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将军澳隧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将军澳隧道(英语:Tseung Kwan O Tunnel,简称:将隧、军隧或旧隧)是贯通香港九龙东观塘区和新界东西贡区将军澳新市镇的一条双程双线分隔双管隧道,为一条连接新界区及九龙区的免费行车隧道,于1990年11月9日通车,限速70公里每小时,在将蓝隧道于2022年12月11日启用前曾为香港最短的收费公用隧道,在当日之后的将军澳隧道改为免费通行,隧道人员获授权执行《行车隧道(政府)条例》。
Remove ads
隧道历史
隧道由1987年9月动工,耗资6亿港元、历时3年2个月至1990年11月9日早上六时半通车,并由时任布政司霍德主持剪彩仪式[1][2]。隧道全长仅900米,穿越马游塘,连接九龙东秀茂坪和新界东将军澳,收费广场设于现时的康华苑及宝达邨对开,下层铺设水管为观塘及港岛东一带供水[3]。隧道通车初期因人手不足和流量不符预期,只于每日早上6:30至晚上10:30开放使用[4]。再加上收费甚高,引起将军澳居民以至西贡区议会的不满,一度闹上立法局[5][6]。在政府当局引入营办商管理后,1993年1月终扩展至全日通车。
将军澳隧道和大老山隧道均是接连东九龙和新界东之主要干道,在2001年将军澳隧道平均每日行车量已达7.2万架次,在隧道出现挤塞时,交通督导员会进行间歇封闭。2002年8月18日地铁(今港铁)将军澳线启用后,将军澳居民转向使用铁路交通前往香港岛,巴士及小巴公司重组或取消部分前往市区线路,使车辆流量大大减少,将军澳隧道在繁忙时间的挤塞情况曾有所纾缓,但仍有往东区海底隧道车辆的龙尾。不过将军澳人口的持续增长令隧道流量逐步回升,2007年已回复至地铁通车前的水平,后塞车情况日渐恶化。
随着将军澳南(包括将军澳市中心、调景岭、日出康城等地)的住宅楼宇相继落成入伙,区内人口不断增加,促使将军澳隧道流量再度上升。2017年至2022年间,将军澳隧道更超越狮子山隧道,成为香港最繁忙非过海隧道。直至将军澳-蓝田隧道在2022年底通车,部分驾驶者转用新隧道,才令塞车情况得以舒缓。
2018年2月4日起,驾车人士可以在将军澳隧道的人手收费亭,以八达通或本地发行的非接触式信用卡(包括Visa payWave、感应式Mastercard及银联闪付[7])拍卡缴付隧道费。
配合将蓝隧道于2022年12月11日通车,同日凌晨零时起,将军澳隧道改为免费通行,大约有30多名收费亭职员面临失业,而原有收费亭将会移除。[8]
Remove ads
历年交通流量
历年交通流量[9]
Remove ads
改善工程
通车初期,将军澳隧道公路外的环岛由于需要应付来自三个方向的车辆,导致形成瓶颈,为了应付交通挤塞的问题,有关方面在1990年代后期,落实了计划良久的分层互通立交建造工程,利用高架路、公路和引路,把前往不同地方的车辆分开。工程在2006年竣工,增强疏导交通效果之余,交通意外亦明显减少。
历年收费
途经之公共交通服务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