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钟

香港的核心商业区及政治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鐘map
Remove ads

金钟(英语:Admiralty)位于香港中环以东、湾仔以西,属中西区一部分,为香港的核心商业区及政治中心。金钟的英文“Admiralty”是“海军部”的意思,与金钟曾设有英国皇家海军的基地有关。[注 1]

事实速览 金钟 Admiralty, 行政区 ...
Thumb
立法会综合大楼(左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右方)
Thumb
因“金钟”不是官方地名,被视作中环的一部分,所以旅游事务署在金钟的指示牌只会标示“中环”

金钟地段过去是驻港英军的军营、码头、船坞及相关后勤设施的重地。根据政府官方的分区,金钟属于中环一部分,政府地图也不会将“金钟”单列为一区,但由于地铁在此设有金钟站,“金钟”逐渐为市民通俗理解成中环与湾仔之间的地区。时至今日金钟已广泛作为一个地区名使用[注 2],而且有着较清晰的界线,即以红棉道为中环与金钟的分界[注 3]坚尼地道为金钟与半山区的分界,东面则以军器厂街为中西区与湾仔区分界,北面以夏悫道干诺道中作为与添马之间的分界[注 4]。于1991年揭幕的香港公园沿用传统的“中环”或“中区”作为地址,但今天市民一般多认为公园东部如茶具文物馆霍士杰温室一带属于金钟。中区消防局一般也被认为属于金钟。

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的主要部门均设在金钟,包括政府总部立法会综合大楼高等法院金钟道政府合署

Remove ads

地名由来

Thumb
1910年代描绘的威灵顿兵房乐礼楼,金色铜钟就是挂在此大楼的门口,原址现为夏悫花园,花园旁边有一条乐礼街

在昔日位于皇后大道东(现金钟道)路旁的驻港英军威灵顿军营乐礼楼(Rodney Block),其大门口悬有一个金色铜钟,每逢中午及下午便敲打,作为士兵、文职人员和工人的午膳及放工讯号,故此附近居民称该营房为“金钟兵房”,营房一带亦顺应被称作“金钟”。此外,由于此处海旁昔日为英国皇家海军基地,海军按照传统称基地所在地为“Admiralty”,意即少将级或以上海军司令坐镇的海军基地。[1]

然而不论中文地名“金钟”或英文地名“Admiralty”,从来都不是官方地名。坊间理解的金钟范围实际上是官方定义的中环东部。经过1967年至1970年期间的数次“集体运输系统计划”(即现今的香港地铁系统)研究后,香港政府计划在金钟一带修建英文名称为“Admiralty”的车站[注 5];到了1980年落成时,“Admiralty”车站的中文名称被确定为“金钟站”,自此以后“金钟”和“Admiralty”被香港社会公认为当地互相对应的中文及英文地名,而与金钟站同时落成的金钟廊商场及1985年落成的金钟道政府合署更使香港市民认定“金钟”是当地无可争辩的中文地名[注 6],而金钟站附近与车站同期或之后建成的商业大厦也一致采用“金钟”和“Admiralty”作为地址中的地区标识部分,即便香港回归后金钟已经没有海军基地或海军船坞,但“Admiralty”的名称依然保留下来,仍为香港主流社会使用,特区政府亦无计划改变现状。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1870年代的金钟,相片包括(左方)1846年完成兴建的旧三军司令官邸和(右方)1843至1979年的域多利军营

金钟在香港开埠之初便被规划为军事重地,即花园道以东、正义道以西、坚尼地道以南一带,皇后大道东在当时是唯一穿过该区域的公共道路,让行人及民用车辆可往来中环及湾仔。区内的军事用地又以皇后大道东作南北分界,北面沿维多利亚港的地带属于英国皇家海军,南面的山坡地带则划归英国陆军。陆军地段内设有三个军营,东面为域多利兵房(Victoria Barracks),北面为威灵顿兵房(Wellington Barracks),西面为美利兵房(Murray Barracks)[1],在中部的小山岗上建有供驻港英军司令入住的三军司令官邸

至于海军地段,由于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皇家海军远东地区的部署大增,于是决定在中环与湾仔之间的港岛北岸填海,用来兴建海军船坞,使皇家海军可在东亚长期派驻舰队,香港因而成为当时英国在远东的第二大海军基地,仅次于星加坡。海军船坞于1878年落成时,雇用近万名工人,成为当时香港最大雇主。第七任港督坚尼地(Sir Arthur Kennedy)在海军船坞修建时,曾要求海军拨出部分船坞土地,用来开辟一条连接中环湾仔的道路,为当时弯多路窄的皇后大道东疏导交通,但遭到海军以“保护军事机密”为由拒绝[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势衰退,派驻远东的舰艇数量大减,英国国防部于1959年决定缩减海军船坞的规模,香港政府于是重新提出兴建横越船坞的道路计划,得到军方同意,条件是港府需在路旁填海开辟新地段,供军部建设添马舰海军基地,作为迁移海军设施的补偿。与此同时,香港政府与军部协商后,驻港英国陆军也将部分在金钟的用地移交给港府,配合原来海军船坞的土地,使港府能够将皇后大道东拉直及扩阔,该路段后来被称为“金钟道[注 7][1]。海军船坞原址移交港府后,除了用于改建皇后大道东,1970年代中期规划兴建的香港地铁也在此设置金钟站,而车站附近的金钟廊海富中心统一中心力宝中心等商贸楼宇亦在此相继建成。

随着香港金融及银行业在1970年代快速发展,中区商业用地在1970年代后期面临饱和,公用设施及商业用地需要向金钟扩展,港府与军部及英国政府商议后[2],驻港英军同意于1979年3月撤出域多利兵房,腾出军事用地供香港政府重新规划发展[3]。1979年3月30日[4],驻港英军将域多利兵房的土地交还给香港政府[5],地皮分别被规划为休憩设施、政府部门用地及商业用地,大部分兵房用地后来成为香港公园,东南面的土地建成金钟道政府合署香港高等法院,而商业用地则透过拍卖,建成太古广场香港港丽酒店港岛香格里拉酒店[6]。此外,为配合1970年代推行的抵垒政策,域多利兵房曾经用作偷渡者办理身份证的地方。1980年政府实施即捕即解政策前,提供3日宽限期让非法入境者申请身份证,附近一带大排长龙。

香港主权移交后,金钟添马舰地段分为两部分,西部为解放军驻港部队中环军营,东部则兴建香港特区政府新政府总部立法会综合大楼,于2011年正式启用,逐成为游行示威集中地,包括成为七一大游行目的地。

Remove ads

著名地点、街道及建筑物

Thumb
金钟道
Thumb
香港公园
Thumb
太古广场平台的大榕树,据说有过百年历史
Thumb
1992年的金钟海军船坞停泊USS Ogden军舰

街道

公园

金钟设有4个公园,当中香港公园占地8公顷,是香港核心大型公园之一。

建筑物

金钟早于1840年代时建成域多利军营,是香港昔日驻港英军一个主要军营之一。军营于1979年交还香港政府,里面大部分建筑在1985年至1992年遭拆卸,只余下数座历史建筑。当中旧三军司令官邸改建为茶具文物馆及卡素楼于1992年改为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其余大部分范围建成现今的香港公园和太古广场。

另一方面由1970年代中起,金钟开始兴建多座写字楼。由早期的美利道停车场大厦和记大厦美国银行中心东昌大厦海富中心统一中心;到1980年代建成的远东金融中心圣约翰大厦金钟廊商场、金钟道政府合署最高法院大楼(现为香港高等法院)及力宝中心以至1990年代建成的太古广场英国文化协会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中信大厦。而该处亦设山顶缆车站,方便游客前往山顶。

2011年新政府总部大楼落成后,金钟已成为重要的商业及行政中心。此外域多利军营军火库经活化后成亚洲协会香港中心(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re),举办各种讲座、研讨会、艺术展览及电影放映等活动。另外还有圣若瑟书院等著名建筑。

Remove ads

事件

2014年雨伞革命期间,此处特别是夏悫道,是占领行动的大本营,不少政治组织在此设帐篷站,部分在内设指挥中心。 2019年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也经常在金钟爆发大规模冲突。

区议会议席分布

由于金钟主要为办公室酒店,理论上没有常住人口(但2015年有人以区内酒店房间当作住址而登记为选民[7]),整个金钟(即东至香港演艺学院外的演艺道香港警察总部,西至红棉道、南至坚尼地道,包括政府总部及立法会综合大楼)都划入邻近的中环选区

图片

注释

参考资料

参看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