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空气质量健康指数
香港對空氣質素的評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空气质素健康指数(英语:Air Quality Health Index,简称AQHI)是香港空气污染情况的一项指标,由香港环境保护署委托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医学专家研发,[1][2]并于2013年12月30日推出,指数以香港市民健康为本,取代由1995年沿用、使用了18年的空气污染指数[3][4]。此指数计算了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粒子引起的健康风险,每小时更新[5]。另外当环保署预测部分监测站的指数将会达到10+之“严重”水平时,会透过香港政府新闻网发新闻稿,通知市民有关事项[6]。

指数计算方法
根据监测站所录得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悬浮粒子(包括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及微细悬浮粒子(PM2.5))及臭氧四种污染物浓度,再参考医院管理局门诊数据,推算小童及长者因空气污染的求诊风险和在三小时内的平均浓度,然后估算对市民造成的短期健康风险,发出相应的指数和风险级别,并提供健康忠告。空气质素健康指数划分为1至10和10+级,并分为五个健康风险级别,低、中、高、甚高和严重。[7]
分级
香港空气质素健康指数可分类为以下5个健康风险级别:[8][9]
Remove ads
监测站位置
“路边监测站”录得的指数一般会较“一般监测站”为高,主要是受地面汽车废气影响。
将军澳一般监测站于2016年3月16日上午9时正式投入服务[10]。
南区及北区一般监测站于2020年7月10日正式投入服务[11]。
气象因素的影响
香港的空气污染除受本地污染源影响,内地的发展和沙漠化往往亦加剧了香港的污染。香港烟霞严重日子多在弱北风刚到达香港或当影响香港的东北季候风缓和时发生,因气团来至内陆,内陆污染物被带到香港,而风势微弱亦有利污染物积聚。另外,当有热带气旋在香港以东的台湾附近,由于北半球热带气旋逆时针旋转的特性,在其外围环流影响下,香港会转吹西北风及下沉气流令大气变得较为稳定,特别在风势微弱的日子,有利污染物积聚,香港的空气污染亦会特别严重[12]。而在夏季(5月至8月),香港多受海洋气流(一般为南至东南风)或西南季候风影响,带来较洁净的海洋空气,香港的空气污染水平显著较低[13]。
重大事件
- 环保署使用新的“空气质素健康指数”第二日出现误报,署方一度公布大埔录得最差的“10+”指数,后来删除了,指正进行系统调整,有环保团体指监测站仪器老化,影响量度准确度。环保署于中午十二时半,透过政府新闻处公布的空气质素健康指数,表示在中午十二时,大埔的指数是最高的“10+”,健康风险属“严重”级别,而其他一般监测站指数只是5或6。署方指因系统调整中,大埔的指数未反映真实情况,亦未知何时会恢复正常读数。直到同日傍晚,环保署恢复公布大埔区的指数。
- 受塔门监测站所处的建筑物重铺屋顶及装修工程影响,该站的运作于2015年11月30日至2016年2月29日期间暂停运作。另因2016年3月17日间歇性暂停供电,该站当日亦暂停运作。
- 2016年7月8日及9日受热带气旋尼伯特外围下沉气流影响,空气质量欠佳,当中在2016年7月9日下午4时环保署16个监测站均录得指数为10+,健康风险属“严重”级别,是空气质量健康指数设立以来首次全部监测站同一时间达最高水平。比起2015年8月8日受热带气旋苏迪罗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期间,空气更为混浊,当时虽然全部监测站均录得10+,但并非全部同一时间录得。
Remove ads
指数曾达到10+之纪录
以下为各监测站由录得至再没有录得10+之时段。例如“15-19”,即由15时(下午3时)起至18时(下午6时)该监测站均录得10+,而19时(下午7时)起回落至10或以下,再没有录得10+。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