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猪油拌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猪油拌饭、猪油捞饭、猪油搅饭、猪油饭[1],是从前东亚地区及中国南方的米饭吃法,过往亦盛行于香港及台湾。从前人们生活贫困时会因为没有肉类吃,于是只在米饭拌猪油代替肉类[2][3]。与鱼翅捞饭相比,猪油拌饭含有穷困的意思。

背景
香港在1960年代及台湾在1970年代前的经济发展仅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人民的整体收入不高,尤其是处于社会低下阶层的家庭,有时会买不起肉类做𩠌菜[4]。因为猪肉中的肌肉部分通常较贵,而猪肉中的脂肪则较便宜,所以贫穷的家庭会购买肥猪肉或收集肉贩从猪肉切下的猪脂肪,再放在加油少量油的锅中慢慢加热[5],当中的水分会被蒸发,而肥猪肉中的脂肪会流出及炸出猪油[2][3],然后待猪油冷却凝固,便可放入瓶子中持久储存。当要食用时可用筷子或竹签挑出一小块乳白色的猪油,再放进热腾腾的米饭中待其熔化,之后加一点酱油和米饭捞匀,米饭就变得香口惹味,甚至连菜肴都不用便可吃完整碗饭。肥猪肉炸油后余下的“猪油渣”可作为其他𩠌菜的配料,香港有人用于制作油渣面或沾砂糖作为零食[6]。
现在

由于猪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长期食用猪油不利人体循环系统的健康[7],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已很少人会直接把猪油用于拌饭,但仍有食肆供应猪油饭作为一种怀旧食品。香港元朗的大荣华酒楼有猪油捞饭供应,用上等烧猪油、头抽、上等丝苗白饭,分开上桌让客人随自己喜好放猪油和酱油的量[8]。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认为猪油捞饭是人生中“死前必吃”的佳肴之一[9]。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