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楼梦奖

文学奖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樓夢獎
Remove ads

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是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于2005年创立的文学奖,以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命名,表扬全世界的优秀华文长篇小说。奖金来自香港企业家张大朋的赞助。

Thumb
华文文学奖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
人民文学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朱自清散文奖
郁达夫小说奖
汪曾祺华语小说奖
林斤澜短篇小说奖
冯牧文学奖
施耐庵文学奖
徐迟报告文学奖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香港 香港文学奖
红楼梦奖
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
中文文学创作奖
青年文学奖
香港书奖
香港金阅奖
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
澳门 澳门文学奖
澳门文学奖
纪念李鹏翥文学奖
别有天诗奖
台湾地区 台湾文学奖
国家文艺奖
中国文艺奖章
吴三连奖
台湾文学奖
闽客语文学奖
南瀛文学奖
吴浊流文学奖
联合报文学大奖
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时报文学奖
台积电文学赏
林荣三文学奖
梁实秋文学奖
台湾文学家牛津奖
杨牧文学奖
打狗凤邑文学奖
全球华文学生文学奖
全国优秀青年诗人奖
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
九歌现代少儿文学奖
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征文奖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华语文学奖
花踪文学奖
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
新加坡 新加坡华语文学奖
新华文学奖
南洋华文文学奖
新加坡文学奖
美国 美国华语文学奖
纽曼华语文学奖
事实速览 红楼梦奖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ward, 国家/地区 ...
Remove ads

规则

红楼梦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每届评选对象是前两年出版的8万字以上的华文长篇小说。奖分三等:首奖、决审团奖、专家推荐奖(前两届名为“入围推荐奖”)。首奖奖金30万港币。上届首奖得主为次届决审委员。[1]

第八届起新增规定,只授予还在世的作家:作者已故的作品不接受提名。首奖作品作者如在颁奖典礼前去世,则改颁荣誉奖,由次高票者递补首奖。[2](但在这之前,也未曾授奖给已故作家)

历届得主

更多信息 届次, 评选时段 ...
Remove ads

统计

至第十届止:

  • 共有46位作家、62部长篇小说入围。10位作家、10部作品获得首奖。
  • 阎连科曾五度入围,董启章曾四度入围,贾平凹、王安忆、张翎、格非、刘震云、骆以军、甘耀明、陈冠中8位作家曾两度入围,其中贾平凹、王安忆、阎连科、骆以军、甘耀明曾获一次首奖。
  • 阎连科曾在第九届一人入围两部作品,但均未获该届首奖。
  • 46位入围作家中有17位女作家,约占三分之一强。10位首奖得主中则有2位女作家。
  • 入围的中国大陆作家有24人(33部作品)、台湾作家13人(15部作品)、香港作家6人(10部作品)、马华作家1人(1部作品)、旅外华人作家2人(3部作品)。
  • 获得首奖的中国大陆作家有5人(5部作品)、香港作家2人(2部作品)、台湾作家3人(3部作品)。
  • 最年轻的入围作家是韩丽珠(32岁),最年长的是西西(83岁)。
  • 最年轻的首奖得主是骆以军(43岁),最年长的是张贵兴(64岁)。
  • 本奖与中国大陆的茅盾文学奖性质、规则相似,得主多有重复。曾先后获本奖和茅盾文学奖的中国大陆作家有贾平凹、王安忆、张炜、莫言、刘醒龙、毕飞宇、刘震云、格非、苏童、迟子建、徐则臣、阿来、乔叶13人。其中贾平凹、毕飞宇、格非[d]、苏童、乔叶曾以同一部小说先后获得两奖。

注释

  1. 第一届初选入围名单原包括姜戎狼图腾》,后姜戎表示他从不参加任何奖项评比及公开活动,因此拒绝参加“红楼梦奖”及其举办的公开活动,故入围名单由最先的8本减至7本。
  2. 决审委员们对董启章《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及贾平凹的《秦腔》之间的辩论较多,认为董启章这本书气派大,是野心之作,将香港的社会、历史交织于物质现象中。……贾平凹有着多年小说创作的经验,《秦腔》可谓其巅峰之作;而董启章还很年轻,《天工开物》系列还有第二、第三本,将来还有机会,因此把“红楼梦奖”颁给了贾平凹。决审委员们又认为,同期出道的作家不少都退出或创作力退化。贾平凹三十年来仍坚持小说创作。自从1993年的《废都》受到内地的批评后,之后虽仍默默写作,唯其后五、六部作品(如《怀念狼》等)均缺乏影响力,直到2005年出版的《秦腔》,在内地好评如潮,同时也反映他在创作上有了新的飞跃。见《红楼梦奖2006:贾平凹〈秦腔〉得奖专辑》(香港:天地图书,2008)页238。
  3. 在决审会议中,一众决审委员首先肯定,七部进入决审的作品实力相当,整体表现比上一届更惹人注目……决审委员决议就《生死疲劳》、《巫言》、《时间繁史》、《启蒙时代》四部作品投票,结果《生死疲劳》、《巫言》所得票数相同,决审委员于是再就这两部作品进行投票,最后《生死疲劳》以四票获选为第二届“红楼梦奖”得奖作品。见《论莫言〈生死疲劳〉:红楼梦奖2008得奖作品专辑》(香港:天地图书,2010)页309。
  4. 格非先以《江南三部曲》之第三卷《春尽江南》获第四届红楼梦奖,后以《江南三部曲》全书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