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义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义注(巴利语:Attha-katha,意为“解释”,“评论”)[1],是指上座部佛教巴利语南传大藏经的注解。义注是对经文的传统解释。对义注的再注释,叫做复注(ṭīkā)。复注的注释,称为复复注(anutikā)。[2]
佛教大纲 ![]() |
现存义注虽由觉音等人完成,但其来源为古代僧伽罗语所写就的古代注释书,再由觉音改为巴利语。僧伽罗语古义注的主要部分,则大约定型于公元2世纪初[3]。义注中的一部分在其他佛教部派的三藏经文中出现,这代表有些注释可能是来自于共通的早期来源[4]。
Remove ads
觉音
传统上认为是觉音所作的注解有十四部。不过,学术界通常认为只有《律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的注解,及《清净道论》一书,是觉音所编纂、著作。[6][7]
Remove ads
法护
法护对小部的注解《胜义灯》(Paramatthadipani),包含:
其他的小部注释
- Saddhammapajotika,关于义释的注解,作者Upasena
- Saddhammappakasini,关于无碍解道的注解,作者Mahanama
- Visuddhajanavilasini,关于譬喻经的注解,作者不明
- Madhuratthavilasini,关于佛种姓经的注解,作者Buddhadatta
学术研究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