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超强台风福雷斯特 (1983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超强台风福雷斯特(英语:Typhoon Forrest,国际编号:831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1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命名:Ising[2])是1983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第11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
佛瑞特在日本又被称为昭和五十八年台风第十号,是当年最强台风(日本气象台评价最低气压仅885百帕[3][4],唯根据高空探测,其最低气压应低至876百帕),也是西北太平洋增强最快的台风。佛瑞特最后于9月28日在日本九州登陆,并减弱为热带风暴并挟带暴雨,其所带来的破坏不小,至少有21人因而罹难。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9月19日,一个热带扰动在关岛之西南几百英里的海面上形成。[3]翌日即增强为热带低气压,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为11W,之后很快便增强为热带风暴,命名为佛瑞特。9月22日,它达致台风的强度,并发展出风眼。9月23日,它开始作爆发性增强,迅速增强成五级台风,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之内从975百帕斯卡急降至885百帕斯卡,最高风速在一日内也从75英里每小时(121千米每小时)飙升至173英里每小时(278千米每小时)。[5]可是五级台风的强度并不是维持很久,佛瑞特早在9月27日吹袭冲绳之前已经减弱为四级台风,及后在浙江省以东海面继续减弱和转向东北偏东,朝日本方向吹袭。最后于9月28日登陆九州,翌日消散。[3]
影响
- 当地发布台风最高信号:海上台风警报
中央气象局曾于9月23日21时10分为佛瑞特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到27日4时半解除。[6]佛瑞特未曾登陆台湾本岛,所带来的灾情相当轻微。根据中央气象局所提供的总雨量分布图,在9月24日至26日期间,台北市阳明山的竹子湖录得最高雨量为171.8毫米。除了竹子湖及阳明山鞍部气象站(75.6毫米),台湾其余各乡镇都录得少于50毫米雨量。[7]佛瑞特也为台湾离岛带来强风。彭佳屿是录得最高持续风速和最高阵风风速的地方,分别为逾20米每秒和逾30米每秒。[8]
佛瑞特于9月27日吹袭冲绳县,伴随而来的一股龙卷风曾袭击因扎岛,有26间房屋受到破坏、26人受伤。佛瑞特之后向西北移动,穿越琉球群岛,嘉手纳空军基地曾录得阵风达74节(137公里每小时)。
佛瑞特也为日本全国带来豪雨,造成广泛水浸和泥石流。至少有21人丧命、17人失踪、86人受伤、约46,000间房屋被泥水淹浸。[9]东京也录得约20英寸(510毫米)的雨量。[9]在爱知县名古屋市,有五名儿童在放学步行归家途中被洪水冲走,当中四名被寻回并确认死亡,余下一名五岁儿童则失踪。[9]另外在兵库县西宫市,有12个建筑工人被大雨引发的泥石流冲走,当中四名工人获救,其余八名则失踪。[9]而在静冈县静冈市,三名高速公路工人被泥石流冲落附近的西河,警察和志愿者几日内沿河寻找他们,不果。[9]总而言之,风暴给日本造成相当大的破坏。[10]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纪录
佛瑞特是全球有纪录以来增强最快的热带气旋,它的气压在24小时之内下降了100百帕斯卡,[11]其最高风速在一日内也从75英里每小时(121千米每小时)飙升至173英里每小时(278千米每小时)。[12]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