌手埃莉·古尔丁。[24][25][26][27]
参考来源
更多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