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立法会综合大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立法会综合大楼(英语:Legislative Council Complex)位于香港香港岛金钟立法会道1号[2],为香港立法会的会议场地。[3]
Remove ads
历史
1985年起,立法局及香港主权移交后的立法会均在中环昃臣道旧最高法院大楼举行会议。
1998年起,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一直争取为立法会兴建一座专用大楼。2005年年中,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透过《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宣布,恢复将中区政府合署和立法会大楼迁至添马舰的计划,添马舰发展工程获得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后于2008年展开[4][5][6],于2011年10月4日通过会议运作测试,于同月12日在立法会综合大楼启用及举行会议。[3]
2011年10月11日,一名29岁工人在立法会综合大楼通往B1地库停车场通道进行爬梯维修灯箱系统时,触电重伤,被送往医院后陷入昏迷,延至同月14日凌晨终告不治,成为搬迁添马舰发展工程中第一名死者[7]。
2012年2月11至12日,立法会综合大楼首次举行开放日。
2014年6月,在反对新界东北发展计划示威期间,立法会综合大楼首次遭受示威者破坏,大门及玻璃门至少两度被毁坏及撞碎。为求安全,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就此进行检讨,立法会秘书处于同年7月以逾20万港元委托保安顾问检讨立法会综合大楼的保安措施,立法会秘书处平衡各方面考虑后,仅接纳了部分建议,于2015年3月3日正式提出及征询全体立法会议员的意见,包括在立法会停车场出入口、立法会东面出入口及花园设置3米高的金属铁闸、在保安亭亭外安装金属防撞柱、在立法会花园亦会装一幅3米高、由金属混合环境保护木条制成的围栏、部分玻璃门后亦会设置电动卷闸,并且建议设置黄、红警示制度,以要求警察在立法会综合大楼候命(包括规定所有进入者均需要接受安全检查,经过身份核实后才可以进入)及采取行动[8][9]。2015年3月,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就建议征询全体立法会议员意见,67名回复者中逾40名表示支持,因而落实相关措施[10]。
2019年7月1日的七一大游行期间,有大量示威者用长铁通、纸皮车等硬物破坏大楼的玻璃门[11],在当天晚上九点,示威者撬开铁闸[12],闯入大楼破坏,包括区徽、回归后3位立法会主席相片、建制派议员座位投票机、影印机、电视机、电脑等设施,然而图书馆文献则没有损毁。[13]
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将产生90位议员,比原来70位多了20位,为容纳更多议员办公,立法会大楼将需要扩建至少约3000平方米。[14]2021年5月10日,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同意政府建议,会在现址加高4层,空中花园的位置亦会加建10层,预计工程2022年中动工,2025年中完工。[15]由于政府收到的四份标书价格都较高,因此需要向立法会申请追加拨款3.9亿港元,合共15.6亿港元,最后在19票赞成、1票反对下仍然获得立法会工务小组通过[16][17][18][19][20]。
2021年12月17日,会议厅改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2022年1月7日起,会议厅同时悬挂国徽及区徽[21]。
立法会大楼于2022年7月开始进行扩建工程[22][23],2024年4月23日平顶[24],11月24日立法会大楼扩建工程完工[25][26]。
Remove ads
设计
添马舰工程由金门—协兴联营投得。立法会综合大楼的设计理念为“玻璃围合的圆锥”,象征透明、包容及充满创意动力,也结合“严肃谨慎”和“包容开放”两种元素,“方”象征收敛,“圆”象征变化,体验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建筑概念[4][27][28]。立法会综合大楼与政府总部、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和休憩设施展现“门常开、地常绿、天复蓝、民永系”。
-
添马舰工程模型图片
-
添马舰工程模型图片(正面)
-
添马舰工程模型图片(园林)
-
大楼入口旁设小园林
-
大楼上下客处
-
大楼入口中庭
-
入口中庭艺术品
-
3楼通道设互动投射装置艺术
楼层分布
-
会议厅前厅
-
会议室2
-
会议室4
-
2楼传媒休憩区
-
3楼历史长廊
-
3楼教育活动室
-
6至10楼平面图
-
媒体处
^ 2012年离任的议员
$ 2012年成功连任,但第五届任期内离任的议员
@ 2012年离任,因第六届当选而成功重返立法会的议员
Remove ads
^ 2016年离任的议员
$ 2016年成功连任或重返立法会,但第六届任期内离任的议员
& 2016年离任,因第六届的补选而成功重返立法会的议员
@ 2016年离任,因第七届当选而成功重返立法会的议员
Remove ads
Remove ads
^ 2021年离任的议员
$ 2021年成功连任或重返立法会,但第七届任期内离任的议员
% 第七届当选而成功重返立法会的议员
注:六名立法会议员(包括游蕙祯、梁颂恒、刘小丽、罗冠聪、梁国雄、姚松炎)分别于2016年11月15日及2017年7月14日被法庭裁定宣誓时违反基本法第104条而先后被撤销议员资格。
五名立法会议员(包括郑泳舜、区诺轩、范国威、谢伟铨、陈凯欣)分别于2018年3月11日及2018年11月25日补选中当选,当中区诺轩及范国威于2019年12月17日、陈凯欣于2020年9月18日被法庭裁定选举时行政程序出错而被撤销议员资格。
何启明因为就任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于2020年6月1日辞职。
Remove ads
Remove ads
$ 2021年成功当选,但第七届任期内离任的议员
注:四名立法会议员(包括张国钧、麦美娟、孙东、林智远)因分别出任第六届政府律政司副司长,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及审计署署长而于2022年6月19日辞职。 四名立法会议员(包括何敬康、尚海龙、陈永光、黄锦辉)于2022年12月18日补选中当选。 黄元山因出任第六届政府特首政策组组长而于2022年12月27日辞职。
Remove ads
Remove ads
争议
2011年10月12日及13日,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在立法会综合大楼宣读《2011至2012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及出席答问大会时,场内保安被指控阻碍记者接触采访对象,包括比较过去记者能够自由采访高级官员,甚至可以追访高级官员至他们登上座驾为止,惟现今记者却被困在环境狭窄的采访区,只能够目送高级官员离场。此外,过去记者可以在立法会走廊与立法会议员攀谈,不过现时记者只能够在采访区范围活动,只能够隔着保安人员所组成的人链与立法会议员交谈;而在邻近停车场的示威区,记者亦被要求留在记者区采访,惟从该处无法清楚拍摄示威情况。有摄影记者离开记者区拍摄时,更曾经被保安人员包围,甚至从后揽腰和按下镜头;有记者采访警察抬走示威者时,被保安人员所组成的人链及设置铁马阻挠。时任立法会秘书长吴文华对事件表示震惊及已与保安主管表达关注。她对受到影响的记者致歉,又表明许多保安人员都是新聘请回来,他们未掌握自己的位置及对工作角色有所误解,自己对此感到有点失望及不开心。
立法会于同月15日举行工作坊,向保安人员解释工作安排,以避免再有雷同的事件再次发生。同月22日立法会再举行会议,邀请无出席的保安人员讲解如何协助记者采访。立法会又成立小组,商讨在立法会外的示威区的采访安排。时任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刘健仪表示,立法会搬往立法会综合大楼后,新聘的保安员可能不熟悉立法会运作及环境,以致出现阻挠记者采访事件,承认需要对此加强培训。她认为,立法会综合大楼运作初期难免有不畅顺的地方,希望日后改善。
香港记者协会则去信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表示立法会综合大楼的通道设计有区隔记者与议员之嫌,例如连接会议厅楼层的升降机只容许高级官员和立法会议员使用,记者则需要使用楼梯或者电楼梯,令到记者难以追访高级官员和立法会议员,严重窒碍传媒采访。[31]
自从2019年7月1日冲入立法会事件发生后,建制派要求增强立法会保安。行管会其后落实保安专家建议,在立法会大楼地下入口,1楼和2楼电梯位置加装1.8米高的闸机。而户外广场的临时水马阵在2021年1月正兴建围栏同花槽,原有的花园消失,热血公民议员郑松泰批评目前立法会正“兴建一所监狱通过恶法”,质疑浪费公帑。[32]
重大事件
2014年6月13日,立法会财委会继续审议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前期工程拨款,面对泛民议员提出大量临时动议拉布,主席吴亮星晚上突宣布“剪布”,激发在场外集会的逾千名村民及市民不满,三路冲击立法会综合大楼,有玻璃门被打至破裂,大楼外墙的砖更被铁马撞穿,在大楼内布防的警员以警棍和胡椒喷雾武力阻止。双方对峙之际,吴以治安问题为由休会。拨款表决暂缓,但发展局局长陈茂波称绝不撤回拨款申请。到6月14日凌晨2时许,警方开始在立法会门前清场,逐一抬走示威者。示威者手挽手筑成人链躺在地上,有示威者和警方推撞。最终凌晨4时完成清场,警方指集会高峰期有900人参加,清场时移走了190人,使用了18次胡椒喷雾,并拘捕21人,六名立法会保安员与四名警员受伤,政府高层谴责示威者的行为。
2014年11月19日凌晨,一批示威者冲击立法会大楼,声称要阻止网络23条审议,示威者用铁马及砖毁坏玻璃门及外墙,大批警员到场制止,双方冲突,警员多次施放胡椒喷雾。警方称事件中有三名警员受伤,至今拘捕六人。立法会回应指当日没有相关的议程,大会要改期进行,警方、政府及议会各党派强烈谴责暴力行为。



2019年7月1日,数十名示威者在下午2时左右于立法会添美道入口突然情绪激动,手持大铁枝和以铁笼车多度撞向立法会综合大楼的落地玻璃,大楼落地玻璃碎裂,其后更有示威者推住一架废纸回收铁笼车,撞向落地玻璃。[33]约百名手持盾牌的警员在立法会大楼内戒备,并举出红旗警告,要求示威者停止冲击,否则使用武力,防暴警员其后透过铁闸,向示威者喷胡椒水剂,示威者以雨伞阻挡。多名民主派议员呼吁示威者停止冲击大楼及冷静,[34]立法会议员甚至一度下跪哀求示威者不要再冲撞,但无法劝阻示威者冲破立法会玻璃大门 [35]。
立法会主席发声明强烈谴责相关暴力行为,并批评示威者以手推铁车和铁枝等硬物破坏立法会大楼多处地方,透露已就此要求警察协助。[36]
傍晚6时30分,示威者多次以铁笼车撞击立法会玻璃门第一道防线,之后在晚上9时以铁枝撬卷闸冲后成功冲入立法会综合大楼。原先大批防暴警察突然离开。
到晚上9时21分,示威者前往一楼立法会会议厅,并将会议厅外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和前主席范徐丽泰画像喷上黑油并将其踩烂,前主席曾钰成肖像则被示威者破坏且带离立法会大楼,并被传媒在夏悫道街头发现,而立法局主席黄宏发及施伟贤的肖像未有损毁。示威者于会议厅内四处喷漆写上诉求,包括立法会主席椅背被喷黑“释放义士”字眼;而墙上香港区徽亦被喷黑,留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字句,并在主席台上挂上香港旗,竖起“没有暴徒祗有暴政!”横额。而墙上写上“取消功能组别”、“释放义士”、“反送中”、“黎明跳楼自杀死亡”、“神舟十二号”、2019大事回顾、2019难忘记等诉求。其后在立法会主席椅前方放上四张黑白照,分别为特首林郑月娥、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以及警务处处长卢伟聪。[37]。6名示威者在场宣读宣言,除了4个诉求外,亦包括尽快实行双普选。
而立法会大堂外挂上“警察暴力滥权可耻 即时释放被捕人士”和“示威抗议非暴力 誓守法治反送中”等标语。墙壁写上“释放黎明跳楼自杀死亡”、“时代革命”、“神舟十二号”、“2019大事回顾”、“2019难忘记”字句。[38]示威者在立法会餐厅内的雪柜拿饮品后,亦留下金钱,用纸写上“我们不是贼人 不会不问自取”。[39]7月3日餐厅经营商嘉嘉得饮食有限公司董事李先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钱明显不够(支付)饮品”餐厅收银机被毁, 员工储物柜被打开,雪柜内冻肉散落一地,鸡蛋不翼而飞。[40]
而大楼内多处设施被破坏,立法会入口玻璃门完全粉碎,大堂有人以鸡蛋掷向立法会的徽号,会议厅前厅的墙上喷上“真普选”、“永不屈服”、“官逼民反”等字,电视机被损毁。职员办公室被捣乱,文件散在地上,影印机、文件架和电脑遭推跌。升降机大堂和闭路电视的设备亦被破坏。
有示威者亦以铁笼车撞破立法会图书馆玻璃,其后有人写上“保护图书 不可破坏”的告示牌。图书馆内大概完好无缺,但档案室被捣乱,有部分机密文件散落地下。而公众教育区杂物散落一地,而纪念品店其中一个的玻璃框被破坏,但有示威者贴上字条提醒大家不要损坏。保安室内大批职员门卡及电脑硬盘被偷走。[41]
警方于晚上10时许公布即将清场后,有4名示威者愿意坚持留守会议厅,在11时40分,数十名示威者折返大厅,高呼“一齐走”,并拉走4名坚持留守的示威者,以免有人落入警察手中。
警方在凌晨成功清场后,开始全面搜查立法会大楼各部分,包括洗手间,未有发现示威者。但只容许传媒继续采访,其他人不容许进入。
事件发生后,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保安局局长李家超、警务处处长卢伟聪于翌日清晨4时在湾仔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林郑月娥批评示威者以暴力冲击立法会综合大楼并大肆破坏、又以含毒性化学物袭击警员,形容该等行为目无法纪,并表示对违法行为追究到底。
-
大批示威者在立法会入口外
-
会议厅内情况
-
会议厅的玻璃被喷黑
-
墙上香港区徽被喷黑
-
会议厅入口一片凌乱
-
大批示威者在立法会大堂,地面写上“释放义士”
-
大堂墙上喷上“Hong Konger We not China 杀人政权 没有暴民 只有暴政”
-
入口墙上喷上“香港沦陷日 1997.6.30”
-
大堂墙上喷上“香港不是中国”
-
入口玻璃被破坏
-
被破坏的保安室
-
会议厅前厅的墙上喷上“真普选”、“永不屈服”、“港共”、“狗官”、“官逼民反”等字
-
大批警员在凌晨到场
过去的香港立法机关会议场地
立法会综合大楼落成之前,立法机关会议场地如下:
由于中英两国就政制过渡安排谈判破裂,香港特区筹委会组建的第一届政府推委会于1996年12月选出临时立法会。为避免香港同时存在两个立法机关,临时立法会于香港主权移交前的日常运作及会议均在深圳市进行。曾经暂作为临时立法会会议场地的地点如下:
交通
邻近建筑物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