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
位於臺灣宜蘭縣宜蘭市宜蘭車站前幾米廣場的歷史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地方俗称红砖屋,位于台湾宜兰县宜兰市宜兰车站前几米广场,1930年建立时原作为稻米分级之用,列历史建筑后,作家黄春明曾在此经营咖啡馆。
样貌
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坐落于宜兰车站的前左斜角[1],建坪约59.3坪[2]。建立时正逢于红砖建筑盛行[3],所用的红砖为松山砖厂制[1],采英国式顺丁砌[2]。屋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为日式四坡寄栋顶[4]。拱形入口及矩形窗,显得典雅而亲切[2]。
使用
1919年,宜兰线宜兰车站到苏澳车站局部通车后,吸引陈本运输、国际运通、大一运通等仓储业进驻今宜兰市宜兴路北段[3]。
宜兰种植的稻米一年两熟,以称为“上冬”的米品质较好,称为“下冬”的米则因受台风等影响而稍差[1]。为在此将对宜兰境内的稻米作分级,以作为直销日本岛、或内销台湾本地、宜兰境内自销的依据,而于1930年建立此建筑[2][4]。依前台湾总督府米谷局员工陈沧溟回忆,他在宜兰农林学校毕业后就到此全名“台湾总督府米谷局台北事务所宜兰出张所”的建筑工作,将蓬莱米、在来米和糯米依照米粒的形状、大小、厚实、长短,分为五个等级[1]。稻米检查核可后,农民再运至今宜兴路北段交给运送业者[3]。

战后时期,总督府检验罐头、植物、肥料、米谷及检疫等五个机构改称为室,隶属台湾省农林厅[5]。此红砖屋改作为粮食局事务所[6]。
2000年11月10日,宜兰市公所与台湾铁路管理局排定在宜兰火车站前辟建停车场案,预计11月18日委托设计开标,将所有地上物预定在11月底开始拆除[7]。原先铁路局要拆除旧宿舍时,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也在名单之列,于是宜兰市立图书馆长陈俊仁和学者林正芳等人争取保留[8]。2001年4月13日,县政府出面邀市公所及铁路局等单位协商后,决定将此屋保留[9]。由县府向铁路局以年租金约新台币54万元承租[10]。28日,举办“前站古文物传承”活动,由宜兰市长吕国华从旧台铁宿舍屋顶卸下第一片乌头瓦片,以接力方式将一片片传递到此屋[11]。6月29日,以“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登录为历史建筑[2]。
2002年8月19日,县政府与铁路局等相关单位,会勘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后,决定作为旅游服务中心[8]。为挑选五个县市作地方产业交流中心,行政院政务委员陈其南于2003年4月18日率经济部商业司到宜兰时,就由县府推荐旧粮食局办公厅、与罗东第二文化中心[12]。之后,经济部补助宜兰县新台币1亿元兴建产业交流中心,县府除剩余旧铁路宿舍及办公厅舍改建外,由建筑师黄声远在旧粮食局办公厅后方打造一座高15米、九芎形状的钢构以象征宜兰市旧称“九芎城”[13]。2005年4月3日,作为艺术生活馆的旧粮食局办公厅启用,由宜兰市长吕国华、副议长陈文昌、县商业会理事长朱儒文主持,前粮食局员工陈木连展出半世纪前的此屋照片[6]。
黄春明过去在台北市重庆南路上老店明星咖啡馆书写,因此想用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作咖啡厅来作文学交流[14]。咖啡厅名称有“百果树”,是因黄春明在里面放着象征丰富与创意的果树模型[15]。2012年9月18日,此屋以“百果树红砖屋”之名开幕[15][16]。选定此日,是黄春明纪念北宜公路与《九弯十八拐》杂志[15]。2013年6月28日,百果树红砖屋前的几米广场启用时,黄春明也参加[17]。
2015年,宜兰县议会国民党党团书记长陈鸿禧、及杨政诚与黄定和议员,质疑黄春明没经过公开招标,且县府不只未收租金还每年补助新台币98万元给黄春明团队,故删除2016年补助经费[18]。对于此举,年末12月31日,廖玉蕙、张小虹、邱坤良、向阳等上百位作家及民众至宜兰声援黄春明[19]。后经民进党府会合作,在时任议长陈文昌帮助下才保住[10]。经各界出资赞助,2016年5月28日,百果树红砖屋重新开幕[20]。
2019年,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租金在县议会遭删除,铁路局受文化局请托而同意延后缴纳租金[21]。同一年年底,审查预算,国民党团改以2021年起须公开招标作附带决议[22]。县府文化局为避免图利争议,规定进驻团体须缴纳约30万元年租金给县府[23]。2020年11月24日,85岁的黄春明表明12月31日后就不再续驻[16]。
2021年4月6日,旧粮食局宜兰办公厅空间活化及文艺活动策划委托经营管理开标,改由宏智国际文创公司进驻[23]。10月18日,以“BiG18红砖屋”之名正式开幕,宜兰县长林姿妙、前监察院长王建煊等参加[24]。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