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角宿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观测史
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根据角宿一的移动发现岁差运动[11]。埃及底比斯一座献给哈索尔女神的神庙被认为是当时的人们根据角宿一的方位在公元前3200年所建造的,随着时间流逝,角宿一与神庙的相对位置出现缓慢但明显的变化[12]。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对角宿一进行大量观测,主要是为了研究岁差运动[13][14]。因为角宿一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质量联星系统之一,所以天文学家经常对它进行大量研究[15]。
物理性质
角宿一实际上是一对距离很近,互相环绕公转的联星系统,系统内两颗恒星彼此距离只有0.12天文单位,公转轨道周期只有4.0145天。因为这两颗恒星距离非常接近,所以肉眼无法分辨出来。这对联星的轨道运动变化导致单一恒星的光学频谱谱线产生多普勒效应,所以角宿一也是光谱联星 [6]。1966年至1970年之间,天文学家使用干涉仪观测角宿一,直接计算它的轨道数据及角距离。天文学家后来认为角距离为(0.90 ± 0.04) × 10−3 角秒,而轨道半长轴略大于(1.54 ± 0.05) × 10−3 角秒[5]。
角宿一A的光谱属温度很高的B1 III-IV型,恒星光谱位于巨星及次巨星之间,不再属于B型主序星 [2]。它的质量超过10倍太阳质量,半径为太阳的7倍。角宿一A的实际亮度为太阳的12,100倍,也是角宿一B的8倍。角宿一A是将会成为距离太阳最近的II型超新星之一[7]。角宿一A自转速度很快,赤道自转速度为每秒199公里 [6]。
角宿一B的光谱型是B2 V型,为一颗主序星 [2]。角宿一B也是仙王座β型变星,亮度变化周期大于0.1738天,与径向速度变化周期一致,显示恒星表面正在规律的膨胀与缩小。
这个系统的第二个成员,角宿一B是少数几颗光谱受到S-S效应影响的恒星之一。这是谱线在轨道运行过程中强度的异常变化,当恒星远离观测者时,谱线会变弱[15]。这可能是由主星的强烈恒星风使得远离中的伴星星光被散射引起的[16]。伴星角宿一B比主星角宿一A小,质量大约是太阳的4倍,半径是太阳的3.6倍[6]。它的恒星分类是B4-7V,所以它还是一颗主序星 [2]。
角宿一也是旋转椭球变星,所以视星等会有几乎难以察觉的0.03等变化[17]。角宿一联星系统的两颗恒星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还快。角宿一是温度最高的一等星之一,高温使其同时辐射强度相当高的紫外线,这使得角宿一实际比其外观上光度更高。
Remove ads
观测

角宿一位于天球南纬11度附近,同时也坐落在接近黄道的位置上,因此有可能被月球和其他行星遮掩,发生行星掩星现象。角宿一最近一次行星掩星现象发生在1783年11月10日,当时金星正好通过角宿一前方[18]。下一次行星掩星现象将发生在2197年9月2日,届时金星将再度通过角宿一前方。太阳在每年10月16日都会通过角宿一北方2°左右的地区,它的偕日升发生在两个星期之后,金星会在角宿一偕日升时通过它的前方。金星在2009年11月3日通过角宿一北方3.5°左右的地区[19]。
文化意义
秋季时太阳会经过室女座,这使得角宿一成为秋季作物收获的象征星,英文名称Spica来自于拉丁语中spīca virginis,意为“室女的麦穗”。角宿一在中国天文学中位于角宿。角宿一在印度天文学中,对应于二十七宿中的Chitra。在中世纪天文学中,角宿一被分类为贝赫尼安恒星,象征祖母绿及鼠尾草。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