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快易通

香港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快易通
Remove ads

快易通(英语:Autotoll)(前身为驾易通(英语:Autopass)1992年6月1日-1998年9月30日)是使用于香港自动道路缴费系统(ETC)。

事实速览 快易通有限公司 Autotoll Limited, 成立 ...
Thumb
Autotoll 快易通收费站
Thumb
大埔翠屏花园停车场的入闸口,装有快易泊感应器

简介

快易通由前身驾易通易通咭两套独立的自动道路缴费系统合并而成,于1998年10月1日起使用。

由于两套独立的系统(另一套为“易通咭”系统),对驾驶人士构成不便,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驾易通”与“易通咭”两家公司在1998年10月1日起把两个系统合并(统一改用“驾易通”系统,同时停用“易通咭”系统),并易名为“快易通”,在原本已安装收费系统的9条隧道及1条桥梁继续提供服务,其后于2008年3月扩展至刚启用的尖山隧道及沙田岭隧道

快易通目前是香港自动道路缴费系统的唯一供应商,股东包括威信集团港通控股有限公司。

已装设快易通感应器“标签”的汽车与其他国家之电子道路缴费系统一样,毋须在缴费广场停车缴费,可直接通过指定缴费亭。

快易通是预付式消费。使用快易通的汽车司机登记时均设立预缴户口,每月行政费HK$35(于1998年10月前只登记“易通咭”系统之车主每月行政费则为HK$25)(于2023年5月1日起,因应“易通行”推出而豁免行政费)。每次通过隧道/收费桥梁,缴费广场微波感应连接收费亭内的装置,并在预缴户口中扣除所收费用。按照不同类型车辆,预缴费由HK$500至HK$3,000不等。

快易通在2006年推出“快易泊”服务,已装设快易通“标签”的汽车可免费加注“快易泊”,在接受“快易泊”服务的停车场,毋须在闸口停车缴费,闸杆会自动打开。

Remove ads

历史

1992年6月,驾易通有限公司将自动道路缴费系统引进香港,并首先在香港仔隧道进行试验。其后于1993年8月,ETC系统被安装在多条较为繁忙的隧道,包括红磡海底隧道东区海底隧道、及狮子山隧道,其后在1997年5月扩展至刚启用的西区海底隧道,至1998年6月在刚启用的大榄隧道开始使用,至同年7月再扩展至青屿干线

1995年9月,易通咭有限公司独自发展了另一套自动道路缴费系统,并于翌年5月安装在大老山隧道进行试验,其后在1997年10月扩展至城门隧道将军澳隧道,此系统与“驾易通”系统并不兼容。另外,青屿干线大榄隧道原本也在扩展使用之列,但在1998年中随着两个系统计划合并而弃用“易通咭”系统,并改用“驾易通”系统。

由于两套独立的系统,对驾驶人士构成不便,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驾易通”与“易通咭”两家公司在1998年10月1日起把两个系统合并(统一改用“驾易通”系统,同时停用“易通咭”系统),并易名为“快易通”,在原本已安装收费系统的9条隧道及1条桥梁继续提供服务,其后于2008年3月扩展至刚启用的尖山隧道及沙田岭隧道

快易通在2006年推出“快易泊”服务,已装设快易通“标签”的汽车可免费加注“快易泊”,在接受“快易泊”服务的停车场,毋须在闸口停车缴费,闸杆会自动打开。

由于政府在2023年5月7日起逐步实施“易通行”服务,凡实施“易通行”服务的政府收费隧道陆续取消“快易通”行车线。大榄隧道于2025年5月31日起移交予政府营运后,“快易通”在政府收费隧道的服务正式完成历史任务。

港珠澳大桥仍然使用“快易通”车道。

Remove ads

服务道路

道路标识

更多信息 收费系统之前身, 收费隧道/公路 ...
Remove ads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