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日本参议院选举

第27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5年日本參議院選舉
Remove ads

2025年日本参议院选举,正式名称第27届参议院议员通常选举(日语:第27回参議院議員通常選挙だいにじゅうななかいさんぎいんぎいんつうじょうせんきょ Dai nijūnanakai Sangiin giin tsūjō senkyo */?)于2025年(令和7年)7月20日举行[1],改选日本参议院248个议席中的半数席次(124席),包括补选6个选区的7个席次。本次选举为通常选举,改选对象是2019年7月当选后任期将届的第25届参议院议员[2][3][4];同日举行的尚有数个市町村长及议会选举、地方议员补选日语2025年日本の補欠選挙、以及爱知县丰桥市公民投票。由于执政的自民党去年的众议院大选失去绝对多数,使得本次选举被认为是实际上的“政权选择选举”[5]

事实速览 日本参议院全数248席当中的124个议席 获得过半多数需125席, 第一大党 ...

本次选举于同日举行投开票,结果自公执政联盟总共取得47席,立宪(立民党)国民等在野党总共取得78席;自民、公明2个执政党席次下跌的同时,国民、参政2个在野党的席次则大幅提升。本次选举后的日本参议院,自民党虽仍以101席续居最大党地位,但在野党总席次以126席多于执政党的122席,至此自公执政联盟在日本国会两院均失去绝对多数,象征自民党全面进入朝小野大的执政局面。

Remove ads

背景

上届参议院选举结果

2022年日本参议院通常选举于2022年7月10日举行,投票率为52.05%,较2019年(48.8%)略为上升。

执政党

  • 自由民主党(以下简称自民党)获得63席,是2013年以来的最佳表现,改选席次中独占一半以上。得票率在比例代表区达到34.4%,在选区则达到38.7%。自民党不仅在比例代表区维持稳定领先,更在地方区席次方面展现压倒性优势。此次表现强劲与前首相安倍晋三遭遇枪击身亡后所引发的“同情票”与社会震惊气氛有关。
  • 公明党获得13席,虽比上届少1席,但成功守住现有选区与比例席位。比例代表区得票率为11.7%,在选区则为6.8%,略有下降,但在参议院仍稳居第三大党。作为自民党长期执政伙伴,公明党协助执政联盟稳住过半席次,并共同维持支持修宪的三分之二门槛。

在野党

  • 立宪民主党(以下简称立民党,比例代表投票时则简称民主党)仅取得17席,与上届相比减少6席,是自该党于2020年成立以来的最差选举表现。比例代表区得票率为12.8%,在选区则为15.3%,名列第三,但在参议院则维持第二大党。立民党在多个一人区败北,反映出选民对其政党形象与政策方向缺乏信心。
  • 日本维新会(以下简称维新会)获得12席,成为此次选举的大赢家之一。虽然选区议席不多(10.41%,获得4席),但在比例代表区取得14.8%的高得票率,赢得8席,为政党创下历来参议院选举最佳比例区表现。维新会以改革、经济成长与减税政策吸引都市选民,进一步巩固其“第三势力”定位。
  • 日本共产党(以下简称共产党)表现不佳,仅取得4席,是1992年以来最差成绩。比例代表区和选区的得票率都为6.8%,明显低于过往水准。党内面临高龄化与支持层流失问题,加上在选区中屡次让贤予立民党候选人,导致自身曝光度与影响力进一步下滑。
  • 国民民主党(以下简称国民党,比例代表投票时则简称民主党)获得5席,保持基本盘稳定,但比上届少了2席。比例得票率为6.0%,在选区则为3.8%,较上届稍微减少。国民党在部分政策上与自民党立场接近,例如防卫与经济政策,吸引部分中间派选民,但也因此遭受在野阵营批评。此次表现略显边缘化,未能大幅扩张支持层。
  • 令和新选组(以下简称令和组)取得3席,虽然选区议席不多(1.9%,获得1席),但在在比例代表区获得4.4%选票,首次于参议院选举中取得政党资格。党魁山本太郎强调反核、社会正义与底层民众支持,吸引一定年轻族群与弱势选民支持。
  • 参政党首次参与全国性参议院选举即取得1席,在比例代表区和选区分别获得3.3%和3.8%的得票率,表现超出部分媒体预期。该党因以“政党DIY”而闻名,诉求教育改革、传统文化、反对大型疫苗政策等议题,吸引部分中间偏右与保守立场选民。
  • 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保住1席,在比例区勉强维持政党地位。比例代表得票率为2.4%,选区则为0.3%,与上届相当。社民党长期低迷,支持基础逐渐萎缩,靠少数忠诚选民维系议席。
  • 其他小党与独立候选人共获得6席。其中包括NHK党等小型政党与无党籍候选人,部分成功突围反映地方个别议题或特殊选民动员效果。
Thumb
内阁总理大臣岸田文雄,2021年至2024年在任。

选后,时任自由民主党总裁岸田文雄继续担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领导政府推动修宪与防卫政策调整。此次选举亦因安倍晋三遇刺事件而影响氛围,被视为近年来日本政治稳定性的转捩点之一。

然而在其3年任期内,自民党内发生政治献金丑闻,撼动自民党政府的政治威信,并直接导致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下跌。岸田最终在2024年8月宣布放弃竞选连任自民党总裁。[6]

2024年9月27日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创纪录的有9人竞逐,最终由前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出线[7],随后于10月1日组阁;而最大在野党立民党在此前不久举行的代表(党魁)选举日语2024年立憲民主党代表選挙,由曾在2011年拜相野田佳彦当选。[8]

随后在9月30日,石破正式对外宣布,将于10月9日解散众议院,15日公示,并于27日举行投、开票[9]

Remove ads

上届众议院选举结果

2024年日本众议院通常选举于2024年10月27日举行,投票率为53.8%,较2021年略为下降。

执政党

  • 自民党虽然仍为第一大党,但表现大幅下滑,最终仅获得215席,失去单独过半优势,创下自2012年重新执政以来最差表现。比例代表区得票率为26.7%,选区则为38.5%,都下降了不少。自民党在多个选区遭遇反弹,包括都市地区与部分农村地区的支持也有所流失。上次选举反映出民众对政府物价上涨与外交政策的不满。
  • 公明党在部分选区因受到自民党失势影响而大幅下滑,其中仅在选前一个月上任的时任公明党党首石井启一,也在上次选举中于埼玉县第14区失利,由于公明党在小选区参选的候选人并不会列入比例代表席位中,因此石井无法透过比例区复活,成为自2009年时任公明党党首太田昭宏落选后,首位落败的联合执政党领袖。在比例代表的得票率为10.93%,选区则仅为1.35%,都下降了不少。最终仅获得24席,低于选前的32席,并被议席增加的国民民主党超越,退居第5大党。

在野党

  • 立民党该次表现显著成长,获得148席,创下该党自2020年成立以来最佳成绩。比例代表区得票率为21.2%,选区则为29.0%,成长幅度显得较为疲弱。在选战中,立民主打民生、反物价上涨与政权监督,成功在多个关键选区翻转自民党议席,确立其最大在野党地位。
  • 维新会获得38席,比例得票率为9.4%,选区则为11.2%。在上次选举中于关西以外地区面临激烈挑战,比例代表选举中,得票数较上届众院选减少了约295万票,并失去了在东北中国四国各选区的议席。在大本营大阪府,得票数也较上届减少约56万票,尽管在近畿地区仍保持第一党地位,但比例议席减少了3席。最终,整体席位由选前的数量减少6席,降至38席。
  • 国民党表现亮眼,席次从上届的7席增加至28席,比例得票率为11.3%,选区则为4.3%。这也使得该党的议席数超越公明党,成功跃升为比较第4大政党,并在爱知县提名的选区中获得全胜,并获得了单独提出法案的权利。该党诉求温和改革、经济成长与实用政策,吸引不少中间选民与自民党流失票。上次扩张使国民成为政策协调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 令和组取得9席,比例得票率为7.0%,但选区则仅为0.8%。该党诉求反贫困、反核能与社会正义议题,吸引一定年轻族群与弱势支持者,不过所有比例代表当选的候选人在选区的得票率都低于50%。
  • 共产党仅获得8席,比例得票率为6.2%,选区则为6.8%,表现持续低迷。由于自1996年以来持续确保的东北区议席却失守,导致总席次从选前的10席减少至8席,减少了2席,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席次,且在全国比例代表选举中,该党的得票数较上次大幅减少。
  • 参政党在比例代表选举的南关东近畿九州各区成功取得议席,比例得票率为3.4%,选区则为2.5%,使总席次从选前的1席增加至3席,增长了2席。
  • 新成立的日本保守党(以下简称保守党)则取得3席,比例得票率约为2.1%,选区则仅为0.2%,首度进入国会,在部分保守选民中获得认同,标志着右派政坛多元化的趋势。
  • 社民党比例得票率约为1.7%,选区则仅为0.5%,仅取得1席,延续微弱国会存在。
  • 其他无党籍候选人共获得12席,其中执政党阵营和在野党阵营各自取得6个议席。

选后,执政联盟未能维持过半,自民党虽仍为最大党,但须与其他政党协商组成稳定政权。首相石破于10月1日组阁,并于11月11日获国会信任投票,确立少数派政权地位。'上次选举突显日本政治进一步碎片化,政党协商与政策妥协将成未来国会运作的常态。

从2024年11月开始,石破就以少数政府形式执政,因为没有在野党的支持,推法案跟预算都非常困难。再加上石破卷入了发送礼券给议员的丑闻,导致他的支持度下滑,民众对自民党也越来越不满。

在野党也趁势合作,尤其是立民党和维新会,计划在一些地方办“反对派初选”,避免分票。[10]

Remove ads

首相石破的礼券丑闻

2025年3月13日,《朝日新闻》揭露,多名于2024年众议院大选首度当选的自民党国会议员,于同年3月初收受来自石破办公室的商品礼券。[11]随后,石破办公室证实,该批礼券金额约每人10万日圆(约合新台币20,197元),共发送予十余名议员,名义为“纪念品”,用途为购置西装等。

首相石破声称,这些礼券系由其私人资金支付,并无政治目的,纯属生活补助之用。[12]

根据《读卖新闻》报导,多数自民党议员选择退还该批商品礼券,并未实际使用。此事发生之际,国会正就政治献金透明化展开讨论,焦点包括企业与团体捐款等议题。[13]

此外,石破茂于事件前一日曾与公明党党魁齐藤铁夫会晤,对方表态将持续支持其领导地位。然而,同周自民党参议员西田昌司日语西田昌司则公开表态,认为石破应由新任党魁取代。[14][15]

石破以改革派路线当选自民党总裁,但此次事件引发在野党强烈批评。立民党党魁野田表明,将于国会追究此事责任。[16]维新会党魁、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亦公开批评石破之行为。[17]

依据《政治资金规正法》,禁止向个别政治人物提供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为捐赠。此次所涉10万日圆礼券,亦有被视为“捐赠”之嫌。[12][18]

Remove ads

不信任动议

立民党党魁兼在野党领袖野田于2025年3月21日记者会上表示,该党将“全面审慎判断”是否提出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并指出单凭此次丑闻尚不足以立即提出此案。稍早《朝日新闻》报导,立民党已转向“观望”策略,避免过早逼退石破,恐让自民党藉换人之势重振选情。[19]

国民党党魁玉木雄一郎则于3月17日表示,该党将“考虑包括不信任案在内的多元选项”应对此事,并呼吁石破应赴国会伦理审查会说明。[20]

此外,维新会共同代表前原诚司接受《产经新闻》专访时表示,尽管该党曾与自民党合作通过年度预算,但“一切可能性都在考量范围内”,包括支持不信任案。[21]

玉木其后亦表态,若政府政策背离“国家利益”,将敦促立民党认真考虑提出不信任案。[22]

美国川普政府宣布对日加征关税后,立民党表示,将于国会审议期间暂缓对政治丑闻的追究,改与政府共同应对关税问题。党魁野田亦指出,预计将于4月的党魁辩论中就相关议题展开讨论。[23]

东京都议员选举结果

2025年6月22日举行的东京都议会选举,虽属地方层级,但因东京为日本政治、经济与媒体中心,其选举结果向来被视为全国性政治气氛的风向球。此次投票率为47.59%,较2021年增加约5.20个百分点。

执政党

  • 小池百合子主导的“都民第一会”赢得31席,成为最大党,得票率约19.7%,是小池体制下第2次取得最多议席。虽未直接参与国政选举,但其成功操作地方议题与选民动员的能力,可能影响其他地方性政党如维新会在全国层级上的策略思维,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党在参议院比例区的存在感。
  • 自民党则惨遭重挫,仅获21席(自2021年的30席减少9席),创下历史新低。得票率约16.8%,反映出资金丑闻与物价上涨风波所造成选民疑虑。此结果对石破内阁而言,是一记政治警讯,亦可能在参议院选举中造成“首都圈效应”扩散至其他大城市选区,削弱其整体议席防线。
  • 公明党也受波及,但损失较少,取得19席(减少4席),得票率10.0%,不过这是自1989年日语1989年東京都議会議員選挙以来,36年来该党正式推举的候选人首次没有全部当选。
  • 国民民主党则克服了选举前丑闻和动乱的影响,首次赢得议席,共取得9席,得票率6.95%,成为议会内新兴力量。[注 1]
Remove ads

在野党

  • 立民党在此次选举明显回升,从12席增至17席,得票率约9.0%,虽比上届稍微下降,但在多处选区取得突破性胜利。
  • 共产党由19席跌至14席,得票率9.3%,跌幅5席,跌出了东京都政府反对党的榜首位置,显示整体选情不利。
  • 参政党首次参选,取得3席,得票率2.2%,因对现有政党的不信任,成为保守派选民的新目标,成功进入都议会。
  • 维新会未能赢得任何议席,丢掉了东京都议会中仅占有1个议席,得票率1.5%,失去了影响力。令和组保守党社民党等政治团体也未能赢得任何席次。
  • 其他无党籍及地方小党共取得13席,其中两名来自自由守护协会,五名由立民党等都政府反对党推荐,三名来自其他团体,还有一名来自东京生活联盟日语東京・生活者ネットワーク,反映各选区存在个人或在地派系影响力。

日期安排与规划

2025年6月24日的内阁会议决议,参议院选举将于7月3日公告,并于7月20日举行投开票。本次选举为1952年有纪录以来,首次在连续假期的中日举行的非补选国政选举。[24]

本次选举是针对2019年7月第25届参议院通常选举中当选议员的任期届满所进行的改选。

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睽违12年,再度与东京都议会议员选举在同一年举行的参议院选举。

东京都选举区,在第26届参议院定期选举中当选的莲舫(当时为立民党成员)参加了2024年东京都知事选举(并落选),因此根据《公职选举法》日语公職選挙法第90条自动失去参议员资格。然而,由于该区域的欠员人数未达《公职选举法》第113条第1项第4款所定“通常选举中该选区议员定数四分之一以上”的补选门槛,故并未办理补选。历经一年以上的议席空缺后,本次通常选举以合并补选方式进行,改选席次增加一席,该当选名单中第七位当选者将承接莲舫所留下的三年剩余任期。[25]此次合并选举为历来第五次实施,前次为神奈川县选举区[26]

同样地,神奈川县选举区的岛村大日语島村大(当时隶属自民党)于2023年8月30日去世,亦因未达补选实施要件,故至本次通常选举为止的近两年期间,该席次持续悬缺。

此外,东京都选举区的丸川珠代音喜多骏日语音喜多駿大阪府选举区东彻日语東徹 (政治家)、和和歌山县选举区世耕弘成于2024年10月15日参加第50届众议院总选举兵库县选举区清水贵之日语清水貴之则于同年10月31日参选兵库县知事选举日语2024年兵庫県知事選挙,依《公职选举法》第90条规定,均自动失去参议员资格;另有爱知县选举区大冢耕平于11月5日辞职,以参选名古屋市长选举日语2024年名古屋市長選挙。然而,依《公职选举法》第33条之2第6项规定,凡在任期届满前一年之9月16日以后产生之缺额,无须进行补选,故上述议席至本次通常选举为止均维持空缺。

因此,在本次选举中,将有6个选举区共7名改选议员因辞职或失职而出现空缺,这些空缺将自2023年或2024年以来历时将近两年,预计将随本次选举一并填补。

这场选举在7月3日正式开跑,共有518名候选人参选,主打议题是如何解决物价上涨问题。[27]

选举制度

日本参议院选举每三年举行一次,议员任期为六年,采半数改选制度。2025年将改选的议员,为2019年选举中当选之成员。

众议院相似,参议院选举采“并立制”,即结合地方选区与全国比例代表两种制度。在本次选举中,124席中有74席由都道府县单一或复数选区选出:单一选区采“相对多数制”,复数选区则使用“不可转移单票制”。其余50席由全国单一选区以政党比例代表方式选出,采“开放名单制”与“汉狄法”计算席次。

都道府县每次选举至少选出一名参议员,确保各地区至少拥有两席。各地区议席分配依据人口,例如东京都拥有12席,每次改选6人。为矫正选票价值不均,自2016年起,鸟取岛根德岛高知分别合并为一选区。

比例代表部分虽允许选民填写特定候选人名,但自2018年起,政党得以优先指定候选人排序,使其优先获得席次。此外,此制度不设得票门槛日语Electoral threshold,无论政党得票多寡,皆有机会取得议席。[28]

内阁

公告日

投票日

改选数

东京都选举区将增设1个补选议席(合并选举,任期3年),改选议席增至7个。

各选举区的改选数

选举布置

  • 总务省将制作海报、传单、网络广告、报纸广告和电视广告,也将在专门网站上提供有关投票方法以及候选人和政党的资讯。[29]
  • 各都道府县选举管理委员会将任命当地名人或与当地运动队伍有关的人士为形像人物,制作海报、广告等。[31][32][33]

选举制度

投票方法
秘密投票单票2票制(选区、比例代表)
选举权
満18歳以上的日本国民
被选举権
満30歳以上的日本国民
选民人数

同日选举和全民公投

市长选举
地方议会选举
  • 徳岛县三好市议会议员补选
  • 爱媛县松野町议会议员补选
  • 高知县南国市议会议员补选
  • 长崎县壹岐市议会议员选举
  • 冲縄县那霸市议会议员选举
地方公投
  • 爱知县豊桥市:关于是否继续推动“丰桥公园东区及多功能室内设施开发营运计划”的全民公投

各国政政党基本介绍及动向

在本次选举的32个一人选区中,五个国会拥有10席以上的主要在野政党(立民党、维新会、国民党、共产党、令和组)仅在16个选区完成候选人整合。具体而言,立民党取得10席整合提名,国民党1席,其余5席则由主要野党支持或现任的无党籍候选人出马。

由于立民党单方面与其他政党进行个别协调,虽整合范围较上届的11区略有扩大,但在野党之间未能建立合作战线,难以再现2016年2019年时的在野共斗日语民共共闘架构。

此外,参政党等政党于所有选区提名候选人,造成在野候选人进一步分裂,形成多方竞争态势。[34]

主要参选政党与选前席次如下:

各政党动向

执政党

自由民主党

自民党于本次参议院选举共提名79名候选人,涵盖全国各地方选区48人,以及比例代表区31人(其中2人列为特定名额日语特定枠名单,优先保障当选)。

在3月9日自民党全国党代表大会上,总裁石破表示,自民党应团结一致,回归“以人民为本的政治”初衷。[35]因为在前一日,他则强调,自己有“不惜一切代价赢得选举”的决心。[36]

自民党前总裁竞争者小林鹰之对石破茂的演说提出批评,表示未能从中感受到首相应有的明确讯息。部分观察人士亦指出,自民党目前在国会中居于少数,使石破难以有效推动其国政议程,进而削弱了其领导力。另一位前总裁竞争者高市早苗也对石破的演说持批评态度。[37][38][39]

小林随后建议,自民党应在参议院选举前,检视石破于总裁选举中所提出的政策纲领,以及上次众议院大选的政见,并据此评估执行情形,以确认改革进度。[40]

在石破发表演说的同日,自民党宣布提名杉田水脉为本次参议院选举的比例代表候选人。[41]然而,杉田在2022年与2023年间,因于其部落格中发表歧视在日韩国人LGBT族群等言论,遭札幌法务局认定违反人权。[42]尽管她事后公开道歉,相关言论仍广泛被视为具种族歧视性质,引发社会争议。[43]

根据《朝日新闻》报导,自民党提名具争议的前众议员杉田,可能是受到党内保守派施压,特别是与已故前首相安倍关系密切的派系。杉田过去被视为安倍派的重要支持者,与该派系关系密切。[44]

2025年4月11日,自民党最高顾问麻生太郎指出,当前选举情势对自民党而言堪称“紧急状况”,并强调执政联盟必须在参议院维持多数席次,以确保政权稳定。[45]

6月6日,自民党提名前东京都议员斋藤里恵日语齋藤里恵等三人参选比例代表。[46]

石破则于6月23日表态,选举目标为连同非改选席次,与执政伙伴公明党共同确保参议院过半数席位,以巩固执政基础。

6月26日,自民党在比例代表中正式提名现任参议员铃木宗男。铃木于2002年离开自民党,后创建地域政党新党大地并于2004年当选参议员,之后因罪入狱于2017年后恢复公民权,并加入维新会参加同年众议院选举失利,直至2019年的参议院选举透过比例代表再次当选,后因擅自访问俄罗斯而遭维新会除籍,因与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相识多年,并在其保证下重返已经离党23年的自民党并参加此次参议院选举。 [47]

公明党

本次选举中,公明党共提名24名候选人,其中选区7人、比例代表区17人。

公明党近日公布本次选举的政策纲领草案,内容聚焦于降低汽油价格,并主张废除临时油税作为纾困手段。[48]针对美国所加征的关税问题,党魁斋藤表示,“最有效的经济应对措施是减税”,并建议在减税政策尚未实施之前,先向民众发放现金,以提供即时支援。[49]

公明党党魁斋藤于6月25日表示,与石破所言一致,将连同非改选议席,维持执政联盟在参议院过半数的50席,作为胜败标准。[50]

6月27日,该党进一步表明,选举目标为选区与比例各取得7席,共计14席,并在比例代表区争取700万张政党票。[51]

在野党

立宪民主党

本次选举中,立民党共提名51名候选人,其中选区29人、比例代表区22人。

5月7日常任干事会议决定于参议院选举中提名现职比例代表石川大我日语石川大我[52]

立民党党魁野田于5月10日表示,众议院大选“极有可能”与参议院选举同日举行,或于前后时段同步进行。[53]

6月17日常任干事会议中决定于参议院选举中提名木村正弘日语木村正弘寺田博英日语寺田博英西野克也日语西野克也三位新人。 [54]

6月24日常任干事会议中决议提名元职莲舫等22人参选比例代表。 [55]

党魁野田于7月2日前表示,本次选举的最低目标为在改选席次范围内使执政党失去过半数席次,进一步则希望能让执政联盟于参议院整体席次上亦失去过半优势。[56]

日本维新会

本次选举,维新会共提名28名候选人,包含选区15人及比例代表区13人。

党魁吉村于6月25日表示,本次选战目标为“全体候选人当选,并使执政党失去参议院过半数优势”。[57]

国民民主党

国民党于本次选举共提名41名候选人,包含选区22人及比例代表区19人。

党魁玉木于3月4日表示,该党目标为取得21席以上,确保能单独提出涉及预算的法案,包括非改选议席在内。[58]玉木于3月25日进一步表明,国民党将尽可能多地提名候选人参选。[59][60]

同月,该党提名大学教授兼保守派评论家山田义彦日语山田義彦作为比例代表区候选人。[61]

5月14日国民党提名元众议院菅野志樱里须藤元气足立康史日语足立康史、现任参议员药师寺道代日语藥師寺道代参选比例代表。

菅野原为爱知县第7区众议员,后因丑闻引退。

须藤原为旧立民党党籍,参加参议院选举,后以无党籍活动,2024年东京都第15区以无党籍参加补选,结果落选。

足立原为维新会大阪府第9区众议员,后因违反党内的公职选举法违反而被暂停党员资格6个月,后以维新会在大阪府第9区提名新人选为由退出2024众议院选举,2025年4月国民党曾经打算提名其参加参议院大阪府选举区,但因劳动组合总联合会反对而失败。 [62] [63]若足立顺利当选,他将可能成为自2013年以来,首位在大阪当选的、非维新系且非执政党出身的参议员。

日本共产党

共产党本次共提名47名候选人,其中选区28人,比例代表区19人。

党委员长田村智子于6月25日表示,目标为使自民、公明两党失去参议院过半席次,并期望于比例代表区获得650万票支持,同时保住东京埼玉等现任议员所属选区席次,争取整体议席成长。[64]

令和新选组

令和新选组本次共提名24名候选人,包含选区12人及比例代表区12人(其中1名列为特定名额)。

党魁山本太郎于7月2日前表示,本次选举目标为取得7席。[65]

参政党

参政党于本次选举共提名55名候选人,包含选区45人及比例代表区10人。

党魁神谷宗币于6月6日表示,目标为比例代表区至少取得5席,选区方面以东京大阪作为重点选区,期望其中至少取得1席。此外,比例代表区的得票目标订为450万票以上。[66]

社会民主党

社民党本次共提名11名候选人,包含选区6人、比例代表区5人。

党首福岛瑞穗于6月18日表示,选举目标为比例区当选2人、选区当选1人,总计3席以上。该党若未能于比例区取得2%以上得票,或当选议席未达3席,将失去《公职选举法》所规定之政党资格。[67]

本次选举中,保守党共提名9名候选人,包含选区5人及比例代表区4人。

党魁百田尚树于7月2日前表示,该党目标为全体候选人当选。[68]

政党联盟动向

执政党

2025年2月,自民党与自2012年以来的执政联盟伙伴——公明党,签署选举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自民党将在五个选区支持公明党候选人,并针对卷入政治献金丑闻的自民党候选人设立条件,以争取公明党的支援。[69]

根据《每日新闻》报导,执政联盟本次选举最多只能失去16席,否则将丧失在参议院的多数地位。[70]

在野党

根据时事通信社的预测,若包括主要在野党——立民党在内的五个在野政党就32个单一选区达成共识,执政的自公联合政府预计仅能取得10席,而在野阵营可望获得22席。若维新会亦加入合作,在野方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执政联盟甚至可能仅保住3席。[71]

2025年1月,维新会向立民党提出一项旨在于单一选区整合候选人、以对抗自民党的构想。该提案包括透过网络民调与举行在野初选的方式选出共推候选人。然而,国民党令和组以及社民党对此计划表达怀疑,并未表示支持;共产党则明确表态拒绝参与此整合行动。[72]

2025年2月下旬,维新会宣布,将于当月底前决定是否举行在野阵营初选。该党干事长岩谷良平日语岩谷良平表示,除共产党外,各在野政党对初选构想皆持“相当正面”态度,并指出维新会对于立民党提出的修正方案亦持开放态度。[73]

随后于3月初,维新会共同代表前原提议,与立民党合作,在滋贺县奈良县和歌山县等三个单一选区(各选出一席)实施初选。上述三地皆位于大阪周边,属于维新会的主要支持地带。[74]

同时,国民党开始与立民党展开政策协议之磋商。据《每日新闻》报导,双方预计于选前签署一份基本政策协议,内容涵盖宪法、外交与安全保障、经济政策、能源方针及多元共融等议题。[75][76]

针对在野阵营整合的可能性,立民党党魁野田表示:“我基本上支持此构想,但我已向前原表明,若要推动此计划,应争取所有在野党一同参与。我们应公开呼吁各党加入;若某选区仅有立宪与维新的候选人,则应透过初选方式决定最终人选。”[77]

随后于4月1日,立民党籍资深国会议员小泽一郎宣布,立民党与维新会已就滋贺、奈良与和歌山三个选区达成共识,将整合候选人,推出统一人选参选。[78][79]

另一方面,《产经新闻》同时指出,立民党和国民党在选举合作上的立场出现严重分歧,合作前景不明。[80]立宪党方面视国民党为态度傲慢、缺乏诚意的“自命不凡新兴政党”,而国民党则认为立民党人“只关心选举”,难以获得真正的社会支持。[81]

其余发展

自民、公明执政联盟与在野党维新会之间所谓的“部分合作”关系,于2025年2月就该年度预算案达成协议,确保预算案顺利通过。[82][83]该预算案内容包括推动高中教育免费化及下调社会保险费等措施。经多次修正后,预算案于2025年3月正式敲定。[84][85]

其后,执政的自民、公明两党亦与在野的国民党达成共识,同意在特定条件下维持政党支部接受政治献金的制度,同时强化相关资讯公开与透明度。[86]

选举议题

政局

  • 执政党(自民党、公明党)如何维持过半数席次。[87]
  • 新兴政党(令和组、参政党、保守党)所获得的议席数。[88]

政策

关税谈判

Thumb
内阁总理大臣石破茂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举行会谈。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当选后,贸易失衡问题与关税政策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美国已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施加10%的基本关税,并可能对大多数日本商品征收24%的对等关税。此外,针对汽车汽车零组件钢铁铝材等项目,更已实施更高比例的关税。[97][98]

Thumb
石破政府成员齐聚一堂,讨论美国的关税政策。

首相石破所领导的政府正面临压力,须争取一项对日方有利的贸易协议。然而,外界报导指出,日本民众对美国的信任程度已出现下滑。尽管政界试图将关税议题推上政策主轴,但对多数日本选民而言,当前的经济问题仍是优先考量。若关税导致日本经济进一步恶化,势必将冲击薪资水准,这也成为社会的主要忧虑之一。[99]

Thumb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赤泽亮正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举行会谈。

现任石破政府至今尚未就美方对日本加征关税一事,与川普政府达成共识。[100]尽管首相石破茂向选民保证谈判将取得成果,反对党仍批评担任谈判代表的经财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多次赴美交涉却迟迟未见实质进展。[101][102]

稻米危机

Thumb
2025年3月上旬,5公斤预包装大米价格已达到4000日元左右。

2024年夏季起,稻米价格大幅上涨,引发社会广泛不满,外界称之为“令和米骚动”。为因应此局势,自民党积极推动扩大国内稻米生产规模,2025年春季更释出政府备蓄米日语政府備蓄米,以试图平抑米价。[103][104]

这场米价危机凸显了日本在粮食安全方面的隐忧,也进一步引发各界对于通膨与民生成本上升的关注。由于米价上扬对弱势群体造成更大冲击,社会上对强而有力的政治领导的呼声亦日益高涨。[105][106]

税收

4月,立民党提出将消费税税率下调至5%的方案,党内研究小组建议可透过提高法人税及所得税来支应财源。[107]在5月2日记者会上,党魁野田表示,针对宪法层级的减税构想中,关于将食品消费税降至0%并限定一年期限的设计,他本人并不拘泥于该期限长短。[108]

共产党亦主张将消费税降至5%(并以最终废除为目标),同时诉求提升中小企业薪资水准。[109][110]

社会问题

社民党主张全面废除消费税,特别是针对食品类项目,应率先取消。该党亦承诺提高看护、照护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薪资,全面停止国内所有核能发电设施运转,推动立法落实婚姻姓氏选择权与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时致力推动批准《禁止核武器条约》。[111][112]

外国人

在此次选举中,在日外国人的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13][114][115][116]不少声音认为,外国移民所受到的待遇优于日本本国民众,而部分此类观点亦受到错误资讯于社群媒体上的推波助澜。[113]在社交平台X上的参议院选举相关推文中,与“外国人”相关的推文数量远大于其他议题[117]

受到这种风潮的影响,其他政党也提出了各自的外国人对策,政府也做出了紧急应对。7月8日,首相石破指示内阁官房新设立处理在留外国人政策的事务局[118]。15日,“与外国人有秩序的共生社会推进室”在内阁官房建立[119]

自民党主张加强对外国人购置不动产的限制,并致力于将非法移民人数归零。

国民党则提议,针对非自住目的所持有的不动产课征税赋。[113]

参政党则打出“日本人第一”的口号,主张限制在日外国人权益,这种主张也被认为是歧视外国人。[120][121]

每日新闻》评论指出,“不少候选人试图透过主打对外国人设限来吸引关注”。这种情况引发了担忧,日本笔会发表抗议声明,指出一些政党“正在比谁更加排斥外国人”[122]

竞选过程

选举报导

提前通报和事实查核

鉴于去年各次选举中出现的混乱局面,各大报纸和电视台纷纷宣布,不会在本次选举中过分强调公平性,而是会扩大提前报道,并对社交媒体等平台上传播的信息进行事实核查。[123][124][125][126][127][128]

情况报导

媒体报道的选举情形如下。日期为进行民意调查的日期。

  1. 7月3日、4日
    • 读卖新闻[129]
    • NNN[130]
      • 执政党能否维持过半席次,局势尚属未明。自民党预料将仅止于40席出头,远低于此次改选席次。公明党亦面临苦战,能否保住10席亦属未定,恐将低于其改选时的14席。
      • 在野党方面,立民党有望挑战20席后段,国民党则势头良好,席次可望达到10席以上。维新会虽在大阪等区域选举表现亮眼,但于比例代表部分则陷入胶着。共产党则可能失守现有席次。令和组则有望进一步扩增议席,参政党则挑战双位数席次。此外,保守党社民党再生党日语石丸伸二,均有望透过比例代表取得议席。
    • 日本经济新闻[131][132]
      • 自民公明两党作为执政联盟,虽将从本次改选的66席减少,但仍有望超过50席,合并非改选议席后,将有机会维持国会过半优势。
      • 在野党方面,立民党预料将增加席次,国民党参政党亦有望取得进展。维新会则预计与上次改选 5 席相近,变化不大。共产党将聚焦于比例代表区以争取席次,令和组预计则可维持既有的比例议席。
    • 朝日新闻ANN[133]
      • 执政联盟是否能以非改选席次合并后稳住国会过半,局势仍属未明。自民党预料将低于改选前52席,目前在单一选区仅于12区保持领先。公明党方面,席次预估亦难以回到改选前的14席,在多数选区面临胶着或激战。
      • 在野党阵营中,已有9个单一选区由反对党领先,另有11个选区与自民党形成拉锯。立民党有望于选区扩大席次,整体席次可望突破改选前的22席。国民党亦势头良好,预计远超改选前4席,逼近其目标16席。参政党则有望于东京神奈川等地夺得议席,比例代表区亦预估将增加席次。
    • 共同通信[134]
      • 围绕着是否能取得包含非改选议席在内的国会过半,执政与在野两方竞争激烈。
      • 自民党在单一选区普遍陷入苦战,席次下滑几成定局,若单一选区失利,整体可能跌至40席初段。公明党方面,包含兵库等地在内选情不利,预计难以维持改选前14席。
      • 在野阵营方面,立民党于比例代表选举表现稳健,预计将超越前回7席,整体席次亦可望突破改选前22席,挑战20席后段。维新会与上届12席相比成长有限。共产党则恐怕跌破改选前7席。国民党则在千叶神奈川等多个选区稳居当选范围,预计大幅超越改选前的4席。令和组在比例区有望取得3席,参政党亦可能于东京选区首次夺得议席。
  2. 7月5日、6日
    • 每日新闻[135]
      • 自民公明两党为维持过半席次而苦战,距离稳固50席仍有距离,执政与在野之间攻防激烈。自民党在单一选区仅于9区维持领先,复数选区则于11区各自预计仅能取得1席。比例代表方面,席次预估将落于12至15席之间,低于上届的18席。整体席次预估为32至46席不等。公明党最高预估仅10席,亦将低于改选前的14席。
      • 在野党方面,选情较为有利。单一选区已有16区由无党籍或在野系候选人领先,另有7区与自民党呈现激战态势。立民党预计于北海道埼玉千叶东京神奈川爱知广岛福冈等复数选区各自取得1席,比例区则可望稳住7至10席。维新会成长受限,预料仅于京都大阪各取得1席,并以大阪第2席及东京、兵库议席为目标,比例代表则预估3至4席。共产党预期于东京取得1席,比例代表2至3席。国民党静冈、爱知、香川预计可取得议席,并于千叶、东京、神奈川等地激战,比例代表预估取得6至7席。令和组于比例代表预料取得3至4席,并有望在东京夺得议席。参政党则于东京、爱知、福冈等地预计可夺下议席,埼玉、千叶、神奈川、大阪等地亦处于激战中,比例区预估6至7席。社民党保守党亦有透过比例代表取得议席的可能。
    • JNN[136]
      • 自民公明两党皆面临议席缩减,能否维持国会过半席次仍属未明。自民党于单一选区仅于9区保持优势,过往强势的鹿儿岛宫崎等地亦陷苦战。
      • 在野党阵营方面,于东北四国等地共12个单一选区占优,另有11区与自民党形成激烈拉锯战。立民党预料可于选区扩增议席。维新会令和组亦可望小幅增加席次。国民党预期将大幅超越改选前议席,取得明显增幅。参政党在比例代表部分有望大幅增加议席,亦可能于选区首次取得席次。保守党预料可取得新席次。共产党议席则可能减少,社民党能否保住席次仍属未定。
    • 产经新闻FNN[137][138]
      • 自民党单独取得过半席次已相当困难,是否能与公明党合力确保50席、维持国会过半,正与在野党展开激烈攻防。单一选区方面,自民党于石破家乡所在的鸟取、岛根,以及北陆多数地区共计14区维持领先优势。
      • 在野党阵营方面,立民党等透过候选人调整的单一选区中,已有11区领先,另有7区与自民党陷入胶着。此外,国民党参政党在比例代表等选举中,预料将大幅超越现有席次。
  3. 7月12日、13日
    • 每日新闻[139]
      • 自民公明两党在争取过半所需的50席方面持续陷入苦战,部分选区的劣势甚至较前次调查更为明显。预估两党合计席次为31至55席。自民党于单一选区维持优势的席次已由上回调查的9区减至6区,全体席次预估降至27至43席。公明党在所提名的7个选区中,仅于东京维持优势,其余均陷入苦战,整体预估为4至12席。
      • 在野党阵营方面,单一选区中有16区保持优势,另有2区已由拉锯转为领先,其余8区仍与自民党胶着。立民党选情稳健,确定将超越改选前的 22 席。维新会成长受限,能否达成6席以上目标仍不明朗。共产党预估可确保3至5席。国民党延续初期声势,有望自改选前4席大幅翻倍成长。参政党则预估取得8至17席。此外,令和组保守党均有望于比例代表区取得复数席次,社民党亦有机会透过比例席次入选。
    • JNN[140]
      • 自民公明两党议席预料双双下滑,执政联盟可能跌破过半所需的50席门槛。单一选区方面,自民党领先席次减至8区。
      • 在野党阵营于东北四国等地的优势选区增至15区,自民党过往稳固的栃木熊本等9区目前均陷入激战。立民党于选区预计可增加席次,维新会令和组也预估将小幅提升。国民党预计可望增加10席以上。参政党则有望于比例代表大幅扩增席次,包含选区在内整体预估突破10席。保守党亦可望取得新议席。共产党席次预估减少,社民党能否取得席次仍不明朗。
    • 产经新闻[141]
      • 自民党在单一选区表现不振,可能仅获得30席左右,成绩恐将陷入低迷。公明党亦在多个选区面临激烈选战,整体执政联盟的席次恐将止步于40席上下。
      • 立民党有望守住改选前的22席,并有可能小幅增席。国民党则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势头,预期可将改选前的4席翻倍以上。参政党在多个选区中成功打入主要政党之争,突破10席的可能性亦逐渐浮现。维新会在其大本营大阪亦陷入苦战,所推出的两位候选人是否能顺利当选仍不明朗。
    • FNN[142]
      • 执政联盟正面临艰困的选战,目标50席的达成情势严峻。自民党在在上一轮调查中于单一选区占优,但目前已有近半数选区陷入与在野候选人的拉锯战,比例代表部分也难以维持改选前的19席,整体席次可能落在40席出头。公明党方面,在多数设有候选人的改选选区中,竞争也相当激烈,当选与否未明,即使加上比例部分,席次可能无法达到改选前的14席。
      • 在野党阵营方面,立民党于选区层面展现增势,惟比例代表选情不振,预估整体席次将落在20席后段。维新会除地盘近畿地区外,难以扩展支持,预料维持现有约5席水准。共产党虽于东京选区领先,但其余选区与比例代表皆苦战,整体席次可能减少。国民党则于首都圈与东海地区占有优势,比例得票也可望倍增,有望逼近其目标的16席。令和组在比例部分有望取得数席。参政党于比例代表方面在全国声势上升,并于多个改选3席以上的选区中领先,有望挑战两位数席次。社民党保守党也有望于比例代表中取得议席。
  4. 7月12日~15日
    • 读卖新闻[143]
      • 执政党阵营此次可能无法达到过半门槛的50席,维持多数席次的局势日益严峻。自民党在单一选区中仅在4个区域处于领先,原本占优的群马岐阜奈良等地已转为胶着。虽然在复数选区中仍有望确保部分议席,但大阪选情特别不利,甚至出现跌破1989年创下的历史最低36席的可能性。公明党的选情同样低迷,整体席次可能回落至历史最低的9席水准。
      • 在野党阵营方面,立民党选情稳健,较选战初期有所提升,于岩手长野三重等一人区具备优势,合并比例代表席次后,争取30席可期。国民党维持强劲气势,有望大幅增席,突破16席目标亦具实现可能。参政党持续扩大攻势,总席次可望突破两位数,在东京居于领先,并于埼玉爱知、大阪等地展开激战,在比例代表区亦展现强势表现。相对地,维新会令和组声势未见明显上扬,共产党则可能无法维持现有7席。保守党有望于比例代表取得数席,社民党则争取1席进入国会。
      • 各政党预估席次如下:
        • 自民党:24~39席
        • 公明党:7~13席
        • 立民党:24~32席
        • 国民党:12~25席
        • 参政党:5~19席
        • 维新会:3~9席
        • 共产党:2~5席
        • 令和组:2~5席
        • 保守党:1~5席
        • 社民党:0~1席
        • 无党籍:8~9席
    • NNN[144]
      • 执政党阵营的选情自序盘以来持续恶化。自民党面临苦战的选区不断增加,预估在选区与比例代表合计下,仅能维持在30席出头。公明党也难以确保既定的14席目标,目前正面临是否能突破两位数席次的边缘攻防,执政联盟整体难以维持过半优势。
      • 在野阵营方面,立民党保持上升势头,有望超越改选前的22席,挑战30席以上。国民党的气势同样稳定,席次可望大幅增长,突破原定16席目标。维新会虽在大阪等地选区有望取得席次,但在关西以外地区及比例代表部分仍陷入瓶颈,难以进一步扩张,难达标6席以上的目标。共产党选情低迷,恐跌破改选前的7席。令和组表现稳健,有机会在改选前的2席基础上增加席次。参政党自序盘以来支持度稳步上升,预估有望挑战双位数席次。保守党在比例代表区有望取得复数议席。社民党有可能透过比例分得一席。至于再生党日语石丸伸二未来团队(以下简称未来党)、NHK党,目前尚看不到取得议席的迹象。
  5. 7月13日~14日
    • 朝日新闻ANN[145][146]
      • 自民公明两党所组成的执政联盟整体情势较选战初期更为不利,预计将难以维持改选前的125席。自民党在比例代表部分亦面临苦战,选区与比例合计席次恐仅止步于30席出头。公明党则在东京以外的选区选情低迷,整体可能仅获约9席,两党合计席次甚至可能无法达到50席。
      • 在野党阵营方面,参政党展现强势上升趋势,总席次可望逼近15席,其中在选区中可能获得约7席,比例代表部分更有机会与其他在野党竞争第一。立民党则可望超越改选前的22席,有望取得约27席,主要在单一选区取得突破,但在比例代表选区表现平平。国民党在选区方面未能明显摆脱混战局势,然而在比例代表票数方面表现不俗,有望超越目标的16席。维新会整体席次与改选前的5席持平,成长空间有限;共产党约为4席,令和组则预估可得3席左右。社民党保守党未来党以及NHK党亦有可能取得议席。
    • 共同通信[147]
      • 自民公明两党所组成的执政联盟选情艰困,维持原本125席的目标变得不甚乐观。自民党在选区与比例代表合计能否稳住40席仍处于拉锯战,其中在全国32个单一选区中,东北地区甚至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 在野党方面,立民党选情稳定,有望保持稳健进展;国民党则预期将大幅增席。参政党延续前次调查以来的气势,力拼突破两位数席次。维新会则显得停滞不前,未见明显进展。
  6. 7月13日~15日
    • 日本经济新闻[148]
      • 自民公明两党所组成的执政联盟选情较起初预估更加艰困,预料将大幅减少席次,能否取得50席亦属未定之数。
      • 国民党参政党则气势强劲,双方皆有望取得超过10席的成绩。立民党预计将维持目前22席的改选席次,选情呈现持平趋势。维新会是否能达成6席以上的目标仍具不确定性;共产党即使加上比例代表,能否达到5席也属未知。另方面,令和组则有望维持3席左右。
  7. 调查日不明(7月15日报导)
    • 时事通信[149]
      • 自民公明两党所组成的执政联盟目前选情不佳,能否与非改选议席合计达到过半数所需的50席,情势尚不明朗。自民党在32个一人区中大约在13区领先,但其中约半数为激战区,特别是在东北四国九州等地,许多候选人落后于在野阵营。复数区方面,包括千叶京都兵库等地亦未能确保优势。比例代表选区方面,预料将由上届的18席大幅减至约12席。公明党除东京外在各选区皆处于当落线上,埼玉爱知等地选情艰困,比例票部分亦恐难达上届的6席,整体席次恐低于本次改选数14席。
      • 在野党方面,立民党预料将超越改选前的22席,在岩手长野等传统优势地区以外,于福岛栃木等地亦有不错表现,在约10个选区中领先自民。该党在11个复数区中多处于有利位置,比例票部分亦有望增长,超越前次的7席。维新会在大阪的第二席,以及京都与兵库选区皆陷入苦战,比例票成长亦有限。共产党有望守住东京一席,比例选区则与上次相同维持在3席。国民党则在东京静冈与爱知等复数区选情有望,在山梨香川的一人区也表现良好,整体而言改选前为4席,本次有望增加10席以上。令和组在比例票方面预料可取得2至4席。参政党则有望于东京等复数区当选,若比例票表现理想,有望取得两位数席次。社民党保守党也将力拼在比例区获得议席。
  8. 7月17日
    • 产经新闻[150]
      • 最新调查显示,执政联盟在东京大阪爱知等大票仓面临苦战,自民公明席次恐难达50席过半。自民党在多区提名双人参选仍不利,比例票亦低迷,恐跌至30席。公明党在关东关西多区当落未定,维持现有14席难度极高。
      • 在野党方面,立民党有望突破30席,国民党北海道、爱知等地选情看涨,挑战16席目标具可行性。参政党则在多区强攻。维新会在大阪有望双胜,但整体选情仍难以乐观。
    • FNN[151]
      • 自民党在选区与比例代表两方面的选情自中盘以来持续恶化,整体席次恐将止步于30席上下。公明党方面,所有在三席以上的选区所提名的候选人多数陷入激战,胜负难分。比例代表部分亦显示支持下滑,守住改选席次的希望渺茫。
      • 立民党气势上扬,有望扩大席次并迈向30席大关。国民党虽在多个选区呈现拉锯态势,但在比例代表中可望实现席次倍增,迈向目标的16席以上。维新预计仅能在近畿地区取得选区议席,地方外拓展有限。令和组于比例区可能取得约3席。参政党声势持续上升,预估有望跨越两位数门槛,甚至挑战20席,但实际能否突破尚待观察。社民党仍在为比例代表的议席奋战,保守党则预估能于比例区取得约2席。

竞选口号

更多信息 政党, 日文 ...

政策纲领

安倍晋三遇刺三周年

Thumb
宪政殉难之碑(2025年7月6日)

2025年7月6日,于大阪护国神社安倍晋三显彰碑‘宪政殉难之碑’建立了。是安倍昭惠挥毫[163]。 2025年7月8日,正值前首相安倍遇刺三周年,日本各地爆发反政府抗议与骚乱,事件达到高峰[164]。与此同时,涉嫌行凶的被告预定于十月受审,此案揭露了执政党议员与争议性统一教会之间的关联。据《每日新闻》报导,首相石破当天也在奈良县大和西大寺车站前的事件现场献上花束,现场并设有追悼用的献花台[165]

参政党崛起

7月3日正式展开选战,然而日本记者俱乐部在前一日(7月2日)即已举办由各党党魁参与的辩论会。[166]

极右政党“参政党”在民调中迅速崛起,对保守派执政的自民党以及中间派倾向的国民党造成冲击。[167] 选战初期,各党主要诉求集中在减税、加薪及扩大福利等经济政策。[168]

参政党的迅速成长,据传获得不少过去支持安倍时期自民党的选民青睐,他们对历任继任首相感到失望。[169][170]这场突如其来的声势被形容为“风暴之眼”。[171][172]

民意调查

Thumb
政党认同民调
Thumb
政党支持度(比例代表)
Thumb
内阁支持度(石破内阁

选举结果

选区结果一览

更多信息 每个选区中得票最高的政党 ...

选后议席

101 21 32 15 19 22 38
自由民主党 公明党 其他 参政党 日本维新会 国民民主党 立宪民主党

政党席次一览

Thumb
各政党当选席次圆饼图

政党改选席次率

  自由民主党(31.20%)
  立宪民主党(17.60%)
  国民民主党(13.60%)
  参政党(11.20%)
  公明党(6.40%)
  日本维新会(5.60%)
  日本共产党(2.40%)
  令和新选组(2.40%)
  日本保守党(1.60%)
  社会民主党(0.80%)
  未来团队(0.80%)
  无党籍(6.40%)

政党总席次率

  自由民主党(40.73%)
  立宪民主党(15.32%)
  国民民主党(8.87%)
  公明党(8.47%)
  日本维新会(7.66%)
  参政党(6.05%)
  日本共产党(2.82%)
  令和新选组(2.42%)
  日本保守党(0.81%)
  社会民主党(0.81%)
  未来团队(0.40%)
  NHK党(0.40%)
  无党籍(5.24%)

得票率(小选举区)

  自由民主党(24.46%)
  参政党(15.67%)
  立宪民主党(15.42%)
  国民民主党(12.14%)
  日本维新会(5.84%)
  公明党(5.37%)
  日本共产党(4.79%)
  令和新选组(3.18%)
  未来团队(1.62%)
  日本保守党(1.10%)
  社会民主党(0.51%)
  其他(9.9%)

得票率(比例代表)

  自由民主党(21.64%)
  国民民主党(12.88%)
  参政党(12.55%)
  立宪民主党(12.50%)
  公明党(8.80%)
  日本维新会(7.39%)
  令和新选组(6.56%)
  日本保守党(5.04%)
  日本共产党(4.84%)
  未来团队(2.56%)
  社会民主党(2.06%)
  其他(3.18%)
更多信息 政党, 获得 议席 ...
选区投票率:58.51%(跟上届比: 6.46%)
【男性:59.27%(跟上届比: 7.00%) 女性:57.80%(跟上届比: 5.96%)】
比例代表投票率:58.51%(跟上届比: 6.47%)
【男性:59.27%(跟上届比: 7.01%) 女性:57.80%(跟上届比: 5.96%)】
  • 获得议席(125)・选区议席数(75)、包括东京选区(1)内不可连任的补选(合并选举)的候选人。
更多信息 得票率(小选举区) ...
更多信息 得票率(比例代表) ...
更多信息 参议院席次 ...

各政党当选人资讯

更多信息 政党, 总计 ...
  • (+1)是东京选区(1)的非连任补选(合并选举)的当选者。

所有都道府县的投票率均高于上届参议院选举。[173]

提前投票人数(按选区计算)为26,182,089人,创下新高,高于2022年参议院选举的19,613,000人的纪录。[174]

当选的女性人数达到42人,创历史新高,占比首次达到30%。[175]

各选区结果

更多信息 选区, 总 席次 ...

当选议员

选区

 自由民主党   公明党   立宪民主党   日本维新会   国民民主党   日本共产党   参政党   无党籍 

更多信息 改选数4席以上, 东京都 ...
更多信息 改选数3席, 北海道 ...
更多信息 改选数2席, 茨城县 ...
更多信息 改选数1席, 青森县 ...

比例区

 自由民主党   公明党   立宪民主党   日本维新会   国民民主党   日本共产党   参政党   日本保守党  未来团队   令和新选组   社会民主党 

更多信息 1-10, 11-20 ...


选举分析

此次选举女性议员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42人,超过了2019年的35人。然而,女性议员在议院中的比例仅为29.1%,低于政府设定的35%的选举目标。[176]

执政党

此次选举执政党赢得了47席,加上未改选的议席(75席),执政党共获得122席,未达到所需的125席的多数席次。这是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由自民党领导的政府在众议院参议院均未获得多数席次。[177]

自由民主党

自民党遭遇严重挫败,不仅在选区与比例代表选举双双失利,总议席数也从上届改选的52席骤减至39席,为历来第三差的选举结果,仅高于1989年2007年[178]

在选区方面,自民党仅获得14席,败给非自民党候选人的18席,成绩为14胜18败,首次在此类选区中落于下风。相较于2022年时的28胜4败,自民党在本次选举中的席次大幅减少,创下自2016年一人区设为32个以来的最低纪录。[179](不过其中1席则由亲执政阵营的无党籍人士当选。)

自民党虽然在鸟取县、岛根县(自民党党魁石破的家乡)、福井县山口县获胜,但在四国失去了所有席位,在东北地区则以一胜五负的成绩结束选举。[180]

自民党也失守多个传统保守票仓,包括大阪香川鹿儿岛,前者是27年来首次失利,后两者更是分别自18年及自设为1人区以来首度失守,和歌山则由于党内大老二阶俊博再次落选,更加凸显党势衰退。[181]东京选区亦未能全胜,前厚生劳动大臣武见敬三日语武見敬三落选;比例名单上则有前参议院议长山东昭子与代理干事长佐藤正久未能当选,显示党内核心人士日语保守王国亦难保席位。[182][183]

比例代表得票率亦创下历史新低,仅获得1280万票,得票率占21.64%,较上次选举减少约180万票,更比上届减少约545万票,最终仅获12席,与2010年并列为该党比例代表表现最差的纪录。[184]

公明党

与此同时,公明党同样面临重大挫败,最终只获得选区与比例各4席,总计8席,为该党历来最差成绩,与上届改选的14席相比大幅减少。[185]

选区方面,在埼玉神奈川爱知等都市型选区皆遭遇败绩,尤其神奈川更仅以5,289票之差败给参政党候选人,反映其传统组织票在新兴势力冲击下出现松动。[186]

比例代表方面,虽设定700万票为目标,最终仅得521万票,较上次选举减少约75万票,更比上届减少约100万票,且得票率仅占8.80%,首度跌破10%,为该党发展以来首次。[187]

在野党

此次选举在野党赢得了78席,加上未改选的议席(48席),在野党共获得126席,达到所需的125席的多数席次。

但由于各党理念不合,组成联合政府的可能性较为低迷,且在部分选区中,非自民候选人数众多,导致票源分散,自民党候选人反而在分裂局面中脱颖而出。若立民、国民、维新、共产、令和组能在所有一人区完成候选人整合,理论上可将胜选席次推高20席。然而实际上,像是栃木(立民与共产)、滋贺(国民、维新、共产)、奈良(立民、国民、维新、共产)等地,皆出现野党票源分裂、相互拉扯而全数落败的情况。[188]只有在秋田山形德岛、高知爱媛鹿儿岛冲绳等地,皆由在野共推候选人胜选。[189]

立宪民主党

此次选举立民党表现虽无明显突破,仍稳住在野党第一地位。最终在选区取得15席、比例7席,合计22席,未能实现议席增长的选前目标。

在1人选区方面,立民党拿下8席,较上届增加6席,并在岩手宫城新潟长野三重等地获得议席,且成功从自民党手中夺下青森宫崎大分三席;但在复数选区则面临来自其他在野党的激烈竞争,茨城福冈由国民党夺下,东京则被参政党击败。原有两名现任议员中,仅一人成功当选(且为三年任期的补选席次),突显该党在大都市的支持力不稳。[190]且该党在全国总票数仅排名第三,居自民党和参政党之后。

比例票部分亦表现平平,得到了约740万票,得票率占12.50%,仅居自民党、国民党、参政党之后,位列第四,虽比上届增加约67万票,但较上次选举减少了约400万票,与其作为最大在野党的地位出现落差。

国民民主党

国民党在选前面临候补者拥立争议而一度引发党势下滑的忧虑,但最终实现强劲反弹。选举区取得10席、比例代表获得7席,合计17席,为改选前4席的四倍以上,成功超越党魁玉木所设定的16席目标。加计非改选的5席,该党已确保参议院内21席以上,首次具备单独提出附带预算法案的权限。

选区方面在除大阪外的所有4人区均有斩获,东京更成功夺得2席。2人区的静冈选区中,干事长榛叶贺津也日语榛葉賀津也与六年前相比得票大幅增加,以最高票当选。1人区方面,国民党不仅于保守地盘富山获胜,亦于党魁家乡香川山梨赢得议席,共夺得3席,增加2席。[191]在全国总票数排名第四,居自民党、参政党、立民党之后。

比例得票亦位居全体在野党之首,共取得762万票,得票率占12.88%,较上次选举增加约145万票,更比上届增加约447万票,仅居自民党之后,是创党以来最佳成绩。[192]

日本维新会

维新会则在本次选举中小幅前进,从改选前的6席增至7席,略为增长。[193]

在地盘大阪顺利守住2席,且在京都亦首次取得议席,但在兵库失利,影响其在关西的全面掌控,总共取得3席。[194]

比例代表方面,取得4席,达成选前设定的基本目标。然而,该党在2022年比例票曾以约785万票居在野党之首,本届仅得438万票,得票率仅占7.39%,得票数几近腰斩,比上次选举也减少约75万票,反映其在全国扩张策略上仍面临挑战。[195]

参政党

参政党则为本次选举中成长最为迅速的新兴势力之一,选举区与比例代表各取得7席,总计14席,虽未能达成最终盘所设定的20席目标,仍远超过原定6席的起始目标。[196]

该党在东京福冈皆获胜,并成功于全部4人区赢得议席,甚至在2人区茨城击败立民党现任,突显其急速上升的声势。此外,参政党于全国所有选区均有派出候选人,不仅使其选区总得票数为在野党第一,全国总票数亦排名第二,仅居自民党之后。

虽然参政党在所有1人选区皆有提名,却未能于任何一人区当选,但作为保守派与无党派选民的选项之一,某种程度削弱了自民党的支持,间接促使非自民候选人受益。[197]根据《朝日新闻》的出口调查,无党派选民在一人区中支持自民党的比例,较2022年下降逾10个百分点;投给参政党的比例则增加超过一倍。[198]

而在比例代表方面,该党共取得743万票,得票率占12.88%,较上次选举增加约556万票,更比上届增加约567万票,为全国第三,仅居自民党与国民党之后,并于除秋田外的所有都道府县得票率皆超过10%,在大阪更以第二高票紧追维新会之后。[199][200]所有选区候选人皆达没收点门槛以上,证明其基层动员力与号召力正迅速扩张。其参议院席次已达提交预算外法案的门槛。[201]

日本共产党

共产党则在本次选举中大幅缩水,选举结果仅获得选区1席、比例2席,共计3席,较上届改选前的7席腰斩有余。加上非改选席次,该党目前在参议院总席次仅剩7席,失去单独提出法案的门槛。[202][203]

在选区方面,尽管在东京保住1席,但于埼玉京都失利,丧失过往的据点。

比例票方面亦不理想,仅得约286万票,较上次选举减少约50万票,更比上届减少约75万票,且得票率仅占4.84%,首度跌破5%,为1968年以来首次。显示党内长期以来的高龄化问题与组织力衰退已无法逆转。[204]

令和新选组

令和组方面,本次选举于比例代表中共获得388万票,较上次选举增加约7万票,更比上届增加约155万票,得票率达6.56%,成功取得3席,加上非改选席次,该党目前在参议院总席次拿下6席。

选区方面则以188万票、3.18%的得票率未能夺得任何议席。虽选区成绩未见突破,但整体得票表现显著优于上届,且是该党第一次选区拿下超过百万票,而比例票增长也使其成为国会中规模扩大的小党之一。[205]

日本保守党

保守党首次参与参议院选举即获得亮眼表现,虽然在选区没有取得任何席次,但在比例代表中由北村晴男日语北村晴男以全体候选人中最高的约97万票当选,总共获得298万票,较上次选举增加约185万票,得票率达5.04%,与党魁百田共同取得2席,成功进入参议院[206]

如果加上众议院席次,该党在本次选举后在国会总共拥有5名议员,正式符合《公职选举法日语公職選挙法》规定的两项政党要件,正式跻身为国政政党。[207]

社会民主党

社民党则在选区也没有取得任何席次,不过于比例代表中由艺人出身的候选人拉沙尔石井成功当选,获得1席,加上未改选议席总共得到2席。[208]

得票总数为121万票,虽较上届减少约4万票,不过比上次选举增加约28万票,得票率达2.06%,虽未能扩大势力,也没有达到过去高峰,但仍成功维持政党要件,得以继续享有政党补助与候选资格等法定地位。[209][210]

未来团队

新兴政党未来党的党魁安野贵博日语安野貴博于比例代表中成功当选,获得该党创党以来首个国会议席。[211]

该党在选区投票中达到了95万票,得票率达1.62%,而在比例票中取得150万票,得票率达2.56%,超越了社民党,且首次达成《公职选举法日语公職選挙法》所规定的政党要件,正式成为国政政党。[212][213]

其余政党

相较之下,“再生党日语石丸伸二”、“NHK党”等其他政党则未能取得任何议席,全面败北。[214]其中NHK党未能突破2%的比例得票门槛,正式失去其创党以来所持有的政党资格。[215]

无党军候选人方面,共有8人当选,表现亮眼。鹿儿岛选区中,自民党前参议院议长尾辻秀久之女、获立民党推荐的尾辻朋实日语尾辻朋実成功当选;兵库选区则由曾任明石市长泉房穗日语泉房穂以80万票压倒性胜选,得票为第二名之两倍,显示其个人动员力极强,亦获得立民地方组织推荐。在和歌山选区中,由自民内部保守分裂引发的对决中,获得世耕弘成支持的望月良男日语望月良男成功击败自民公认、二阶俊博之子二阶伸泰,成为少数未获主要政党推荐而能当选的无所属候选人之一。除望月外,其余7名当选者皆属在野党系无党籍,反映选民对党派以外选项的需求正在升高。

选后反应

国内反应

执政党

自由民主党

首相石破在选后记者会上表示,自民党“受到国民极为严厉的审判”,并将败选原因归咎于“政治改革、通货膨胀以及与外国人相关的议题”,以及未能向选民提出“明确而有冲击力的政策”。

他也坦言自己“对此次选举结果负有沉重责任”,但表示没有辞职打算,并强调:“我必须继续履行对国家与国民的责任,以免让政治陷入停滞。”[216]

不过在投票结束后不久,执政的自民党内部随即展开讨论,是否应由石破茂继续担任党总裁。其中,前首相、现任自民党国会议员麻生太郎更明言,自己“无法接受”石破继续担任首相一职。[217]

2025年7月23日,《每日新闻》与《产经新闻》报导称,石破计划于8月下旬,即二战结束80周年纪念活动之后,正式辞去首相与自民党总裁职务。[218][219]时事通信社》亦报导,根据自民党高层匿名人士透露,石破将待党内完成选举结果检讨后辞职。[220] 然而,石破本人于同日在自民党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中否认了相关传言。[221]

公明党

7月21日投开票结束后,公明党党魁斋藤在党本部记者会上坦承,虽然目标是维持改选14席,但实际席次减少,对此“感到重大责任”,并表示需全面检讨选战策略与基层组织动员,但未提及是否留任。[222]

7月24日,齐藤于党内会议上再次公开道歉,承认“失去了能肩负重任的优秀人才,责任在我”,并承诺将透过全国研讨及广泛听取党员意见,推动党内改革与重建,打造“全新的公明党”。[223]

7月31日,齐藤于党中央干事会宣布,将于8月完成选举结果的全面总结,并于9月提出党再生方针。[224]

而在7月21日与首相石破会谈后,斋藤表示:“从克服国家危机的角度来看,公明党希望继续与石破政府合作。最重要的是,他呼吁自民党合作实现公明党作为参议院选举优先政策制定的奖学金减税。”并强调:“我希望自民党作为联盟的合作伙伴合作实现它。”彰显公明党仍愿意与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支援石破政权的延续,尤其在应对政策和国际谈判上。[225]

针对自民党内部要求首相石破辞职的传闻,斋藤在7月25日的记者会也明确指出:“自民党党内应该建立支持石破总理的体制,以强力推进对美国关税等议题的交涉。”并且在朝野领导人就日美关税谈判进行会晤时,他要求“石破首相应直接与川普总统会面,并达成最终协定”。[226]

在野党

立宪民主党

在2025年7月21日的记者会上,立民党党魁野田对支持者表达感谢,并表示本次选举中党内正式提名的候选人成绩大致持平,但若将推荐候选人纳入,则可视为党势略有前进。他强调,在一人区在野党能取得18席,是透过协调与合作的成果,并指出选民对执政党的政策表达出明确不满。

野田也提到,未来将推动与其他政党在具体政策上的合作,优先实现包括废除汽油暂定税率等具体改革,并强调:“基于我们作为众议院和参议院第二大党拥有实际权力的前提,我们将呼吁其他在野党团结起来”。[227]

而针对首相石破可能辞职的传闻,野田在7月23日对媒体表示,如果石破首相能明确表明辞职时程,“与在野党间的讨论会议可以加速”。[228] 7月30日,他于新潟县视察水田干旱现场后受访指出,如果要呼吁首相下台,“农林水产副大臣笹川博义日语笹川博義自己应先请辞”,并批评自民党专注于内部政治斗争而忽略国民实际问题。他强调政党目前更应优先处理灾害与民生议题,不应沉溺于政治斗争之中。[229]

国民民主党

在2025年7月21日晚间的开票记者会中,国民党党魁玉木表示,政党目前已确保16席,结合非改选议席后,已达成足以提出预算法案的21席门槛。[230]

他指出,选民普遍期待提升手取收入,然而包括提升所得控除门槛与废除汽油暂定税率等去年曾达成共识的政策皆未实现,政府却选择发放一次性补助,显示政策失衡。他并强调,国民党在此次选举中作为“非自民、非立民”的选项,吸引现役世代及年轻选民支持,展现中道改革的现实路线,并强调:“无论党派如何,只要能与政策上达成共识的政党合作,就将进行合作。与谁能合作相比,重要的是我们能做什么”。[231]

7月22日,玉木于记者会中宣布最终取得17席,成为参议院第三大党派,并承诺将全力实现选举政见,回应民意期待。[232]

在选后国内呼吁首相石破辞职声浪不断之际,玉木在国会受访时表示,不理解石破坚持留任的理由,认为他的行动犹如否认选举结果的存在。他批评石破政权不履行与国民党曾达成的政策协议,且决策方式更偏向党圈内部逻辑,缺乏对民意的回应与信任基础。因此玉木明言:“不会与这个不守承诺的石破政府合作”。[233]

日本维新会

在2025年7月20日的大阪开票中心会见中,维新会党魁吉村指出,除大阪选区守住两席外,全国表现“严峻”,显示该党在总体上需加强重建[234];翌日在媒体访谈中,他否认与立民党组成联盟,但主张尽速与其他在野党合作推进具体立法方案,如废除汽油暂定税率。[235]

7月31日,维新会召开国会两院议员总会,面对仅获7席的选举结果,共同代表前原表示,他已正式向共同代表吉村提出辞职,并计划于8月中提交选后总括报告。前原强调,在国会中失去上院多数席次的状况下,在野势力加强政策联盟与新型连立框架至关重要。他并正面承担此次不振的执行责任,并承诺将检视党内政策与组织运作,以因应未来挑战。[236]

吉村则对党内进退问题坚定回应,表明“无意立即更换代表”,并将透过电子投票决定是否举行代表选举。[237]

而针对首相石破可能辞职的传闻,吉村在大阪向媒体表明,虽然是否应辞任由石破本人决定,但“自民党在众、参两院皆未能过半,党内持续涌现要求首相辞职的声浪,显示此政权已失去政策推动力”。他指出,“失去政策推行能力的执政党对国民不存在正面意义”,并再次否认与石破政权建立联合政府,强调将对各项政策采取是是非非的态度,以确保所承诺之政纲落实。[238]

共同代表前原则在日本BS放送节目《现场报道内外OUT日语報道ライブ インサイドOUT》中表示,石破首相已连续在众议院选、都议选与参议院选中败北,“已被贴上‘非选举脸孔’的印签,且欠缺党内凝聚力,因此难以续任,应该赶快辞职”。他也强调与吉村代表达成共识:不与石破政权形成任何形式的联立合作。[239]

参政党

在2025年7月20日晚间选举结果初步揭晓后,参政党党魁神谷东京都新桥车站前发表街头演说。他强调,“将组成团队,为可能的解散总选举再度迈向跃进”,展现出扩张党势的强烈决心。他同时指出,下一步重点将放在巩固政党基础与后援体系,以支撑党势进一步扩大。[240]

在选后接受电视节目访问时,神谷进一步分析选战成功原因。他认为,以“日本人优先”为诉求的政策主轴,以及减税、积极财政等经济主张成功吸引了大量无党派选民,尤其在都市地区获得广泛支持。他亦表示,未来不排除与国民党或令和组等政党就财政政策合作的可能性,并将以实质政策为基础展开协商。[241]

之后在7月22日的定例记者会中,神谷首先对政党从1席跃升至约14席的历史性成绩表达诚挚感谢,称此举远超党内期待,反映支持者的努力成果。他表示选战成功主因在于选民对“日本人优先”及减税、积极财政政策产生共鸣,并指出将启动党内政策与组织的检讨整备程序,以确保未来政治影响力的持续强化。

而针对首相石破辞职议题,神谷表示“我认为辞职是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不过还强调自民党内部存在不同意见“我认为这是正常的”。[242]另外有记者问到石破首相“缺少了什么?”神谷回应道“他有说到做到的态度”,但同时表明了“我不知道岸田政府和石破政府之间有什么变化”。[243][244]

共产党

2025年7月21日,共产党党魁田村于党部召开记者会时表示,参议院选举结果已将自民与公明两大执政党推入少数势力地位,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她呼吁与国民共同进行消费税减税等诉求的行动,并强调野党必须站在国民一边,对抗自民政治,而非成为其支持力量。[245]

7月22日,田村进一步批评,尽管国民党获得席次增加,但其在国会中曾协助延续执政党政治,不符本次选民的期待;另一方面,对参政党取得席次大增,但其政策立场带有排外色彩,无法单纯视为符合国民要求。[246]

8月2日,田村再度强调消费税减税已成为野党政策共识,共产党将坚定推行此改革,致力终结自民党政治并开创新政治方向,并表示全面推进消费税减税与反排外政策,并坚守与民间力量合作的方向。[247]

而在2025年7月25日,针对社群上流行的“#石破不要下台”运动,田村表示尽管共产党对石破政权本身有批评,但若此一声音背后象征的是反排外、反极右的社会能量,则在某些情况下应该受到肯定与尊重。[248]

接着在8月1日,她在议员会与媒体谈话中指出,推动石破辞职的自民党内势力,与政治献金问题及宗教团体介入政治的议员关系密切,这样的运动本质上是权力分赃的延伸。田村强调,共产党不会卷入这种派系斗争,而会持续聚焦在打破旧有政治结构、捍卫清廉治理及制止排外势力抬头。[249]

令和新选组

在7月21日的记者会中,令和组党魁山本对党在逆风环境下依旧取得三席表示肯定,认为这反映选民对其诉求的认同,特别是消费税废止等议题获得支持。他强调此次政党得票与席次成果是志愿者和支持者集体努力的结果,并分析,此次得票率达约4.5%,远超社民党;支持者热情与街头动员结出成果,党派跃升具有历史意义。

面对在野党合作与执政联盟少数情境,他认为令和组尚未掌握关键枢纽地位,但若其他野党实现承诺中的政策,则仍有推动日本经济振兴的空间。他呼吁快速推动消费税减税政策,并应以新国债形式提供资金,而非等财政大纲会议、年底才动作。

同时,他以幽默口吻评论石破首相是否续任问题,表示若换成高市小泉进次郎,可能导致经济政策走向极端新自由主义,虽承认石破政权在经济方面有缺陷,但在避免战争风险方面仍具稳定性。[250]

不过在7月25日,在国会与石破首相的会谈中,共同代表大石晃子直接质问“石破总理您何时要辞职?”并指出政权更迭可能带来极端政策风险;她透过提言批评政府在关税谈判中迅速让步,认为这削弱选民信任与政策自主。她强调政策质量比人事变动更应成为衡量政权方向的核心。[251]

脚注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